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探索

时间:2024-05-07

马鼎言

[摘 要]随着现阶段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全育人”体系的提出促使高校思政工作面临新的发展要点。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这一思路进行较为详尽的剖析,以期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三全育人;应用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渗透。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政策,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但是部分高校对此重视不足,缺少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育人机制,未能切实地实现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义。因此,强化“三全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三全育人”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

1.1 人员要素

大学的办学职能要求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基本责任,“三全育人”制度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构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全员育人的关键是要使全体师生都积极投身到育人中,转变过去只把思想政治教师作为育人主体的狭隘思想,把育人责任分配给全体教师,以推动德育工作的改革发展。

1.2 时间要素

终身教育观的深刻影响,使得学校德育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等特点。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坚持“三全育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习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并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1.3 空间要素

大学实施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空间因素,并在教学中强化道德教育的渗透,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2 “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原则

2.1 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能力导向,要按照“三全”“三化”的思想,积极探索学生的工作方式,增加文化活动,增加教育设施,强化管理,营造人文环境,积极开拓新的文化载体,建设文明和谐、有人文素养的校园。通过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情感,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

2.2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强调道德的作用

要从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在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更加强调德育的作用,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懂得奉献、勇于创新,倡导科学与人文素养并重的教育理念。

3 “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要点

3.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大学生思政工作要始终坚持以“课程思政”为核心,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思政工作保持相互协调,从而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持续提高。这正是“三全育人”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问题,也是“三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3.2 思政工作的开展渠道要保持多样化

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局限于理论教学,尤其是在“三全教育”模式下,要保证学生的思政工作渠道多元化,保证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始终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及思想观念。

3.3 保障条件必须加以高度完善

从“三全育人”模式的实施来看,系统性和复杂性无疑是其中最突出的两大特点,既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又要充分发挥思政“第二课堂”的作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紧扣理论教学,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三全育人”模式的实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后盾,有一个完美的保障。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和完善无疑是重中之重,要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

4 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路径

4.1 责任到人,落实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思想的核心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由学校的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来担负,同时要强化和提高大学全体成员的德育意识。在完善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渗透,明确教师的责任,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2]。

第一,强化育才责任的分派与处置。各级高等学校要强化有关部门的工作,明确其职责,并指导各部门和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达到资源的统一和共享。在实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现实,制定科学、系统的人事任用制度和管理机制,为实现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教务处和科研单位要注意教育和研究之间的均衡发展,教师要真正地承担起教育的职责,并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地投身教学、科研。大学生工作部门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3]。第二,切实实施和完善全员德育班主任制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要主动担负起班主任的责任,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端正自己的育人态度,既要和学生维持好关系,又要给学生出主意。

4.2 横向到边,推动“全方位育人”

第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教育系统,学校要正确对待其主导作用,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也为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使学生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业、心理、情感状况,是目前建立健全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关心学生[4]。第二,学校各个部门和成员要加强协作和沟通,为构建全面的育人制度提供保证。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等特点,需要各有关部门根据现实需要,制订一套完整、科学、全面的教学计划。为此,学校必须切实贯彻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堅持学生发展的主体性,注重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健全实践教育制度,确保师生的共同发展。

4.3 纵向到底,实施“全过程育人”

第一,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到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追踪。在每个发展阶段,教师都不能松懈,要坚持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在假日期间,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安排,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短期实习和实训,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系,注重学科与社会的联系,发展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开展科研项目,不能只局限于教师队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组建一个研究组,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教学指导[5]。第二,强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统筹与设计。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其成长历程和心理发展情况也有差异。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分级、分层的教育和素质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对于大学一年级新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发展方向,并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在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自己的人生计划。在这一阶段,学生应该重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不断地进行创新,从而为以后的事業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6]。

4.4 以思政课程为高等学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随着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成功举行,“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课程思政”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三全育人”模式也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因此,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根本出发点,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道德观念。在这些工作中要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从基本使命出发,其主要表现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从以上几项基本工作中可以看出,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保证大学生在思想、心理上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4.5 思政“第二课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第二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核心是实践性的教学,强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深层次的启发,这也是大学的“第二课堂”。在“三全育人”的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实际育人的功能。在此过程中,大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注重实际,又要注重启发。在课程内容方面,应当以社会公益实践为中心展开,使学生认识到积极的奉献并非为了短期的回报,而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在组织形式上,要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在教学组织方面,要保证每位师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主动地去做自己的工作,从实际的参与中获得灵感,使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长期利益,这无疑是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正确形成的媒介。第三,要有一个清晰的总评环节。在“第二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总结和评估,使学生在思想、价值、道德观念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保证“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实施。

4.6 同向同行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从大学生思政的载体来看,校园文化能够陶冶人、引导人形成正确的思维和意识。所以,要实现“三全育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贯彻实施,就必须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之相适应。

第一,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必须坚持持续改进。从过去的大学制度文化的构建来看,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制度,这明显地阻碍了学生的管理和规范的形成。因此,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制度文化为主要补充,以保障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第二,将其作为精神文化的中心。在精神文化建设上,高校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从思想、大局、政治等三个层面来加强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从而真正发挥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作用。

第三,物质文化应该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在此过程中,应从学校的环境、气氛等方面着手,通过有教育性的人物塑像、古建筑、园林等,使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内涵,从而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提供良好的环境。

4.7 要把过程性评估作为重要的保证

“过程性评估”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成果评估”相对应的全面评估。基于此,评估方法与“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政工作思想是一致的,可以保证大学生的思政工作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这段时间里,主要的工作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评价应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确保学生思想观念的高度准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三全育人”模式下,在实施过程评价时应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主要指标,保证过程性评估的主体观点是高度正确的。

第二,评估应以教师和学生的相互评估为主。在实施过程性评估方面,要采取互相评估的方式,避免“一言堂”,把学生当作考核的另一个主体,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工作的全面发展。

4.8 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体系的革新与提升

要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最优化,应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决策,强化教育教学的信息反馈,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所以在构建的时候,要注重系统之间的协调、联系和互动,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优化,确保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同时,要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对教学的监督,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为了保证教学评估的真实性和精确性,必须强化对教学评估的管理,使其在教学管理中起到引导作用。在教学管理上,必须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保证教学管理能有效地指导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管理是高校的主要工作,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的管理制度,保证每一项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以量变推动大学教育和管理的质变。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三全育人”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推进是一个极其系统性的工程,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要与时俱进,同时要充分发挥一系列有关工作载体的教育、激励作用,并进一步挖掘保障条件使之得以实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研究,是未来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方向,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良好态势,进一步为大学生的后期发展提供最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戚琦,徐永扬.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构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1):28-30.

[2]韩婷. “三全育人”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0):7-9.

[3]曹铭,汪韵迪. 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推进路径分析[J]. 品位·经典,2022(16):135-137.

[4]王柔健.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演变路径与机制探索[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1):91-92.

[5]董亚杰. 高标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谱写“三全育人”新篇章[J]. 党建研究,2022(4):56-58.

[6]陈圆圆,周红,肖绚,等. 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实践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150-15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