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

时间:2024-05-07

王志锴 吴霜婷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是贯彻落实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推进其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主渠道。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的问题,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真正地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关键词]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即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行动指南,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生动教材,也是教育并塑造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要顺势而为,变被动为主动,使课程目标、内容及教学用语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呼吸”;要顺势有为,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生精神“共命运”。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原因、内容、方法,探讨如何使其更加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

1 “应有之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要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原因

1.1 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重要一环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1]。如今的青年大学生是实现党和国家永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我们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用理论武装青年,用使命感召青年,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引导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2]。

1.2 为个人发展谋新篇的蓄力一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最新理论成果,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提出的新理想、新观点、新论断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奥的思想和翔实的理论,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提炼出来的精神资源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寓精神于教学,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1.2.1 理想信念的坚定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为大学生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吃下“定心丸”,号召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继续奋斗,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不负韶华的时代篇章[3]。

1.2.2 踔厉奋发的担当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向全世界、全人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信仰——艰苦奋斗、担当作为,是对大学生进行踔厉奋发、砥砺奋斗教育的生动教材。

1.3 为思政课程谋新意的提质一招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将党的治国理政经验总结、提炼、升华,形成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既为思政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过程指明了方向,也充实了课程的新内涵、新内容。

1.3.1 助推教學理念革新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能促进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的革新,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坚持”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把“六个坚持”讲全讲细,讲透讲活,实现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1.3.2 助力教学内容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是最有闯劲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要突出一个“新”字[4]。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知识的时效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3.3 助力教学载体创新

要推进教育的数字化。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创新教学载体,通过网络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运用慕课、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平台软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中,提升思政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技能,确保信息技术为思政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与此同时,拓展校内外相协同的教育场域,把校外的实践场景“搬到”课堂,助力教学载体创新。

1.3.4 助益教学话语出新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需要,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像改革创新一样有活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本质是讲道理,但不是抽象地讲,而是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学话语来讲道理,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话语要在“深”“透”和“活”上下功夫,要求讲“深”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所蕴含的大道理,用教学话语的出新坚定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性,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远大理想;要求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讲“透”高校思想政治课话语;要求运用鲜活的材料让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在现实中“活”起来。

2 “应述之篇”——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基本遵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述之篇。

2.1 融“两大”于课程

2.1.1 回顾大成就,迈上新征程

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了很多历史性伟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一是取得新时代十年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二是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味、不变色;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五是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展现大国担当形象;六是制度优势更加显著,创造性地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各领域完成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将这些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既可增加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素材,又可更加自觉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1.2 贯彻大方针,展现新作为

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分“两步走”的。同时,也要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进去,讲清楚每个重大方针、重大战略、重大布局的具体举措、现实做法,让青年大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和“所以必然”,在新时代大路上展现新作为。

2.2 寓“三新”于课程

2.2.1 新思想催人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的行动指南。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认真落实,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思想教育当代大学生,“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5]。

2.2.2 新使命持续注入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五大特征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九大基本要求。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根本遵循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为青年持续加注力量,使其成为唯求真知、玉汝于成、君子不器的时代青年。

2.2.3 新要求全力践行

将“三个务必”从严要求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勉励新时代新青年大学生保持“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自觉,以强烈的初心使命担当、谦虚奋斗的意识和敢于斗争的精神为新要求,谱写青年大学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3 “应行之举”——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式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行之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课而变、因形而活“五因并举”,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提升课程教学的权威性、实效性。

3.1 因事而化,消“化”国家新时事

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需要因事而化,及时有效地消化国家新时事,转化学生理解,进而强化学生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要第一时间掌握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强化其对政治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有效地消化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

3.2 因时而进,引“进”思政新话语

每个时代都有相应的主题方式,每个时期都有对应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引进得越及时,就越具亲和力、感染力,进而成为思政教学宝藏。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来看,仅依赖文本灌输不可能实现理论认同。要将宏观的政策理论和微观的话语体系交融出新,从“知其然”转为“知其所以然”,由“自发”转为“自为”,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心系国家,胸怀远大抱负与家国情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6]。

3.3 因势而新,创“新”思政新理念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空间。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应因势而新,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握时代属性,积极利用网络媒介,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

3.4 因课而动,改“动”助推新方式

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须着眼于教材的差异,因课而改动,精准融入。一是思修讲内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着重于融入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讲好内心。二是史纲讲复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着重于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将三大历史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和“三个务必”等内容融入其中,把握历史主线、规律,讲好复兴。三是马原讲初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着重于融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表述,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来龙去脉,讲好初心。四是毛概讲匠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着重于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行”、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光辉历程,以及内在逻辑、历史意义和蕴含价值,讲好匠心。五是习概论讲信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着重于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两个确立”,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六是形策讲更新。“形势与政策”课程紧贴当下时政热点,着重于融入党百年奋斗在时代变迁与理论飞跃中所体现的变化和异同,讲清时事,更新地讲,紧贴、重点、围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讲。

3.5 因形而活,激“活”教学新载体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场域下,高校思政课需因形而活,激活教學新载体,探索新模式[7]。一是校内校外聚合力。在校内,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等开展专题式教学,通过多元授课主体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实效性。在校外,结合地域实际,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场馆、廉政教育基地等优质资源,积极开辟思政第二课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不同的校外教学载体,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学习。二是线上线下齐发力。在线下,课堂以生为核,以生为主,推行学生感兴趣、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激活当代大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内在动能,引导其主动探究,增强思政课的参与感、获得感。在线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网络平台辅助课程教学,制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微课堂”等,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活”起来,引发当代青年大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和深度思考,进而增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自发力、自觉性。

4 结语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我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也对高校思政工作作出了系统的决策部署。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以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为引领,带动大学生实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是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为个人发展谋新篇、为思政课程谋新意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 人民日报,2022-10-17(002).

[2]蒲清平,黄媛媛.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6):286-298.

[3]中共中央宣传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4]***. ***谈治国理政 (第四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兵团工运,2021(4):9-13.

[7]王岩. 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建议[J]. 思想理论教育,2018(1):60-6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