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4-05-07

陈茹

【摘    要】历史课程作为初中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部分,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历史,更希望学生以史为鉴,吸取先辈经验、惩前毖后。而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推动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故事法的概念、重要性以及运用策略,来探究此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历史故事教学法  初中历史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16

俗话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乏味、晦涩难懂,某些历史古文也佶屈聱牙,学生无法深得其中含义,那么对历史的兴趣自然不会很高。而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还不够成熟,思想还不够独立,对事物的判断多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经验,所以更应该运用故事教学法,它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历史故事教学法的概念

历史故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自己所要教学的内容,以历史故事替代讲课内容或者在讲授内容时穿插一些相关历史故事的方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强调所教授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据笔者调查,该阶段的学生一般是通过主观意识进行思考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他们有兴趣去做,有兴趣去探索;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他们不愿意学习甚至会出现抵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就应该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而故事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门户,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历史故事教学法,就是以讲故事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听故事,在潜移默化下“接受”故事带来的知识。好的故事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在课堂上,若学生对故事有了兴趣,课下也会对故事进行搜集、查找。这不仅巩固了相关历史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传统的历史教学流程大致分为自读课文——建构知识——遇难讲解——拓展探究这几个阶段,但其缺点是“一板一眼”的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并且许多历史事件名字或时间都有相似之处(如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若教师只为学生讲解历史事件,学生必定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历史故事教学法,就是针对该讲解的知识内容,穿插一些精简有趣的故事,让历史事件更加“接地气”,学生才能易于理解。比如:学习“唐与吐蕃的交往”时,学生对交往的过程、内容或多或少有不了解的地方,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的故事,辅助学生在此章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且教师可以将历史事件编织成生动灵活的历史故事,这样学生爱听,对于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就愿意主动查阅资料了解其中缘由,并主动思考,这不仅使学生对历史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3.以小故事来化解难题。初中的教学对象主要是12~15岁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讲历史较为轻松。但他们善于以感性的思维思考问题,若是历史概念、历史理论过多,他们就难以理解,然后不想理解,最后就会对历史失去兴趣。比如:八年级讲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是抽象的,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师若是从宏观上概括近代中国的特征并从政治上讲述,学生理解起来必定困难,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当时人民身处的社会现状、各阶段经济地位的历史事件或故事谈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

三、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1.课前导入历史故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讲小故事,不仅是给时间让学生收心,而且还能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进入上课的氛围中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历史课程的许多章节是过去人物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记录,都具有故事性。在课前为学生讲故事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是对所学内容进行了紧密的衔接。例如,在讲解“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时,可以先为学生讲解神农嘗百草、大禹治水的小故事,增加学生对该段时期事件的印象;当讲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时,教师可为学生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关羽过关斩将等故事,让学生的身心跟着故事的起伏发生变化,勾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顺利完成课程的导入,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课程的学习中来。

2.设置悬念。无论是上课前还是上课后,设置悬念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不错方法。教师在课前为学生讲小故事,并留下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汉武帝大一统”所做的措施时,给学生讲大一统思想上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焚书坑儒,再留下政治下的措施问题让学生在书中寻找答案。这样可以侧面推动学生学习。一堂课如果草草结束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不够深刻。所以在结束以前,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再讲一个小故事,不仅对本堂课进行小小的巩固,也为下一堂课做好衔接。例如,本堂课若是讲的是隋朝时候的科举制度,那么可以为下一堂课(唐朝的科举制度)讲述相关小故事。这样合理运用历史故事,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利用情景教学还原故事。为了让历史更加真实地呈现,教师可以还原历史情境。方法有二:第一,进行小组表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创意历史活动,进行小组表演,还原历史场景。每一个小组以历史真实事件作为蓝本,通过小组成员的创意来“改动”历史,再到讲台上表演。这样参与性的活动,能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历史人物的内心、特性,也能与过去“英雄人物”产生共鸣,更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第二,通过多媒体技术,让相关历史事件以动画故事、纪录片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直观、形象的声音、画面重现历史,让学生真切感受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

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智慧,更是要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可以采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来辅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所以,教师在讲故事时,一定要贴近生活,源于生活,让历史“接地气”。这种方法不仅激发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给他们繁重的课程教育中添加一抹欢乐的色彩,而且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邱义平.巧于设置“悬念”,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J].俪人:教师,2013(22):170-170.

[2]杨小华.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000(004):44-4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