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探研

时间:2024-05-07

鄢洪强

【摘    要】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使知识的传授有严重的局限性,压抑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更无法激活学生的潜在能力。为此,在生物教学中采用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生物课堂  应用探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29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诞生于2014年,由复旦大学教授在论文中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是现代教育改革推动下诞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经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愈发深入,中小学教师亦开始践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也初露端倪。

一、对分课堂简介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风行于高校。其理念是“把一半课堂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其策略是“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一般相隔一周),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内化吸收。即在时间上清晰分离为三个过程: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内化吸收,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得课堂讨论有共鸣、有深度,有效避免了高校课堂“满堂灌”的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优化措施分析

(一)中学阶段生物教学实施对分课堂的可行性思考

现行中学阶段的各种教学模式,普遍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导致讨论基本上徘徊在低层次水平上,再就是学生的自学和讨论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常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等。那么,能不能把这种风行于大学本科阶段的对分教学移植到中学生物教学课堂中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学阶段对分课堂的教授和讨论阶段一般相隔一周,这就保证学生有相对充裕的课外时间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充分地思考挖掘。可是中学阶段生物教学课时紧张,不太可能允许把一课时的内容在学习中间留给学生足够讨论的空间。

(二)有效实施新课导入

高中生物课堂中無论采用任何教学模式均离不开有效的新课导入。有效新课导入不仅可起到积极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新课学习兴趣,对整个对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极有帮助。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重新课导入策略的有效应用。例如,执教“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高中生物教师是如此实现新课导入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动态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具体方式。虽然进行了动态模型演示,但生物教师并未进行过多解释,而是这样说道:“刚才多媒体演示的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动态模型。相信你们看完该动态模型后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定非常感兴趣。接下来,我们便对该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请大家打开课本……”由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给予知识讲授的时间较为有限。因此,运用于对分课堂的新课导入应尽可能简短且高效,结余出更多时间用于教师的课堂知识讲授。

(三)积极引导学生讨论

对分课堂的后半段时间主要用于学生的讨论式学习。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后半段时间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式学习。例如,执教“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后半段时间设计的讨论话题为:(1)协助扩散及自由扩散过程中需要耗费能量吗?请通过讨论说一说为什么?(2)请对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之间的不同点进行讨论总结。(3)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被统称为被动运输的原因是什么?讨论话题用多媒体呈现完毕后,便要求学生立即分组对此展开讨论。在具体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还有部分同学运用智能手机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展开深入讨论。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高中生物教师也在教室内不断巡视,巡视学生的话题讨论情况,并适时参与学生讨论。整个讨论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极为活跃。通过一段时间的积极讨论,最终得出有效结论:(1)协助扩散及自由扩散过程中均不需要耗费能量。主要原因是因为协助扩散及自由扩散均为顺物质浓度梯度进行。(2)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存在的最大不同是:自由扩散无需蛋白质的协助,而协助扩散需要蛋白质的辅助。(3)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被统称为被动运输是因为二者均不需要耗费能量,均为顺物质浓度梯度进行。在对分课堂中,高中生物教师可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也可设计多个话题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完讨论话题后,必须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讨论。

三、结语

实施对分教学可有效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再回归到课堂,即先通过课堂讲授,再通过课外内化吸收,再在课堂上讨论点拨,有效打破课内和课外界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课堂。因此,是对“先学后教”教学模式颠覆性转变。两种模式尽管都突出了课堂讨论,但由于先学后教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讨论,显得低效无序,而对分课堂是在教师高水平讲解的基础上,再经学生课外充分内化的基础上的讨论,显得高效热烈。可以看出对分课堂理论是教学认知方面的一次巨大飞跃,尽管起源于高校,却也反哺于中学。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寻找最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创新课堂,发展学生、提升效率,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祁培玉.构建高中生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03).

[2]蓝芳丽,谭晓明.浅谈生物课对分课堂中德育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中学生物教学,2018,(11).

[3]李靖.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多元化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