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语文读与写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

时间:2024-05-07

彭峰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课程应当进行创新。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既可以在写作中实现阅读内容的巩固,又可以利用多种阅读素材更好地进行写作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在读中写、写中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与写  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38

在以往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按照教师的指引,学生会分别学习语文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久而久之,在潜意识中会将阅读和写作分离,致使在写作时不能及时想到阅读过的文章,在阅读时不能及时地运用写作巩固知识,进而影响学习成效。如果能够将阅读和写作合二为一,则会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问题,进而优化语文学习方式。

一、初中语文读与写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一)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阅读素材,渐渐地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这就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用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令其逐渐生出创作灵感,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可以积攒学生的阅读量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学生在经过大量的阅读之后,才能逐步地展开写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积攒阅读量,既可以作为写作的知识储备,又可以提升阅读能力。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读写分离

有些教师教学语文课程的时候,习惯性地会将阅读和写作分隔开来,虽然这样不会相互影响,但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不连贯,如在阅读的时候未能想到用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写作的时候未能及时地利用阅读所学的内容,进而导致学习效率较低。

(二)方式单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语文教师都会采用较为固定的传统教学方式,指引学生学习每部分的语文课程内容,但是随着学习难度、内容的增加,学生在教条式的模式中倍感疲惫,进而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三、初中语文读与写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

(一)根据写作主题来利用阅读素材

在部編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多数单元中都包括某种写作主题,让学生必须按照主题要求展开写作,此时教师可以引入诸多有用的阅读素材,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找到相应的写作内容,进而可以按照主题完成写作,提升写作能力。例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中,包括“学习缩写”的写作主题,要求学生对某篇文章内容精简概要,抓住某篇文章的实质,再加上自己的语言描述简化某篇文章。依据该要求,一方面,教师可以令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回想学习课文的过程,挑选本单元中的某篇课文,尝试对其进行缩写;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令学生回想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某篇文章或小说,归纳文章或小说的核心内容,随后对其进行缩写。又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中,包括“学习改写”的写作主题,要求学生对某篇文章的内容、结局进行改写。依据该要求,教师可以对本单元包括的四则故事进行改写,令其基本了解改写的方法。

(二)引入课外读物,在读中写作

除了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包含的课文外,还可以通过引入课外读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后逐步地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既能增长学生的阅读量,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可以引入某些名人的精彩语句,如马克思的“人要学会走路……才能学会走路”;李大钊的“凡事都要踏实地去做……则功业可就”,等等。这些语句都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学生细细品味。接着,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每句话中的含义套在自己的生活框架中,渐渐地启发学生,进而会生出灵感,再令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学生也可以引入某些经典著作的著名语句、段落,如《全球通史》中的“人类的历史证明……社会群体的经验”,《天才的激情与感悟》中的“在无知的基础之上……看作对前者的提炼!”,每个名著的段落或语句都会对学生有所启发,教师进行详细解析,令学生可以被某些语句深深吸引,随后令其用写作的方式缓缓叙述自己的读后感。

(三)贯穿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各科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另一方面能够改进师生关系,令学生的课堂地位逐步上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利用该种模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穿插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以课文作为“蓝本”,根据读后感进行写作,充分地利用课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借用秋天抒发内心的愁绪,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在学生阅读时,需要令其围绕“本文共提到多少次看菊”“真正看菊是什么时候”等问题进行讨论,随后会发现作者是在第三次才真正看菊,此时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在第三次才能看到菊花?为什么前两次会拒绝呢?作者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前两次为什么拒绝?作者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各组学生共同协作,从课文中勾画出有效的语句,探讨语句中隐含的态度,如在“不!我不去!”中,说明作者的情绪较为暴躁,此时持有坚决的拒绝态度,在“什么时候?好吧……好准备的!”中,说明作者的情绪较为厌烦,此时持有同意去看菊的态度,在“黄色的花……深沉”中,说明作者的情绪较为稳定,此时持有主动看菊的态度,根据作者看菊态度的变化,再联系作者痛失母亲的生活经历,提出“是什么影响了作者的态度”“母亲是怎样影响儿子的”等问题,经过讨论,能够令学生赞叹伟大的母爱。

然后,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回想自己的母亲,引导学生说:“在平日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妈妈对你们的爱?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提问思考,在思索片刻后,拿出纸笔写出令自己动容的生活经历,缓缓叙述母亲带给自己的感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读写结合能够充分地利用彼此的教学资源,令其互相促进,对学生来讲,读写结合是提升自己综合学习能力的机会,可以从中锻炼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可以积累更多的阅读量,这会为学习语文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胡麟.浅析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J].考试周刊,2021(20):19-20.

[2]范兰菊.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21(13):47-48.

[3]甘庆华.读写结合,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以朱自清《春》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07):16-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