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4-05-07

韦子娥 杨生明

[摘 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因此,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发展的根本。为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并把推动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价值意蕴,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1]这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新审视高职院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价值意蕴。

1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价值意蕴

1.1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想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必须让学生真心喜欢职业教育,必须让教师热爱职业教育,必须让社会认可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高能力,要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在传播先进文化上做文章,在引领健康成长上出实招,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真功。高职院校教师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

1.2 适应社会需求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信息化、智能化和服务模式创新日益深化,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在这一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从根本上提升其综合素质,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价值所在。

1.3 顺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现实需要

信息技术与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给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带来了巨大变化。随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也成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将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1.4 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教师是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质量的专业团队,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二是有利于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有利于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5 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最大特色是以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先进技术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健全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优化教师培训与进修制度等方面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应有之义。

2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实践路径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教工党支部为第三批全国样板党支部培育单位,近年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3],全国、全区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党总支“1435·筑基育人”党建品牌建设,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基本遵循,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2.1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基础,构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四梁八柱”

以培育全国样板党支部为契机,深度交流研讨***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的认识理解,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自觉性、坚定性、先进性、纯洁性,使其自觉扛起政治责任,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及本支部的决议,教育引导教师队伍在课堂教学、论坛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4]。

一是师德引导,岗位示范,坚持以德为先。教师应坚守教师岗位的责任与担当,坚定“四个自信”,严格执行高校教师行为规范,带领学院全体教师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领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师德师风考核,培育优秀党员、师德模范、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对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建设进行积极广泛宣传。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四有好老师”、入党启蒙教育等活动,开设“建筑讲堂”,每学期邀请优秀教师、优秀校友、企业专家、大国工匠等进校开展讲座分享与培训。近两年学院获得市级师德师风模范2人次,优秀教师8人次,优秀党员6人次,召开相关师德师风教育讲座培训等8次。

二是以样板支部党员教师为主体,组建课程教学团队,聚焦专业特色和育人目标,提出“守正创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紧扣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强化传承创新目标、抓牢安全提升质量、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课程思政教学奠定基础。将专业课与产业链衔接,推进对接产业链的专业思政实现路径,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责任担当,弘扬爱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构建全新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专业课程思政,全面落实“三全育人”。获得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8门。

2.2 以环境营造为保障,拓宽渠道,搭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多维平台”

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需要高職院校拓宽渠道,搭建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平台”,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团结引领教师队伍,打造高精尖才人聚集地。

第一,在强化青年教师培养上下功夫。重视党建引领,强化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模范作用,成立党员先锋小组,在专业建设、课程思政、三教改革、评价改革、以老带新、挂职锻炼、教学科研、技能竞赛、职称晋级、听评课等急难险重项目上冲锋当先,示范引领,营造“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沟通、发现、帮扶机制,重视培养和发展青年教师党员,建立教师基本信息库,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情况,开展青年教师入职书记必谈、青年教师必帮等工作,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和工作氛围,使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安排新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利用作为广西轨道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单位等行业身份组织教师队伍开展虚拟仿真师资培训、教学业务(科研、教学、专业技能)老带新结对等活动。

第二,在强基学理上下功夫。教师理论基础强、理论素养高、知识视野广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保障。学院发挥土建交通类“工程型”教师的优势,积极推进“三教”改革,以科研(专利、课题、论文)、教师能力、学生技能、教材出版、教学成果等作为教师队伍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激发教师队伍参与任务的积极性与竞争性。学院成功打造了又红又专明星指导团队3个、专家型课程教师团队3个、双创型科研团队1个,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师课堂比赛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混合式教学能力比赛省部级二等奖1项;学生职业技比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0项等;2022年发表核心论文3篇,广西优刊论文8篇,实用新型专利45项,市厅级课题立项10项等。

2.3 以产教融合为举措,提升能力,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指教师所拥有的与其履行岗位职责相关的核心技能和素养。“关键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关键能力”建设,高职院校可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结构优的高质量教师队伍[5]。

第一,在实训基地上下功夫。组建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命运共同体”。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核心环节之一。企业全过程参与,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能使人才符合企业岗位要求,而且能够使人才供给质量得到改善。同时,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紧密联系企业,可以及时掌握行业的新技术、新规范、新工法、新材料等,保证教学的先进性,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近两年学校先后与各大铁路局、广西五建、广西三建、广西冶建、柳建集团等15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了以施工项目为主要载体的实训基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就业质量,2022年企业满意度达95 %,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契合度达90 %,毕业生就业率达93 %。

第二,在资源建设上下功夫。校企协同共建教学资源丰富、理念先进、融“教学、培训、终身学习”为一体的教学资源库,为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式人才的培养和相关社会人员的学习提供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了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使本地区土建专业的教师、学生及从事建筑工作有关的人员获益。

2.4 以政策制度为准绳,完善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能者多劳,智者多忧”的现象,但付出和回报之间却有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即高职教师职称难以晋升的窘境。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才能破解高职院校教师“急难愁盼来”的难题,不断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职业幸福感。

第一,完善激励机制、健全评价体系,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二级学院领导应该挤出时间,更加重视一线教学质量的评价控制,以“德、能、勤、绩、廉”为准则,将师德师风作为考核教师素质高低的首要标准。以现有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为依托,对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以绩效考核结果为进行薪酬分配和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让教师的薪酬待遇与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密切相关,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针对不同的岗位和教师工作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等,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鼓励教师从事横向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技能比赛;为教师创造参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技术研发的机会。

第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职称评审方法,改善教师职业发展环境。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完善“评聘分离”的机制,创新职称评审方法,将职称评审权下放给二级学院。在打破“唯论文”和“唯学历”倾向的指导下,改革职称评审标准,凸显师德表现,提高对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另外,高职院校要建立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体系,对于获得“创新团队”等称号的教师,要实行一些特殊政策。必须健全教师聘用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基于合同管理的岗位聘用制度等。

3 结语

职业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我国多样化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传承、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作为一线技术人才的孵化地,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加强与完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6],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从而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司舒璠.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与运行机制研究[D]. 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22.

[2]王瑶. 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0.

[3]武梦晨.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的三个着力点研究——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2.

[4]资讯[J]. 广西城镇建设,2022(11):1-8.

[5]张晓花. 思政教育融入《管理会计》课程的实践[J]. 销售与管理,2020(31):100-102.

[6]郭巍巍.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0):51-5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