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青海省落实党的民生政策状况的调查

时间:2024-05-07

[ 作者简介 ]

李吉庆,男,河北沧州人,青海民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法学。

[ 项目名称 ]

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全称:“青海落实党的民生政策状况的调查”(项目编号:04M2021011)。

[ 摘要 ]

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社会稳定最关键的一步。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民生之源。保障好民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良好的社会发展,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 关键词 ]

党的政策;教育;就业;医疗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7.028

1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1.1 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通过对青海落实党的民生政策的调查研究,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通过研究提供解决思路,通过对青海省的调研,对政府颁发的系列民生政策是否为当地民生带来了实际的推动作用进行探索分析,探究民生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民生政策提供更加合法合理的建议,针对民生政策中需要进行法律规范的方面提出相关完善思考建议。

通过对青海地区民生政策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到改善民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改善民生就是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重要、最核心的利益为切入点,使经济的发展、医疗的改善、教育的进步等都体现到人民群众日常的生活当中。本项目有利于加深对民生相关政策的了解,突出政府在落实民生政策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对党中央关于民生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调查研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目标。***总书记多次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明确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的重心和根基所在。

1.2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全省新增就业几万人,为若干户农牧民进行了居住条件改善工程项目,调整了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为众多地区配备了健身器材。青海省始终把保就业作为首当其冲的民生工程,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就业形势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性。教育优先也是民生政策中重要的一环,全省大力深化教育改革,为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而努力,增加各阶段校舍面积,保障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大力实施普通话学习全覆盖,并且西宁大学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青海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健康青海2030”的行动目标,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医疗健康体系建设,在全省人民的努力下,青海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 青海地区民生政策的实施现状

2.1 教育方面

青海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政策,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深入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青海省全面履行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对各阶段学生实施思政教育。青海省政府对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支出不断增长,体现了青海省政府为保障、教育所做的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青海省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教育资源也向贫困地区倾斜,与发达城市的教育差距也越来越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的教育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办学资源仍然紧缺,青海省的办学条件基本还处于全国的低下等水平,各阶段学校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校园配套设施不完善。而且在青海省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教育资源紧缺,乡村、牧区学校较少,城镇办学资源严重不足。学校信息化水平较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无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教师队伍不合理,教师相对短缺,并且乡村、牧区与城镇相比,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教师引进较难,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城镇教师岗位报名人数相对较多,而乡村、牧区的教师岗位却无人问津,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培训机会较少,现阶段的师资还不足以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

2.2 就业方面

就業是民生之本,只有就业稳定才会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政府民生相关的政策就是推动稳定就业的主要力量,通过相关政策的运行,让一些企业减少压力,提供就业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为了减少失业率,稳定就业,需要提高就业者的技能水平,青海省积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印发《青海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大规模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终身培训制度,分类实施精准培训,重点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率。围绕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制定印发《青海省劳务经纪人激励服务暂行办法》。

当下,青海省就业情况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劳动人员的技能素质与企业的要求并不是很匹配,提升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着重点,要持续推动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劳动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

青海省新生就业人员每年保持在5万人左右,并且农牧区每年有大量人员向非农业方向转就业,青海省有着很大的就业压力,未就业的大学生、待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都是就业方面应该重点关注的人群。青海省针对此情况不断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完善就业方面的服务,提供一个稳定的就业平台,以此去保障就业的稳定。青海省利用就业失业实名制登记方式,利用信息对比技术,做好就业失业信息的采集,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就业形势数据。

青海省着力建造就业促进工程。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就业重点群体和企业职工、农牧区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实施“巾帼家政培训工程”,开展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支持培养一批优秀家政服务队伍。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探索整合各领域创业孵化载体,推动孵化服务资源交互共享。

2.3 医疗方面

青海省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所颁发的民生医疗方面的方针政策,坚持各项基本国策,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全省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方面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努力完善医疗体系建设。

在医疗卫生的全面建设中,青海省全面实行《青海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坚持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实现医疗卫生发展从量的发展向质的飞跃转化,坚持有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力争在全省各区域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提高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青海省不断完善防治结合能力,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机制,做好全面和重点地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各个医院的建设,明确各医院在各环节中的功能定位,并且实现上下联动,强化医院医疗方面的监管,加强医疗水平的质量管理,控制医药费达到合理的缓增长。青海省在医疗方面特别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地在全国各地去引进高端的医学人才,并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培养,在立足全省的情况下,强化各级对口帮扶机制的建设。

青海省全面健全医疗卫生健康体系,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并积极响应国家对人口均衡发展的号召,加强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促进医疗与养老体制的结合。

3 青海地区民生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3.1 建树

3.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城乡差距中显现得最为明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着紧密的联系,青海省在精准扶贫的战略措施下,跟随党中央的相关政策实现了全面脱贫,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牧业的稳定发展始终是青海省乡村发展的根本,是青海省广大乡村人民赖以生存的方式之一,青海省一直在扩大农牧业的产业规模和效应。

青海省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立足于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了乡村的发展水平,使乡村向着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体现出青海省乡村的特色之處,发掘乡村的多功能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添农民就业的多种方式。大力实施乡村建设,加强各地区的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青海省一直在促进各地区的建设,加强村庄道路、农村供水供电、房屋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3.1.2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青海省深刻认识到提升就业率就是最好的保障民生的方式,青海省通过一系列针对就业的政策方针去推动稳定就业,通过福利政策让企业减轻负担,企业会增强自身的建设,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青海省不断地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去提升人民群众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者的劳动技能。青海省对不同的就业群体提供了不同的政策,完善相关就业服务,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青海省2021年旨在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就业重点群体和企业职工、农牧区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实施“巾帼家政培训工程”、开展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支持培养一批优秀家政服务队伍。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探索整合各领域创业孵化载体,推动孵化服务资源交互共享。

3.2 挑战

3.2.1 思想认识不足:思想不够解放,民生意识缺乏

思想决定事务发展的高度,因自然原因等,青海省思想相对全国较发达城市相比较为落后,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比如青海对于民生相关政策宣传并不彻底,干部和群众对于民生方面的认识也并不透彻,存在着一些偏差。这就会导致在最重要的民生方面,放眼全国来看,青海省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一个位置。

3.2.2 经济社会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目前阶段所应该达到的水准。青海省是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可支配的本土资源相对匮乏,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有着特殊的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并且青海省的生态系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因为生态系统的限制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且民生工程方面经费不足,工程的实施建设没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进行保障,而有的地区超标准建设,这也会使经费出现缺口。

3.2.3 制度保障不到位:社会管理层次和水平落后

青海省的民生政策制度不健全,政策还有待完善,医疗体系建设不完善,比如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差别大,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牧区师资紧缺等。青海省的就业形式还未稳定,比如退役军人的就业、农牧区人民进城后的就业都还未得到科学合理的保障。

4 解决青海地区民生政策落实中困境的对策

4.1 构建民生政府,提高政策的落实能力

按照党中央对于民生相关政策的理解,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政府环节,提供真正的便利。政府要把为城乡居民提供相等的民生服务当作宗旨,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政府要合理分配各项民生支出,保证将每一笔民生经费都进行合理的分配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强青海省生态和旅游行业的建设,着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4.2 扩大民生投入,完善民生建设体系

促进民生改善,关键在于建设好完善的民生发展体系,体系的完善建设会使各地区的人民群众都得到相等的民生待遇。完善民生投入制度,保障好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重点增加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合理配置民生支出资金,通过不断地实践将财政运行机制和支出机制进一步完善。

4.3 明确民生工作的着力点

民生工作实施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和改善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健全低收入群众的基本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机制,确保低收入人群应有的基本保障可以实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机制,完善预防失业和提升就业的对策。进一步加强民生各方面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坚持公正与效率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永生,黄卫红. 促进改善民生的财政政策分析[J]. 经济论坛,2009(17):49-51.

[2]罗熙,许小贞.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 广西农学报,2019,34(4):45-48.

[3]王渺.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D]. 保定:河北大学,2019.

[4]胡丽娜,谭仪,彭帝娜,等. 乡村振兴战略与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教育的价值实现[J]. 文教资料,2019(8):153-15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