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物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

时间:2024-05-07

王嫚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税务风险呈现复杂性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对税务风险的研究越来越广泛,税务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在复杂的税务环境下优化自身的管理流程,避免税务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物业企业的涉税工作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在税务风险管理中若没有对各类风险事项进行科学管控,将很可能发生重大风险。因此本文将对物业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探索税务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

[关键词]物业企业;税务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随着金税系统不断升级,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稽查方式有所改变,税务监管机制日益健全,税收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再加上企业所面临的税务法律法规日益复杂,物业企业在当前时代下只有控制自身的税务风险,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但是部分物业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未认识到风险管理工作的要点,在税务风险管理时可能会由于风险管理不当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遭受税务机关的制裁,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本文对物业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全面研究,结合企业涉税流程制定规范的控制措施,促使企业的管理流程中各环节都形成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机制,让各环节工作形成合力。

1 物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第一,基础管理环节不完善。物业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人员管理等环节,要求物业企业对内部形成规范的组织架构,并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但是部分物业企业未形成专门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未针对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各类税务风险进行有效分析与控制。

第二,税务风险管理目标不清晰。部分企业税务风险防范导向不明确,没有明确成本效益等目标,可能导致由于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盲目性造成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

第三,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不完善。部分物业企业在对税务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时,没有结合各类风险点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所采用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不够全面与细致,管理中的漏洞频发。

第四,信息沟通不完善。物业企业开展信息沟通,要通过健全信息系统以及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控制风险,但是部分物业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无法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同时人员不重视信息沟通,无法确保税务信息得到有效控制。

第五,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物业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要针对企业管理流程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完善税务风险的监督检查。但是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关键控制点管理不到位,当发生风险时無法及时进行处理。

2 物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2.1 完善基础管理

第一,形成税务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物业企业要提高内部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提高人员的素质与风险防范能力,结合企业的工作流程及涉税事项促使员工主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物业企业要组织管理层督促工作人员学习风险的相关知识,让工作人员认识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由管理层合理确定税务风险管控目标,将税务风险管理目标责任落实到企业经营发展全环节。管理层要让工作人员了解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并掌握税务风险防范不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敏感度和警惕性。

第二,健全税务风险管理组织。首先,在企业内部设置税务风险管理组织。企业要对各项税务风险进行检查、监督、审计。税务风险管理组织要接受企业审计委员会对各项税务风险进行检查,必要时还可以聘请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相关主体到企业内部分析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其次,成立税务部门。企业的税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平行,在税务部门内部要形成相互协调、紧密协作的管理氛围,以确保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更加独立。在税务部门内部,企业可以安排专人来统筹相关工作,并检查税务部门员工的工作情况,对涉税环节要明确岗位管理要求,如设置税务核算岗、纳税申报岗、税票管理岗、税款缴纳岗等。

第三,加强对涉税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首先,提高税务人员的招聘标准。企业在招聘税务人员时,应注重其工作经验,考查其在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等环节的工作技能,还要分析相关人员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了解程度,如人员对涉税工作的了解情况、风险控制能力等。其次,加强对财税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企业可以聘请专门税务专家到企业内部开展培训,通过举办培训方式提高人员对税法的认识[1]。在培训时,除培训基础知识外,还要培训各项税收政策并讲解各项法律法规,要求员工能够结合时代发展及税务要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最后,健全对税务人员的考核机制。在对税务人员进行考试时,要考核企业纳税申报准确性,并对于考取了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的人员,可以提高其薪酬,调动其学习税法知识的积极性。

2.2 合理确定管理目标

第一,合法性目标。企业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必须确保所有的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由于管理不当产生税务风险。

第二,系统性目标。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管理工作,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时,要形成系统性目标,并针对管理工作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和控制,从而确保企业整体的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严密且科学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第三,成本效益目标。企业开展税务风险管理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企业要避免所付出的成本大于取得效益的问题,根据成本效益目标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方式进行优化,规避重大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2.3 开展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

第一,完善税务风险识别体系。企业要了解企业可能产生的税务风险,重视税务风险识别机制,在关注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主动了解税务风险识别工作的要求,针对内外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外部的税务风险,主要来自各项政策法规的变动、税务机关要求的变动等,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的产生主要由于企业自身管理因素产生问题。内部风险的识别与管理相对较为容易,企业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对税务风险进行识别,并对企业所有经济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首先,明确税务风险的来源。企业的外部税务风险主要来自各项税收政策的变化、税务机关的监管等,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内部税务风险主要是企业在经营环节中产生的,识别相对容易,因此企业要针对内部的税务风险进行重点识别。其次,合理确定税务风险。企业要由税务部门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点形成风险清单,对企业税务风险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形成风险清单之后对风险清单中相关风险点提交至企业的各部门,由相关人员调查企业税务风险情况,让调查人员了解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并按照税务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第二,健全税务风险评估体系。税务风险评估能够分析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判断税务风险等级。在对税务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对税务风险进行量化,以促使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企业在税务风险评估时,可以按照风险坐标法对风险进行分析。风险坐标法作为风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能够将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作为两个坐标绘制在同一平面上,并根据风险情况判断风险等级。首先,明确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企业要根据税务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合理确定风险等级。在风险发生可能性方面,根据风险发生概率按照低、中、高进行划分;在税务风险发生影响程度方面,要对税务风险发生给企业造成的经济、声誉等方面损失进行分析。其次,根据税务风险识别结果形成税务风险表,例如,企业要分析是否存在成本费用管理不当、财税人员失误等导致税务风险控制流程失效、使关键控制点要求未落实的问题。最后,将不同税务风险绘制于风险坐标图中,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评估。

第三,建立税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首先,健全指标体系。在重点税种评估指标中,要分析增值税和所得税等风险点,并制定科学的控制措施。其次,建立财务指标体系。对于难以有效识别但是影响较大的潜在税务风险,企业要通过财务指标识别关键税务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企业要评价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并分析企业成本费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等相关指标,结合企业具体财务数据分析相关指标是否发生异常变动,并根据异常变动情况分析具体成因,判断企业是否发生了税务风险。

2.4 重视信息沟通

第一,开发税务风险控制的软件。物业企业要建立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开发税务风险软件,大力推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企业各工作环节进行监控,从而大幅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可以聘请外部的软件公司,搭建能够汇总税务信息的平台,并在平台上完成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税务资料管理、税务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对税务工作的统筹管控,并实现对税务风险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过程管理。通过搭建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平台,实现对税务风险管理的系统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包括不同子系统,如税务评价系统、税务监督系统、税务计量系统、税务信息采集系统等。其中,税务信息采集系统要求采集各项税务法律法规及涉税的各环节情况;税务计量系统负责开展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税务筹划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对人员的管理;税务评价系统根据企业预设的税务风险评价方法,对企业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评价税务风险管理的效果。通过设置相应的指标及指标权重,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考核。税务监控系统主要是对企业各项涉税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监控,并判断企业税务活动达成的效果。

第二,重视税务信息沟通。企业要健全税务信息沟通机制,使税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企业要通过税务风险沟通机制,让员工掌握风险点,并将风险控制要求传递给所有员工。企业的税务风险作为一个整体,税务风险管理并非某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还要全员共同配合[2]。企业人员之间要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确保各类信息及时传递。

2.5 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第一,强化成本收入管理。企业只有重视成本和费用的管理,才能防范风险发生给企业造成的影响。企业要定期分析相关指标是否发生变动,通常若物业企业的收入成本率发生异常变动,就要分析异常变动所产生的成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结合物业企业的实际特点对物业费收入及各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记录,以确保关键环节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企业要定期检查自身的成本明细账、收入明细账等具体情况,以确保相关收支科学合理。

第二,建立税收工作底稿。企业要建立税务工作底稿有效应对税务机关检查,避免企业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在税务工作底稿中,企业要针对关键税种形成具体的管理明细,详细记录税款核算等环节的工作情况。

第三,积极开展纳税评估。企业要借助纳税评估控制税务风险。在纳税评估过程中,税务机关若发现企业工作中的失误,除了偷税漏税等恶劣情形,通常会给予纳税人告诫和解释,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改正错误,在此过程中很少采用惩罚措施。纳税评估能够大幅简化监管流程,使纳税人规避罚款,从某种角度来看能够有效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因此物业企业要重视纳税评估,积极利用税务机关的纳税评估查找自身管理工作的问题[3]。同时,企业要积极与税务机关进行联系,掌握纳税评估关键指标及税务机关的检查内容和方向,了解税收预警值及涉税指标之间的差异,通过设置科学的预警机制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动情况,一旦触碰了预警值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帮助企业及时控制、化解风险。

第四,强化对税务风险的监督。企业通过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监督,能够识别企业各项税务风险,并形成整体性管理框架,结合管理制度对企业各项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执行科学合理的风险应对机制,确保所有风险防范方案取得应有的效果。首先,明确监督主体。企业税务风险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监督,包括检查企业涉税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分析企业税务筹划流程的合法性、科学性,结合各项税务筹划事项的合理性开展检查;外部监督主要是由税务机关开展的监督,在外部监督中主要对企业进行定期的检查,企业要积极响应税务机关的检查要求,针对税务机关所检查的各项事项及时予以回馈。其次,优化监督机制。为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监督,企业要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独立监督与审计,从专业视角分析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在外部监督中,企业要针对税务机关的监督指标不断改进企业的工作机制,并根据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采取恰当的优化措施,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支持。

3 结语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企业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措施,优化管理流程,避免税务风险防范机制不规范产生的问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

参考文獻

[1]王馨晨. 新税改下企业税务风险防控研究[J]. 纳税,2021(3):25-26.

[2]方彩霞. 私营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控制管理分析[J]. 商讯,2020(6):104,106.

[3]苏小青. 浅析企业税务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J]. 全国流通经济,2021(9):59-6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