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菡丹
无戏不成年,好戏过好年。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广东粤剧院艺术中心剧场热闹非凡,六场大戏场场爆满,其中《刁蛮公主赣驸马》《洞庭良缘》《紫钗记》这几部经典粤剧,更是开票不久就售罄。观众们纷纷表示,“很广东,很粤味!广东粤剧院名家众多,表演非常出色,在剧场的观看体验非常好!”“每年的‘新年睇大戏’都有惊喜,不同的老倌有不同的风格,百看不厌!近年也多了好多优秀青年演员,青春靓丽!”“这是我第一次过年跟家人来广州游玩,感觉非常棒!让孩子观看粤剧,学习剧中展现的传统美德,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月初五,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她说:“中国的春节要体现一脉相承的传统,岭南的春天当然少不了我们的‘新年睇大戏’。”
“新年睇大戏”是广东粤剧院运营多年的演出品牌,用精彩纷呈的传统粤剧,在传统新春佳节期间奉上的文化大餐。今年“新年睇大戏”票房尤其火爆,几台经典粤剧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追剧追星的年轻戏迷有的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一家老小相伴而至,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热烈谈论着粤剧,为精彩的表演鼓掌欢呼,在剧场、大堂打卡合影留念。“这样的场景,以往可能只有电影院才有,如今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也已成为常态了。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我想,大概这就是我们新年睇大戏、与民同乐的意义所在!”
回想初次与粤剧结缘,曾小敏说源于儿时观看广东粤剧院在家乡佛山的演出,“那时还不懂戏,偷偷跑到后台看挂在墙上的服装头饰,觉得很神秘”。12岁那年,父母带她去广州考粤剧学校,到了考场她才发现,其他孩子都学过粤剧,只有她是一张白纸。她唱了一首儿歌《小螺号》,就这样考进了粤剧学校。
原广东粤剧学校副校长麦嘉是当时的主考官,他回忆,曾小敏音域很广,唱出来也挺有味道。曾小敏特别好强,在粤剧学校,如果当天有堂课跟不上,她下课后会留在排练场继续练,基本不睡午觉,把时间都花在练功上。学校一次比赛,麦嘉曾给学生排过《放裴》,这是高年级的戏,有托举、喷火等高难度动作,当时曾小敏刚上戏校二年级,勤奋的她一遍遍地练习喷火。
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个学期曾小敏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粤剧学校的经历,在她看来最幸运的是参加了很多全国、省级比赛,包括身段、唱功、毯子功等,通过比赛把基本功练得更扎实。四年级时,女生的毯子功学习已结束,学校认为曾小敏的毯子功不错,便安排她到男生组上课,“虽然很辛苦,但还是有收获,”她说,基本功打好了,身体的协调性就会好,无论是演文戏还是武戏,都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曾小敏却说,“我觉得一张白纸,也可以画出非常精美的画卷,在跑道上坚持‘小跑’才是最重要的。”
广东粤剧学校毕业前有三个月的实习期,50多个同班同学被分配到广东省各个院团实习,曾小敏和10余个同学留在了广东粤剧院,眼看着在其他单位的同学演上了角色,唯独他们三个月都在跑龙套。
就在实习将近结束时,广东粤剧院一团接到任务去香港演出,其中一台折子戏的演员受伤,还是压轴戏,距演出仅剩一周。几名团长听说曾小敏在学校武打戏不错,决定让她试一下,这是她在广东粤剧院的第一个演出机会。
凭着过硬的功底和出色的表演,曾小敏获得了观众认可,广东粤剧院的领导也希望她能留下来。她说:“广东粤剧院最吸引我的就是这里的前辈都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演员,对艺术质量的要求非常高。這里是吸取养分最佳的地方,我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
2005年,广东粤剧院成立了广东粤剧青年团,打破传统,竞聘上岗竞选团长,院里有200多名职工,年仅26岁的曾小敏高票当选副团长。
从演员到“双肩挑”的管理者,对曾小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刚成团时,除了硬件条件缺乏外,市场是另一大难题。在粤剧市场,观众只认知名的文武生和花旦,没有名角,怎样让观众认可?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孵化,然而青年团没有那么多时间,需要马上把这个团队推向市场。
曾小敏回忆,刚刚建团的那一年,遇到的第一个挑战便是春班下乡演出。如果一个团接不到春班的演出邀请,是很丢脸的事。“既然没有人找上门,那么我就直接带领剧团去寻出路。”春班第一站便回到了曾小敏的家乡——佛山三水区。没有粤剧大佬官,她另辟蹊径,青年团的演员年轻,能文能武,他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排演一批其他院团极少演的武打戏作为主打剧目。
第一年春班演了十几场,青年团的口碑渐渐积累起来。曾小敏清楚地记得,从青年团成立的第三年开始,很多地方主动邀戏,最多的时候一年演了40多场。
广东粤剧青年团运作了10年,在这10年中,青年团参加每一届广东省艺术节都拿到最高奖项,在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中拿到奖项也是最多的。曾小敏说,这是全团演员努力的成果。
除了奖项以外,曾小敏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这一代青年粤剧人成长了,当年青年团的彭庆华、文汝清、刘建科、王燕飞、冼鉴棠等一批演员,都成为如今广东粤剧院的中流砥柱。
如今,作为剧团担纲演员、广东粤剧院首任女院长,曾小敏肩负着更多使命。广东有600多个粤剧院团,大部分院团集中在粤西地区演出,在粤西地区,粤剧市场已逐渐饱和。作为粤剧界的标杆,广东粤剧院市场定位在哪里?曾小敏认为除了下乡演出、走基层以外,城市有很大的观众群没有开拓,为此,广东粤剧院开始开拓城市市场,尤其是城市青年群体。
想要让观眾了解粤剧,首先得多演。2017年,广东粤剧院开始打造了“新年睇大戏”,大胆尝试在城市“卖票不赠票”。曾小敏记得,第一场演出观众上座率不到三成,台上众多的演员与台下零星的观众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很多演员非常灰心,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把票送出去,让全场观众坐满了,演员演起来也开心,起码不要白演。”曾小敏反对,她坚信票房是要守的,只要作品质量过硬,观众是可以积累的,“卖票才能体现演出的价值。”
经过一年的坚守,2018年“周末睇大戏”品牌推出,逐渐让城市里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到,周末到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有粤剧看,上座率不断提升,有不少的场次一票难求。
广东粤剧院也打造了自己的剧场品牌,目的在于给青年演员搭建平台。曾小敏表示,传统的经营模式是对方邀请演出,而对方点戏一般只点团里顶级的名角,这样重复的就是几个名角,优秀的青年演员没有平台展示自己。一旦有了自己的剧场品牌,青年演员就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现,“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足够优秀,就有机会在台上担纲主演。”
事实上,曾小敏发现,年轻观众和以前只追名角的观众不一样,他们不管是大佬倌还是青年演员,只要演得好都喜欢,甚至一些配角、年轻演员也有自己的粉丝,“这对年轻演员也是一种鼓励。”
2019年,广东粤剧院又增加了“名家演出周”的演出品牌,每个季度为一位戏曲名家量身打造个人演出专场。如今广东粤剧院“周末睇大戏”的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了八成以上,“名家演出周”更是开票不到一周就售罄。
为了培养年轻观众,这几年广东粤剧院还积极开展粤剧进校园活动,与星海音乐学院等联合开设粤剧表演必修课,新编粤剧《白蛇传·情》《决战天策府》《四大名著·选粹》等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虽然行政事务繁重,但是曾小敏仍坚持每天练功,这头签完文件,那头又投入到演出排练中。“无论行程多忙,周边有多复杂的事情,我的内心总是有那么一块地方是不受任何干扰,永远留给我的戏,这个也有利于我对人物的塑造,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干干净净的,我要吸收的时候就可以完全地去拥抱,去吸收,所以我在舞台上的表达也是比较纯粹的。”她常说:“既然有这么好的机遇,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呢?这样才对得起这舞台。”
《中华儿女》:在粤剧表演道路上,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了这么多年?你曾经遇到最大的困难或者挫折是什么?
曾小敏:我们经常会用“坚持”这个词,里面可以体会到成长当中的艰辛、无奈,甚至孤独。在我们很多的作品当中有坚持的精神,但是在我的粤剧艺术之路上,却更多的是不知不觉、无怨无悔地投入其中。回望一路走来的粤剧之路,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经历的过程的话,或许可以用从“喜欢”到“专注”,从“使命”到“探索”来形容:年幼时,从喜欢粤剧到成为专业的粤剧演员,从传承粤剧的传承者到肩负“领队创新”的多元角色,既是我的成长路径,也是我的心路历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遇到的最大的困惑肯定是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如何把握合适的“度”,做到既有效果又有效用。所以无论是粤剧舞台作品还是粤剧电影领域里的新探索,都会遇到一些困惑,当然这也让我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思考,重新启动学习模式。
《中华儿女》:从艺20多年来,你在国家及省级赛事中屡获殊荣,不但拿过三届广东省艺术节一等奖,还凭借新编粤剧《白蛇传·情》白素贞一角,摘得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两项大奖。那么,在你表演的所有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在众多奖项中,你最看重哪一个?
曾小敏:在粤剧的艺术角色当中,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新时尚演绎,我都非常喜欢,也会认真揣摩用什么样的理解和表达来呈现角色。我非常喜欢酣畅淋漓、敢爱敢恨、天马行空的神话题材当中《白蛇传·情》“白蛇”的角色,更喜欢像《三水女儿·红头巾》当中“带好”的角色,这些角色的演绎可以尽情地把我们中华女性的坚忍、善良,还有岭南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展现得细致入微。
在所有相继获得的奖项中,我最看重的是参加工作后获得的第一个演艺大赛的金奖,即1999年获得的“第二届广东省戏剧演艺大赛”金奖,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门,也坚定了我的信心,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中华儿女》:广东粤剧的特色是什么?在你看来,现今粤剧的继承和发展面临什么样的瓶颈?近几年,广东粤剧院有哪些突破?
曾小敏:粤剧的特色除了语言和唱腔音乐的独特性,其创新力与时尚感染力也是让粤剧永葆青春的秘诀。人们常说广东粤剧院是粤剧“国家级的代表队、大湾区的代言人,岭南文化的传承者”,我想,这也是我们自觉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这几年我们在突破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瓶颈,在“坚定传承”和“持续创新”的成长路径上走出了一条属于广东粤剧院自己的新路。我们围绕着“大戏、大剧、大电影”,“小剧、小空间、小视频”,“新人、新貌、新内容”几个核心方向不断探索,继《白蛇传·情》之后的《谯国夫人》,从每年春节的春班到粤剧进社区、粤剧进校园、粤剧社会化考级等等,我们用扎扎实实的步伐,把很多想象和目标落地,打造属于广东粤剧院的特色和系统。
《中华儿女》:你认为如何将广东粤剧和现代文化相融合?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以及走出去?
曾小敏:这个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和当代。如果说传统是生长成现代的当代艺术,可能这个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广东粤剧的时尚化不需要刻意融合,只需把现代的理念恰到好处地运用和呈现。当我们能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当我们能够理解粤剧生长至今的底色,我们就会为其生长的土壤找到阳光和雨露,我想其中就是要有观众的喜爱和年轻人的深度参与。
每次的感动都来源于观众的反馈,当看到粤剧电影票房能够创新高,当看到戏迷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我们就能够非常清晰地确定,这是粤剧繁荣的正确之路。
《中华儿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你最关注的是什么,能否谈一谈即将提出哪些提案?新的一年,你本人有什么新的目标,广东粤剧院又有什么规划?
曾小敏:如何让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反哺青年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如何让他们在粤剧当中看到中国文化的新表达、新主张,甚至把粤剧的给养当成生活当中某些问题的“妙计良方”,这些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我其中一个提案选题的设置便是如何让粤剧成为青少年解决精神领域问题的良师益友。
站在2024年的起点上,我依然还是那句话:坚定不移地传承,争分夺秒地探索,恰如其分地创新。
责任编辑 赵汉琪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