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逻辑内涵与遵循

时间:2024-05-07

班宇轩

[摘 要]***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百年党奋斗得出的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道路的开辟有着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厚的历史基础与强烈的现实需求,是保证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而言,中国道路本身就是基于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种文化选择,蕴含着推进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深层价值诉求。当前各界关于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逻辑过程、内涵及遵循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间,探究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内在机理,对于促进文化繁荣、道路发展、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文化自信;道路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能够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活动,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党的成功经验。文化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追求。因此,文化自信之中深藏着国家和民族发展伟力,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和文化自信往往是分不开的[1]。文化自信也是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内驱动力和不竭源泉。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文化自信的精神推动作用,必须自觉强化文化传承自信、文化立场自信、文化互鉴自信、文化创新自信。

1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本质的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广泛和更深刻的信任,更是一种更深刻和更持久的力量。促进高质量的内向发展,文化是重要的切入点;文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是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的重要力量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由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种自信[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创造性的变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党内各民族的文化信任大大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全社会的核心力量大大增强,为党和民族在新时代的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

2 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要培养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离不开文化发展和文化自信,文化发展对于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战略目标就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着我国集体力量的增强和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经验所产生的新要求,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不断增长和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建设得好可以增强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国家发展时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内在动力[3]。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一定阶级或集团阶级意识的代表,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国家就会有更强的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能力和水平。在当今世界发展中,意识形态工作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长治久安十分重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均显著提升,但由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相对较弱,面对近年来西方的意识形态入侵表现得较为被动。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的培育,坚持党的领导,在进行文化自信建设时也要加强我国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内心对国家的文化认同,通过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增强文化自信[4]。通过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等的影响,增强人民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中,可以看到文化建设背后蕴藏的国家间、地域间、不同意识形态间围绕政治、经济和文化输出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更要注重加强我国意识形态独立性、独特性、创新性的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力度,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速度和水平,在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中,不断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从而增强我国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理解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核心价值和综合运行规律。

3 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逻辑

3.1 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关键在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是“人化”,文化亦“化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贯坚持人民发展,立足人民,与人民共享文化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中的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14亿中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注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特别是要注重引导10亿网民加入文化创新创造的洪流,着力于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等,以便能够产出更多积极向上、健康优质的文艺作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推动新的文化业态产生与发展,共建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强大的文化创新创造生力军,打造具有鲜活生命力、感染力,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葆有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3.2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2014年10月12日,***总书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关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我们采取“双创”的做法。创造性转化主要是指在传统文化自身的基础上进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进行进一步创造性转化[5]。一方面,深入了解才能采取应对措施,我们要了解今天的中华民族、今天的中国人民,就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世今生”,了解孕育着中华民族的中国文化。更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有别”的态度加以对待,剔除不合时宜的部分,转化有价值的部分,使其更符合今天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自信的需求。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基于国家文化建设的需要,要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传统文化是人身上的烙印,藏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传统文化的转化必须以人民大众易于理解和方便接受的方式,同时也要符合国家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传统文化自信,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3.3 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保证

坚定文化自信也需要强调“社会主义”四个字。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背后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对民族的认同和对自我的认可。它适应了新时代的召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呈现。我们的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是其他文化自信,绝不能走改旗易帜的偏路。这就更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才能守住文化自信的基本底色[6]。在过去,尤其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以前,总是少数的统治阶级掌握着绝大多数的财富和权力,并决定着分配,这就使他们同广大劳动人民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终演化为阶级斗争,进而带来新一轮的财富与权力的分配。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建立的,而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意识形态斗争依旧存在,无论是文艺界还是舆论界都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就警醒我们,文化自信所面临的时代环境依旧严峻,挑战仍然存在。但是我们无需害怕,只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我们的路线不动摇,坚持我们的指导思想,外界就无法影响我们。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变质,我们的文化自信就不会被西方侵蚀,所以我们应当坚信,舆论和文化领域的领导权不会失去,只要敢于亮剑,积极同错误思潮做斗争,就能在文化领域更加有力地强调“社会主义”这厚重的四个字。“强国时代内含强国逻辑”[7],在“强起来”的时代,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特别是对经济思想财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构筑强大的综合国力,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世界人民心中得到更为强烈的彰显,以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事实和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气宇轩昂的精神面貌,形成文化自信的内在机理,进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的文化生命力。

3.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强化文化互鉴自信

文化交流互鉴是文明保持活力的源头活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深厚动力。文明因为相互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世界各国尽管历史和文化传统各异,但唯有互相尊重、相互学习、平等相待、和谐相处,方能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家如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思想,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威廉·配第等人的学术著作都是马克思重点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从而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只有充分学习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才能站在时代前沿,站在世界前列[8]。

4 结语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走上了不同于其他民族和人民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铺平道路并非偶然,而是因为我们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非生于真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和谐提供了分流道路的机会。中国道路的形成不仅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延续,也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对促进道路认同的逻辑内涵和尊重文化自信进行科学分析,目的是探索文化和道路的内在机制,充分利用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引导社会风气团结一致。

参考文献

[1]孙勇刚.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华文化自信与实践路径[J]. 社科纵横,2022,37(4):25-28.

[2]韩润华.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于***相关重要论述的思考[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9(4):57-60,68.

[3]罗方.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J]. 汉字文化,2022(18):167-169.

[4]李潤硕. 文化自信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内在逻辑及路径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0):154-159.

[5]成翠.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的文化自信探究[J]. 汉字文化,2022(20):173-175.

[6]杨建春.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J]. 鄂州大学学报,2022,29(6):5-7.

[7]李晓童. 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D]. 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8]魏伟杰.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研究[J]. 汉字文化,2022(10):169-17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