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生活为帆,以活动为桨

时间:2024-05-07

黄彩宜

【摘    要】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与旧教材相比较,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体验。其《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的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就小学低年段部编教材的教学实践的一点看法而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活  活动  领悟  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159

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与旧教材相比较,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体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渐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时期,更是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道德与法治》的重任就是要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学中,我们要以生活为载体,扬起风帆,再以设计合适、有效的教学活动为桨,划动儿童成长的船只,让他们把人生的船只安全地驶向人生浩瀚海洋的彼岸。

一、在生活中学习

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要素。21世纪以来的道德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是必须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利用生活教学,打破传统地局限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模式,采取以生活为载体,引导儿童回望过去的、正视现在的生活、展望未来的生活中去学习,在感悟中明白道理,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在“回望生活”中学习

利用生活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实例中进行分析、对比,引发共鸣,可以更好感悟,更鲜活地知道该如何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有很多环节都是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人过去的生活情境。我们要知道这是生活经验的“反刍”,而道德教育的意义就是在这“反刍”和“回望”中得到实现的。在教学《我们有精神》这一课题时,教材呈现升旗这样正式的场景中的“有精神”:全体同学身姿挺拔地肃立着,升旗手精神抖擞地手持国旗走向升旗台。在这图片中,学生们懂得了“有精神”的表现了。在这一理论认知的支撑下,我让学生回想、汇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升旗时做得怎么样。

(二)在“当下生活”中学习

学生当下的生活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活动体验的主要源泉。教师要用心发现、引导学生在当下生活中明白道理,指导自己、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教学《我们有精神》中,我把班中学生上课时的表现拍摄下来,制作成PPT,我采取积极肯定的方法,指出我们班当下“有精神”的同学上课的样子,引导全班同学把“有精神”变成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在日常上课中,采用言语表扬、精神鼓励的方法,使学生的精神行为有了明确的、额外的,且是学生当下亲身感受到的意义,也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有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约束,使有精神的行为能持之以恒。

(三)在“未来生活”中学习

未来生活,一个美好的词语,一个理想代称的词语。但這里说的“未来生活”并不是要学生规划与设计未来,而是一种畅想,一种是养成好的和不好行为习惯后生活状态的畅想。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畅想在未来的生活中,是否有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进而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明白道理后,老师在指引学生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学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二、在活动中领悟

我们都知道《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活动性的课程。课程的设计上包含不同层次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因教材而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活动。生活是日常的,它是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教学计划来生成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有价值的,能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对道德原则和法治观念的领悟。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学生逐步形成在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活动创设有以下几种:

(一)活动形式一——模拟生活情境

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情境,是教师利用生活资源,创设高于生活的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对现实生活的浓缩,它能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本册教材《我们有精神》环节,就是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内在的“精”“气”“神”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由内而外的“有精神”。教材一开始出示同学们精神抖擞的升旗画面,在教授完后,我创设了升旗的活动情境,先让学生感受北京天安门令人热血沸腾的升旗视频,然后,模拟特定的升旗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做到“有精神”地升旗,很好地引导学生的行为。相信在学习过《我们有精神》后,同学们能感悟到自己在以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中应该怎么样做。

(二)活动形式二——创设表演活动

课堂上设计表演活动,既能活跃气氛,又能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例如,在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书”也是“有精神”的表现,我设计表演朗读的活动,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来表演《语文》课程里课文——《说活》,让表演者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学生们在表演中能知道怎样读书是“有精神”的表演,而且为在以后的读书中有一个明确指引——“导行”。

(三)活动形式三——设计游戏活动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所喜欢的活动之一。游戏是我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中常常创设的活动。例如,在教学《可爱的动物》中,在导入时,我设计了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节奏感很强的英文歌曲《兔子舞》的旋律中,跟着老师一起模仿不同动物有代表性的动作,然后猜一猜所模仿的动作是哪一种动物,老师就相对应地把动物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当大部分常见的动物名字出现在黑板上时,教师创设语言情境: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的动物朋友的,它是哪一种动物呢?你为什么会把它当成你的朋友呢?这一简单的游戏活动创设,既营造了积极愉悦的教学活动氛围,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又能让学生在游戏的动作中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之处,更为学生对动物的喜欢埋下伏笔。

在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为帆,以活动为桨,创设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教学活动,为他们的人生扬起道德的风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