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4-05-07

张剑

【摘    要】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将其纳入初中教育体系已经是教师们公认的客观需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能类学科,其教导模式和课堂语言都与文化类学科有较大区别。在这篇文章中,笔者简要阐述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教育  信息技术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059

信息的接收与输出构成了一切事物的基本逻辑,在对生活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相关技术即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经过信息大爆炸的洗礼,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有效地获取信息、科学地处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便由此应运而生。下文中笔者将介绍如何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培养学生信息思维

生活在信息时代,要想顺应时代潮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且能够跟随时代呼吸的频率,就必须同时拥有敏感的信息思维和迅捷的信息反应。在无处不在的巨大数量的信息轰炸中,如何保持一种科学有效的信息思维是所有人都需要思索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思维,让学生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大范围的信息轰炸。

(二)训练学生相关信息处理能力

在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过程中,光有科学的信息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将这种抽象层面的思维具体为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各种各样信息的有效处理。事情的发展和社会的交际事实上就是无数信息交流、沟通、转化的融合过程,人们在其中充当着信息处理器的社会角色,这是信息时代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应该具有的理念。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使学生获得高效、科学的信息融合过程,收获幸福健康发展的人生,就必须训练学生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提高学生信息处理技巧

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信息处理技巧地提高。所谓信息处理技巧指的就是在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等过程中,运用各种科技方法,实现高效、迅捷的处理模式。这种信息处理技巧具有可复制性,在教师地传授下,学生通过勤加练习就能够自主掌握。同时,这种信息处理技巧还具有潜在的可发展性,能够在学生掌握后的深入反思中给予学生新的理解领悟。对于信息处理技巧的掌握,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为媒介,在较为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最大化的实现有效教学。

二、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重视不足、教学时间太少

信息技术是社会迈入信息化时代之后才经过研究加入基本教育体系的一门学科。由于过去教学时代的局限和教学条件的匮乏,在很多学校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重视不足、教学时间太少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信息技术的教学摆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层面上,虽然是一门教学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课程,但却没有得到相应该有的处理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也局限于十分肤浅的层次,不能真正把握学科的本质内涵。

(二)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性

在過去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普遍信奉的是“应试教育”“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只关注了学生应对考试方面相关的知识学习,而忽略掉最重要的基础奠定和实操技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本不能准确把握知识原本具备的科学脉络,也不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科学习思维,而仅仅是在一个表浅的层次进行知识机械化地单纯记忆和重复。并不利于学生信息思维的有效培养,也不能帮助学生提高相关的信息处理技巧。课堂教学上缺乏实践性,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三)未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不得不承认的是,过去乃至当下的教学环境中,教学的方向和节奏仍然被牢牢地把控在教师的手中,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自主性和自由活动的空间非常局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承担起全程主导课堂的角色,既不能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也对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还停留在被动学习的初级阶段。

三、相对应的有效解决方法

(一)保证大纲规定的相应教学时长

既然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过去教学工作中对其缺乏重视的问题,教师应该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保证教学大纲规定的相应教学时长。先保量,然后再保质,在一定范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初中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和操作技能还是具备一定的知识体量,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这种客观存在的需要制订出相应合理的教学时长规划,为课堂教学的占比进行合理的分配。

(二)课堂教学中充分引入实践

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性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造成影响,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是,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充分引入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真正熟练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任何一门知识的教学中,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和巩固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当通过带领学生实际操作、模拟课本内容进行练习、跟着教学视频熟练技术等方式,让学生加强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鼓励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愉悦的过程,而在高级的学习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出其所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普遍赞同。因此,为了实现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包括但不限于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小组互助、课后自主复习等于形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能型学科,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当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和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行的教育背景下,过去传统教学体系中只重文化科目而轻技能科目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现在面对的教学趋势是双管齐下、齐头并进,致力于培养出既具备扎实文化知识基础又掌握相应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上文中,笔者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基本内涵入手,简单剖析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介绍了与其相对应的有效解决方法,供各位教师参考选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