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杜江一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新时期课程思政的核心宗旨。思政课程是大学公共必修课,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思政课程有着较强的理论性特点,实际教学中可能缺少真实情境,所以我国高校在其他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大学英语课在融入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能有效助推思政课程教育改革,从而真正推进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和发展。本文阐述了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及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革新新思路。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课程思政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逻辑思维方式,并非是指特定的课程,其核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无形中进行思想引领。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面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政策方针,要求学生在进行日常文化课教学的同时,有效落实课程思政这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课程思政,针对思想价值观方面对大学生加强教育与素质培养。在大学教育中,英语具有较为突出的文化价值与育人功能[1],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加强落实并渗透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同时基于此进行教育改革。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1.1 大学英语的必修课程性质决定
大学英语课程是国内各所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其性质特征所决定的。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大学英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越发显著,特别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推行,让高校学生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视为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离不开英语在国际贸易经济与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顺应了我国英语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
大学英语教育的受众面极广,对所有大学生都有深远影响,这是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当前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载体与平台的主要原因,这种思政教育功能是其他课程所无法企及的。由于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种长效教育,要经过较长的过程,但是大学课程思政教育开设时间不长、课时量不多,还无法达到思政教育相应需要,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与人文素养。而大学英语这门必修课则具有教学时间长、课时量大的优势,可以达到思政长效教育需要。因此,大学英语融合思政教育是可行的。
1.2 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学科特色决定
大学英语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这一课程特点意味着其蕴含许多思政教育元素。当前不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均有许多思政教育素材,存在明显的教育性、感染性及现实性特征,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人格非常有利,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与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润物无声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品位与人格修养。深入挖掘并合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素材,可以让大学英语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从而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拓展国际视野,形成健全人格,获得全面发展[2]。
1.3 大学英语教学的独特性与趣味性决定
大学英语并非专门的思政理论课程,而是基于语言载体,在大学英语语言学习当中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内涵,通过语言文字、视频资料等感染和打动学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让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隐性价值与引领作用得以充分体现[3]。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与融合,可以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新颖性与趣味性。此外,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大多为年轻教师,具有活跃的思维和新颖的教学方式,亲和力更强,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与认可,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可以获得更好成效。
2 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2.1 教师思想需改进,缺乏正确的思政观念引导
在信息时代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与设备都发生了较大改变,然而一些教师滞后的教学观念却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将英语教学视为一种任务,只关注学生英语成绩,忽视了教书育人的本质。部分教师难以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缺乏思政教育观念,不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严重影响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进与落实。所以,转变教师陈旧教学观念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首要工作。
2.2 课堂过于关注专业知识,不够重视思政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不管哪所大学都应对思政教育引起高度重视,把思政理念融入各课程教学中。但事实上,一些大学英语课程通常只重视专业知识传授,较少融入思政理念。多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都在向学生灌输语法词汇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很少融合思政理念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太过单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單纯的英语教育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发展要求,教师详细传授专业知识,却不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接受德育教育,无法达到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最终目的[4]。
2.3 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缺少价值观问题思考
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当前一些大学生并不能做到这点。部分大学生重视英语学习,但在英语学习中并不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缺少思考。课程思政要求把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实施教育,然而大学生并不懂得如何结合英语知识思考思政问题,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也被大大削弱。不仅如此,在大学英语学习中不重视思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成为当前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3 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革新思路
3.1 促使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充分融合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营造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并融入思政教育的英语课题,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并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英语教学应实行全人教育,教师的思想与言行在实际教学中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5]。课程思政并不是把英语课完全变为思政课,而是在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因此,英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并注意加强思政教育。
例如,新应用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 3-Network》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相关任务,如要求学生上网搜集我国近期重大新闻,同时结合本单元主题,讲解教材词汇。而后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本堂课内容,再选择其中一个热点词汇进行详细解读,最后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重要词汇,收集有关信息。结合学生上网所搜集的新闻信息,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并认识到网络的便利性。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过程中,应适当融入一些思政教育内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受各种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影响,甚至会遭受冲击。通过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让他们对文化价值具有深刻认识,从而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
3.2 丰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应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促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素质。在重視培养学生英语技能的同时,做好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将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相结合,教师应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和优化[6]。通过创设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益的教学环境,切实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理论知识讲授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等,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学获知识,同时建立正确的“三观”。比如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课堂上,教师创设极具互动性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思考并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得到统一的答案之后,让学生通过英语主题演讲的形式来讲述小组答案。通过采用多样化、较强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动脑能力,并实现思政教育目的。教师在提问或者设计演讲主题时,可以合理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元素,以此最大化突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开放性、综合性、多样性,并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这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形式为学生全面成长和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改革。
3.3 开发第二课堂,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全力开发第二课堂,将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同时通过举行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与综合素养。比如可以举行主题为My Chinese Dream的英语演讲比赛,或者进行主题为The Hot Words in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的翻译比赛,以此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或者组织体育讲解比赛,讲述圆满落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各位金牌得主的情况等,让学生可以对国家综合实力具有全面的了解,同时认识到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经过了不断的努力和付出。还可以根据地域特色举行以“ The Traditional Holidays”“My Hometown”“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等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4 对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实施多元化评价
将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纳入大学生英语考核总成绩中,通过日常教学中的小组话题探讨和角色扮演等来考查学生[7]。课程思政教育评价就是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将立德树人作为重点,向整个英语教学过程渗透正确的价值观与成才观,从而实现以评为学和以评促思。在增强学生英语技能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让学生对我国人文、经济、自然等都有深层次的认识,以此陶冶学生,并加强其思想道德修养。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之间的关系,这是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面对的新任务与新目标。对此,教师应对英语教学方法加以完善,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打造双赢局面。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深入挖掘大学英语蕴含的文化意义,每种语言都具有其文化意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同样重要。另外,当前是信息化时代,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应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3.5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思政教育助力
要使大学生英语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取得成效,教师是最直接的推动者,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践行者以及主力军,除了应具备扎实英语专业知识以及丰富育人经验以外,还需有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心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8]。并且,学习属于终身行为活动,大学英语教师唯有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及道德修养提升,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提高思政元素挖掘能力,方可与高等教育发展全新态势相契合,与大学英语教学教学要求相符,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的关键,同时也是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践行的核心。教师教学期间应始终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遵循和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精神,将英语教学与道德情操培养相融合。在思政教育推进历程中,还需通过参加师资培训班、强化教研活动、及时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等方式来塑造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确保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全面发展,为大学英语以及思政融合教育的开展提供新想法以及新举措。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大学生加强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政教育对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是高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不只是培养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还应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素养。因此,大学英语课教学应基于课程思政展开改革,通过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提高广大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将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结合,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参考文献
[1]单莹.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 海外英语,2021(16):124-125.
[2]曹琴琴.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 现代英语,2021(8):14-16.
[3]李昕.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7):201-202.
[4]张巨武.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1):94-99.
[5]谢文婷. 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改革新视角[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5):135-137.
[6]郑小慧. 课程思政视觉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思路[J]. 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13):159-160.
[7]陈宁.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探析[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8):331.
[8]李晓燕.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19):66-6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