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唐山:震不垮的中国姿态

时间:2024-04-24

余玮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整个唐山正在熟睡,城市脚下的地壳却突然像脆弱的蛋壳一样破裂,地下十几公里处积蓄已久的能量刹那间爆发……24万城乡居民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16万人重伤残,7000多个家庭断门绝烟,百年城市毁于一旦,成为400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一时间,西方媒体断言,唐山在地球上将从此被“抹掉”。

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无情地蹂躏了这座城市,一夜之间唐山跌入“地狱”。有关这场灾难,更多活着的历史,珍藏在亲历者、知情者的记忆深处。

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和其他城市一样,繁荣而充满勃勃生机。除了几处保留下来的地震遗址,已经找寻不到大地震留下的印迹。大地震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对那场浩劫的惨痛回忆,也不仅仅是对逝去的生命的追思,更应该反思其沉痛的教训……

瞬时破碎的城市在哭泣

“市区全平了!”唐山这个人口稠密的百万人城市,昨晚还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夜过来就变成一座末日之城。除夜班人員和极少数早起者,绝大多数唐山人均在睡眠的情况下遭此浩劫。满天空弥漫着朦朦的大雾,这是唐山地动山摇、城市毁灭时扬起、散落、升腾的沙灰、煤屑、黄土以及烟尘所混合而成的“惨雾”。大地发了疯似地摇撼,几秒钟后,唐山破碎了。黑色的时间凝滞了……

极震区内,所有建筑一律被摧毁倒塌,荡然无存。质量较低的砖瓦被挤成粉砾,钢筋混凝土的梁柱被撕裂、扭断。房屋砖墙倒塌、预制板的塌压,造成严重伤亡。广大农村的砖石、土墙、房屋全部毁坏,难有幸免。

地震的破坏性,设置了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惨烈景观:唐山人民医院大楼10多米高的大楼竖直叠落,一落到底,所有的一切叠摞在一起,只形成了几米高的废墟。河北矿冶学院图书馆藏书楼底层整体向西滑行平移,使上面三层落地,如同陷入地下一截。唐山十中门前水泥马路被拦腰震断,一截向左,一截向右,彼此错开一米多。火车站铁轨扭成蛇形,有些路段俯瞰像扁平的铁葫芦。钢混枕木被辗碎430根。载有10吨柴油的牵引机车在剧烈的晃动摇撼中燃起冲天大火。雄伟宽阔的湾河公路大桥,几截桥面震落河水,剩下的斜搭桥墩成滑梯状,如同一长串零乱无序的玩具积木。开滦医院的七层大楼,变成三角形斜塔,阳台全部震塌,三楼阳台直直地砸叠在二楼阳台上,欲坠不坠。唐山市委宿舍楼的一面墙被震倒,暴露出楼内各家各户的家用设备。外宾招待所餐厅只剩下一个空框架。浓浓的灰雾将散之际,两只从动物园里跑出来的狼四处奔窜,跃过断墙残壁、瓦砾堆和尸体,最后冲上凤凰山顶,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悲嗥……

只有极少数人保留下那“破碎的几秒钟”的记忆:

两位早起锻炼者突然听见“呜——呜”的如刮大风的声响,只见东北天边火红一片。大地紧跟着颠簸起来,两人死死抓住公园的铁栏杆,眼看着对面大楼眨眼工夫就倒下来了。当他们跑回自己的家——哪里还有家,整个四周已是一片平地!

一位当时在火车站候车室的幸存者永远忘不了地震的那声巨响。3点多钟,看见天色昏红好像在打电闪,她跑进候车厅。巨响瞬间她还以为是两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头对撞了。大厅摇晃起来,不断有东西落下来砸在人脑袋上的声音,被砸中的大人孩子一声接着一声惨叫。接着“轰隆隆”一声,整个候车厅落了架,几百人全被砸在里面,她听见很近的两声惨叫:“哎呀——”“妈呀——”……

这是一场被世界称为“20世纪人类十大灾难之一”的巨祸奇劫。到处是悬挂在危楼上的尸体——有的头被砸裂耷拉着,双手被楼板压住;有的倒悬空中,双脚被坍塌的预制板死死扣住,他们是跳楼时被死神抓住的人。一位年轻的母亲,扯着孩子,从三楼的窗口探出大半截身子,但沉重的楼板无情地把她压死在窗台上。她还保留着死去瞬间护住孩子的姿势,随着余震的震摇,她的头发还在微微拂动。跟历史上多次大震之后一样,唐山也下起了大雨,废墟中开始一片片地渗出血红的水,雨下着,汇成一条条血的小河,这是那些蒙难者残损的尸体流出的血……

从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开始,中国进入了全民皆兵的战备时期,大地震的强光和巨响中,绝大多数惊醒的市民的第一反应都是:唐山受到原子弹的袭击!

家住增盛里的曹国成是开滦唐山矿人民武装部的干事,由于职业的关系,他甚至在地震来临的瞬间想:原子弹是谁扔的?“苏修”吗?大地摇晃的刹那,有人首先看到自家房子的一角没了,露出一个大窟窿,闪出刺眼的蓝光,他以为打仗了……

这场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对于抗震烈度仅为6度的唐山而言,建筑物脆弱得如同一堆积木。7月28日,当晨曦来临时,触目所见,到处都是残墙断垣,几乎没有一幢完整的房屋,比当年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长崎的景象还凄惨。在瓦砾堆里,到处都是死伤的人们,肢体横陈惨不忍睹。全市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全部被破坏,所有医院和医疗设施也被破坏无遗,大量伤员无法就地治疗,也不能立即抢救迅速转移外地,情况极其严重。

就这样,一个闻名中国的城市在一个平静的夏夜被破坏了,震惊了整个世界。唐山在哭泣,中国在驰援,世界在祈祷!

这次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约为3.2×1016焦耳,相当于400颗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相当于4~5个1975年2月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也相当于30个1966年3月发生在河北邢台的7.2级地震,无疑是一场空前的人间浩劫。遭受这次地震破坏的不仅是唐山市区,灾区面积共21万多平方公里,有感范围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程度不同的感觉。天津、北京和河北的一些地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这次大地震造成24万多人丧生(包括天津等受灾区)、16万多人受重伤、36万多人受轻伤。

“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惨象目不忍睹。倒塌的楼房,崩裂的地缝,死者的尸体,寻找亲人的呼喊,让人撕心裂肺。幸存者悲伤、茫然和无奈的情绪,一时间笼罩于这个曾经繁华的城市上空。

但与此同时,一个救援唐山的行动也紧急启动了。一些人从悲伤和茫然中醒来,马上投入了抢救,用双手把呼救者从瓦砾中拉出,不管他是亲人、邻居还是陌路人。由于震情极其严重,许多被压埋在废虚里的受难者,由于难以及时发现而死去了。据统计,当时在半小时内救出的受难者,救活率为95%;第一天救活率为81%;第二天为53%;到第五天挖出的人,救活率就仅有7.4%。

唐山大地震时,20岁的赵生庆时为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战士,随部队驻扎在保定,还是个入伍刚3个月的“新兵蛋子”。

7月27日,天气异常炎热,赵生庆和战友们参加助民劳动,割了一天麦子。28日凌晨,睡梦中,他被人一把拽到院子里,还没完全清醒,已感到地动山摇,地震了!清晨6时,全体战士紧急集合,奉命赶往唐山抗震救灾。此时,食堂的早饭刚刚做好,战士们顾不得吃,抓了几把米饭,揣在兜里上了车。部队所有车辆倾巢出动,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向唐山进发。

一进唐山,战士们分别被派遣到唐山市委、唐山火车站和开滦医院,紧急组织抢险救灾。赵生庆被分派在一个四人运尸小组,职责是“救活的,拉死的”。运尸工作难度大,加上条件艰苦,赵生庆和战友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挖尸用双手,抬尸用双肩。高温下,战士们汗流浃背,湿透的衣服上沾满了死者的头发和皮肤,汗渍一干,“衣服硬得像钢板,身上臭气熏天”。很多同志中了暑,但还是带病坚持抢救。

在北京军区工程兵团某部服役的张海鹰曾和战友们一起赴唐山参加大地震后的紧急救援,到达唐山已是地震后的第四天下午。据张海鹰讲,车队进入唐山市区,路边的景象触目惊心,成片的房屋被夷为废墟,有的楼房一面墙壁完全塌掉,暴露出的房间里,飘荡着白色的蚊帐。“路旁不时看到一滩滩已干涸的黑色血迹,一辆向郊外运送尸体的卡车从我们车旁穿过……也许是强震扬起的粉尘还未散尽,空气迷蒙。埋在废墟中的遇难者遗体散发出一股股怪味。城市很安静,人们大都沉默不语,忍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创痛。听不到哭声,可以看出他们还未从这突然降临的灾难中缓过神来。先期到达的部队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清理废墟、发放水和食品、荷枪实弹维持治安……”

那一年,上海新华医院的年轻医生单根法同新华医院派出的其他20多名医护人员一起登上了北去的列车。列车上,还有来自上海其他医院的医疗队,这是当时上海市政府为上海医疗队派出的专列。

单根法记得,火车到达天津时已是晚上,但他们没有停留,而是换乘军用飞机连夜赶往唐山。单根法同队友们下飞机后,再转乘汽车赶往唐山丰润县就医点。他已记不清当时是夜里几点钟,记忆中汽车开过的地方都是遍地瓦砾,没有一个活人。车灯照亮处,公路两侧横七竖八地摆满了遇难者的尸体,其状惨不忍睹。

当时简易手術棚外的土坑里,堆满了截肢截下的残臂断腿,白森森、血淋淋一堆。没有冲洗的自来水,仅有一双手术手套,条件极其简陋。抢救者们踩在遍地的血泊中抢救伤员,在汽灯下做开颅、剖腹和截肢手术,由于没有血浆,许多伤员在手术台上死去。运送伤员的汽车上,伤员一路惨叫,车下流不完的血洒满路面,汽车常常一路走,一路停,不时抬下具具死尸,又马上拉上伤员。

7月30日,国务院决定:将唐山伤员向全国十一个省(市)紧急转送。一场全世界罕见的全国范围伤员的大转移开始了。在这场大转移中,截至8月25日,共发出火车199列次,飞机470架次,一共将100623名伤员运往吉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和上海。

供水设施全部被毁,人们饮水一度困难,连公园水禽池里的水都被舀干了。地震当晚,唐山肠炎、痢疾等传染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由于正值酷暑,防震棚周围粪便垃圾遍地,苍蝇成群,废墟下和街道上的尸体迅速腐烂,许多尸体不得不被就近掩埋在废墟旁、沟渠边……

震灾夺去了从事卫生防疫的邢大荣的8位亲人,但她顾不得处理自家的事,第三天便赶到唐山市卫生防疫站,与幸存的同事从废墟里扒出漂白粉,对市区一些水源地进行了简单消杀。20多天后,市里抽调各单位年轻人清尸。作为消杀员,邢大荣与20多名民兵组成了一个清尸队。“那情景简直难以想象。”时隔这么多年,回忆当初清尸的感受,邢大荣依然满脸痛苦表情。经过对尸体消杀灭菌,队员们用布包住整个尸身,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尸体放进塑料袋中,运往埋尸地,撒上石灰深埋压实。

“地面消杀、空中喷药……震后防疫打的是一场立体战役。”邢大荣说,从当年8月5日开始,上海、甘肃等地21个防疫队、1300多人先后到达灾区,共调动疫苗100多万份,军用防化消洒车31台,喷雾器51000多具,杀虫药176吨,消毒药240吨,大打一场防疫灭病的人民战争。防化部队出动洗消车,医务人员身背喷雾器,在断壁残垣中喷洒药物。国务院抗震救灾办公室还下令调农用除害灭虫飞机急赴唐山,前后共计141架次,喷洒马拉硫磷和敌敌畏45.29吨,从根本上消灭瘟疫孳生源地。85平方公里的唐山市区被药物覆盖了一层。

人民解放军担当了掩埋遗体的重任。震后唐山市区有将近10万具遗体,是解放军官兵运到郊区掩埋的。还有部分遇难者遗体由亲属临时掩埋在市区,1976年冬天,唐山防疫人员和2000多名民兵,把这些遗体全部挖出,迁入郊外8个公墓深埋合葬。到1976年12月底,唐山地区共迁移和添土掩埋处理遗体19万多具,市区迁出埋在市内的遗体3万多具并进行了标准化掩埋。为了检验掩埋效果,1977年卫生防疫专家对遗体的掩埋方式做了全面评价,并从细菌、病毒、毒物、生化、病理、土壤、蔬菜等方面进行研究。事实表明,遗体迁埋后,周围环境的状况良好,未造成生物、化学污染,也没有形成传染病源。

1976年8月底,唐山控制了肠炎、痢疾。夏秋两季,还发放了50万份“痢速宁”,5万份“乙脑二号”注射液。震后第一个冬春,唐山成人和儿童分别接种了流感疫苗、流脑疫苗。1977年,全市各种传染病发病数比上年同期下降71.02%。大地震过后的30年间,唐山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没有出现疫病的流行。唐山大地震后,在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支援下,唐山打赢了防疫灭病的攻坚战,创造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一个新唐山在废墟上拔地而起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当晚,家住河北唐山玉田县八里铺村的志愿者宋志永表示“一定得赶过去搭把手”!他第一个出发,替“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的大伙打前站。为了赶时间,宋志永乘出租车赶到北京,没有到成都的火车,就先买票到郑州。到了郑州,火车不通,飞机没票,他就打车往四川赶。

一到北川,宋志永就投入救援工作。15日早晨,宋志永和随后赶来的12名村民会合。他们转战灾区,帮助受灾群众转移,卸物资、搭帐篷、背老人、垒厕所、消毒、防疫、送水送饭、转移伤员,“灾区需要啥,我们就干啥!”……其实,当时唐山市共有12支志愿者队伍、6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四川抗震救灾一线。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经历过大地震的唐山人感同身受,无不牵挂灾区同胞的安危冷暖,无不感念当年全国人民支持唐山抗震救灾的深情厚意,回报社会、支援灾区成为所有唐山人的共同心愿。往者已矣,來者可追。灾难,灾难中的人性人情,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精神伟力,是那场大自然的浩劫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资源。

当年,震后唐山一片废墟,人们搭起临时窝棚度过了夏季。1976年8月6日,河北省唐山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召开建房工作会议,要求在冬季到来之前,让灾民住进既不怕余震,又能保暖越冬的简易房。会上还提出具体建房方针:“发动群众,依靠集体,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因陋就简,逐步完善。”

群众从废墟中捡出石头、整砖和木料,在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官兵帮助下,盖起了大批简易房。各种建筑材料也从全国各地紧急调运到唐山。沈阳军区部队曾参加辽宁海城抗震救灾,有建设简易房的经验,他们率先建成第一批标准简易房。解放军每天投入6万兵力,唐山百姓也有10万多人参加建房。截至当年11月中旬,唐山地区建成187.9万间简易房,其中市区35万多间、420多万平方米。盖简易房成为震后唐山人一大创举。

当年,面对生死劫难,唐山人没有沉沦,只有奋起。这么多年来,有着不屈精神的唐山人经历了恢复、重建、发展,让一个新唐山在废墟上拔地而起。

唐山,这座曾被西方媒体断言将“被从地球上抹掉”的城市,在被强震夷为平地后奇迹般地重新崛起在渤海之滨,也给中国建设抗震型城市、减少地震对经济的危害,增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了“标杆”。

经历了地震、救灾、重建家园和加速发展的过程,“地震社会学”已在唐山这片土地上扎根结果,使人们懂得了地震后如何应对、死里逃生等,也改变了唐山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渗透到了唐山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现在,一旦遇到地震或紧急情况,群众就能够依照“出住宅、进街道、出市区、进外围”的疏散方式进行迅速转移。

有人说,当年唐山地震碎了多少片瓦就碎了多少颗心!碎了多少颗心,就出现多少个坚强的唐山人!43年前的那一天唐山顷刻毁灭,43年前的那一天唐山开始重生。“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以及新时期形成的“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已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液,已经成为唐山人团结奋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