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人为本,让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

时间:2024-05-07

罗金菊

【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要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关心、信任学生,既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还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关键词】教学改革  以人为本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057

以人为本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用以人为本的眼光来看教育,来实施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应当自觉贯彻和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尊重、关心、信任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大家知道,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在教学中要真正把学生视为具有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并将教学实施的重心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并调动其积极情感、激励其不断上进、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上,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勤奋,善于思考等优秀个性品质,健全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日本有一个名将叫丰臣秀吉,一次作战以后他很渴,找人要水喝,这个人先端给他一大碗凉开水,他一饮而尽。后来给他端了一小碗浓度稍微大一点儿的茶,他又喝了。最后给他端了一小碗温度比较高的浓茶,他就慢慢地品。他喝了以后觉得这样的喝法很舒服,然后就反过来问那个人:“你为什么要这样给我喝水?”这个人说:“你刚打完仗,口比较渴,所以我给你一大碗凉开水,你喝完这碗水后可以喝一点茶了,所以我就给你一碗浓度稍微大点儿的茶,你休息过来以后,需要的是品茶,所以我给你一碗温度比较高的浓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从教育活动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因此,我们一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差异才是真正的尊重。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尊重学生,树立服务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这也是为师之道。二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活动中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不同的情绪情感表现,充满爱心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三是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心灵、人格成长的地方。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显现教学内容中的教育成分,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要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灵,让知识与人格同步成长。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充分挖掘并发展每个学生独特的禀赋与潜能,唤起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激情,产生强烈的自信和自尊。师生之间如果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会使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師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学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因此,优化师生情感关系,建立和谐、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构建和谐教育氛围,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更是其内容和任务。

一个人脾气不好,问父亲怎么改。父亲说:“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院子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用以提醒自己。”过了几天,这个人告诉父亲:“我已经好几天没钉钉子了,这些天都没发脾气。”父亲很高兴,又告诉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那么就去拔掉一颗钉子。”过了些日子,这个人又来告诉父亲:“我把钉子拔完了,现在坏脾气改掉了。”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说:“你看,虽然钉子被拔掉了,但是钉孔都留在上面。你要记住,你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是会在别人的心上留下伤痕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培育学生的健康情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患和由此引发的事故,甚至悲剧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健康的心态看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是人的自主发展的重要条件;学会学习,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就是要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实现“我要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关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新的学习方式主要为发现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方式。在发现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对定论的被动接受与记忆。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有了现实的土壤,将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其求知欲望,让其获得求知方法,使其亲历求知过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教师都尽可以大胆去尝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得以体现,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一厢情愿”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革和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