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医疗机构作为重要的社会部门,在维护和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事业发展至今也产生许多新变化。口腔医学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整体而言,当前的口腔医学正朝着多元化程度更高、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此种发展趋势对于医护人员也是一种挑战,因此,现代口腔医学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 口腔医学教学现状
口腔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针对的是口腔以及颌面部位疾病防治与研究。学生学习该学科时不仅需要夯实理论知识基础,还应该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各项临床操作与实践技能。口腔医学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以及临床医学。然而,从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根据当前教育形势的变化而更新理念和方式手段,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实践训练和创新发展就很难有足够的空间[1]。
2 整合课程改革实施的难点
2.1 统一撰写教材与试卷
当前,整合教学模式在我国部分院校已有尝试,但是目前并未发行过统一的教程。正因如此,如何确保医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其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医学操作技能,保证同质化,完成知识的整合与教材的编写,构建题库,综合应用考核设计,成为当前医学教师最艰巨的任务之一。
2.2 建立教师团队
整合课程的建立主要以疾病的类型为中心,因此需要多个学科的教师运用交叉协作的方式进行授课,如口腔颌面外科学需要涉及影像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组织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所以需要多个教研室相互配合,统筹协调,明确所授课程的着重点与时间点。在教师团队建立的前期工作中,各个教研室应该进行多次讨论并且协商,确定好课程的顺序以及课时分配等内容,定期进行集体备课与试讲,如此才能够使各专业得到有机的整合与衔接。
2.3 评价教学效果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以及课堂上即时评价的应用可以帮助师生发现在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各大院校应该倡导构建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更应当加强对教师及其工作的考察和评估,此举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强化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技巧。另外,还可以加大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程度,这就需要遴选出具有良好资质的教师接受相关的教育培训,如此才能够确保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效果。教师除了他律还应该做到自律,努力提升自身的医务教学能力,为医学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2.4 协调其他学科
大部分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发病机制、发病基础以及诊疗思路,因此医生需要具有判断全身系统情况的能力,具有充足的医学基础知识,反馈在教育领域,如何有效地协调临床课程内容的比例以及临床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成为当下的难题之一。目前大部分方案都指明应该压缩基础课程,协调并且重点倾向与口腔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将专业引导课程早期融入到学科课程当中,提高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
3 整合课程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合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整合原本就具有内在联系但是又自成体系的内容,整合课程打破了传统知识框架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结合对各专业课程内容的分析对其中相关联的地方进行整理合并,意图减少课程内容的冗余度,确保课程结构的优良性,如此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课程内容的综合优势[2]。通过科目的整合,能够不断优化教育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和组合应用。
当前,我国的医学技术与医疗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医学学科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与社会化,医学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催生出不少新的理念,整合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它符合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更关注学生高效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促使医学课程更加专业化。国外自20世纪中期之后便开始推行医学整合课程教学,在20世纪末期这一理念传入我国,与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一致。希望后期整合课程能够在临床医学教学当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4 整合课程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4.1 确定改革目标
在进行口腔医学教学改革时,必须明确改革的目标。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更具综合能力、更具市场适应性的专门型口腔医学人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在确定教学方向、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时,应该以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为基础,如此教学改革才会发揮出更为理想的实际效果。总而言之,明确教学改革目标,能够为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提供更为强大的驱动力,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教学改革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才能够有所增强。
4.2 改革口腔医学教学类型
口腔医学教师应该对现行教材内容以及与教学有关的各类信息作全面的梳理和整理,时刻关注其他相关资料,如口腔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内容等,并且将其融入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医学生详细掌握教学大纲,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关注口腔医学的前沿知识与动态,如此才能够保持其思维的活跃性和学习的先进性[3]。
要想促进现代口腔医学的良性发展,就应当关注人才的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所以医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开展启发式教育。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经验后,就应该重点着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以发病机制为根本依据,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科学合理地推理。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应当持续提高,如此才能够对学生实施启发式与引导式教学。
4.3 改进教学课程
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渡阶段,即“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教学模式也经历过从传统的“灌注式”“填鸭式”“分段式”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诱导式”“启发式”以及以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渐进式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之相对应,口腔医学教育与教学课程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改进与优化。
各大医学院校应该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当中,增加人文知识、法律知识等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加强学生道德修养、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法律知识、心理知识等方面素养的培养,提高基础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必修课总学分的比例,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另外,还应该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医学课程,适当减少医学教育课程的学时总数,调整和优化基础课程设置,合理增加口腔基础医学教育课程课时,提高整个学科基础课程的学分比例。还应该拓展医学生的专业面,增加口腔医学专业特色课程学时数,并提高课时数的总比例[4]。
4.4 改革教学形式
各大高校需要通过延伸课堂教学,丰富课内外实训渠道,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训活动。比如加强校企合作,口腔医学专业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学校与医院、相关企业等合作建立医学实训基地,聘请专业的口腔医师以及企业技师作为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医学操作,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能力,还应该根据实训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专业知识对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补充。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引领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和理想,指导学生围绕自身实际需要获取知识,掌握更加先进科学的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5 加强教学实践
口腔医学是一门极为注重实践与操作经验的学科,口腔医生必须具备临床诊疗、技工以及审美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学生只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各大高校应该引进先进的口腔临床模拟系统,并且不断改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数在总学时数中的比例。另外,还应该增加具有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案例,为师生创造一个互动的空间,给学生创造出更多亲手操作的机会。
口腔医学的学习内容比较烦琐、复杂,因此需要学生具备操作、设计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该将板书、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实物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学习与掌握知识[5]。例如,在全冠牙体预备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操作过程以动画视频的方式呈现,使整个过程可视化,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起来更便捷,使学习难度降低,教师再适当补充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图片中的细节,最后教师进行示范,再由学生操作训练,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明确学习内容,观察实验过程,参与实验活动,从中获得良好体验。
4.6 提高医学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其服务性特征日趋明显,其综合性特征也更加显著。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现代口腔医生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诊疗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授临床课程时,可以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病例分析,锻炼其科研能力与思维能力。
5 口腔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展望
口腔医学教学应立足于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对口腔医学的课程模式与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能够显著改善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此外,还应该不断优化与创新课堂体系与教学模式,不断对成绩考核、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如此一来,既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又能更快、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培养出优秀的医疗人才。
口腔医学教学与课程模式应该注重实践,有效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其科学性精神与实践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接受专业知识理论的熏陶,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6]。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长期且艰难的过程,需要进行不断地总结与完善,如此才能够有所发展。对于口腔医学教学而言,应该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实现专业知识的创新与发展。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与探究可以得知,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此种变化,必须调整和改革口腔医学的教学与课程模式,有效提高口腔医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口腔医学的教育与教学当中,可以采用整合课程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还要加入素质教育内容,确保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总而言之,实施整合课程教学模式,要注意口腔医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大于形式。唯有在实践中持续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构建满足当代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对口腔医学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卫平,陈岗,张栋华等.能力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1):58-62.
[2]谭家莉,吴嘉桦,汤航等.系统整合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5):855-858.
[3]周燕,陶冶,吴瑞雪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口腔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9,13(6):373-375.
[4]蒋文凯,王迪雅,仇珺等.浅析PBL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8,28(6):369-371.
[5]唐伦先,许淑敏,燕艳丽等.基于微信平台联合TBL+CBL教学法在MBBS留学生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1):123-126.
[6]朱光宇,麦昱颖,苫君玲.将美学引入口腔修复教学必要性的调查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5):104-105.
[ 作者简介 ]杨冬梅,女,吉林白城人,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初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口腔医学教学。
[ 摘要 ]医学整合课程主要是基于对人体器官和疾病的研究来整合相关学科课程内容,使之构成一个整体,让各个课程知识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是培养顺应社会发展与需求的医务人员的一种课程形态。口腔医学是一门技术性高、操作性强、专业要求高的学科,在现代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医學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改革的重点。本文主要探讨整合课程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 关键词 ]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口腔医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