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正确审题

时间:2024-05-07

杨书志

【摘 要】“谨记审慎原则,深谙笃行求精”。我们做事应懂得审慎为之,先充分把握事件发生的条件前提,为解决之后的问题打下良好基础。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之中同样如此,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审题能力 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4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地进行,小学的基础教育作用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判断儿童对数的理解力得关键标准。”由此观之,学生的逻辑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练习,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关键学科,而数学的审题这一步骤是做好数学题目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关键。在此,就学生如何审好题目进行简单论述。

一、细心阅读题干主动探究发现问题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划一,连贯性统一,逻辑性专一”的特征,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不斷地对数学知识加以练习巩固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数学题目的“形式多样,图文并茂,逻辑性强,条件多样”的特征,在学习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题目的题干加以认真阅读,用心理解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的意思,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为解决好数学问题提供有必要的有用的有高效的数学信息。认真阅读题干帮助知识的传递和理解,数学学科强调一定的“可理解性,逻辑性,系统性,创新性”。通过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学生的交流能力,思考能力,逻辑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题干才有可能完全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同时也需要教师的辅助和讲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倡导独立的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加以整合运用。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整合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学习数学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现学习理论知识的发展性和创新性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其问题的解决和探讨角度影响深远,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兼顾学生学习研究方法的培养和学习探索能力的提升,不断追求教学的优胜率,合格率,以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的环境做出适时的点评和建议。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在平时的数学练习过程之中,牢牢紧扣学生的学习“易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严格把控审题这一关键步骤,边阅读题目,边联系所学知识,将数学的逻辑性发挥出来,注重数学知识的整合性与系统性的高度统一,针对数学问题的形式多样化,答案的唯一性,思考角度的多元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思考解决的特点,培养建立一种独特的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譬如在小学数学《除法与乘法的基本运算》的题目练习之中,课后题目大多数是属于基础知识的巩固类型,题目本身没有多少创新意义,学生可以在阅读该类题目之后加以认真思考和审查,注意特殊与一般的高度结合,在基础知识的巩固到位之后才能有所创造和发展。

三、培养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助力正确审题

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之一,该学科体现出强烈的逻辑性,整体性,抽象性。数学思维是体现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智力品质的重要标志,体现思维的广阔度,深刻度,灵活度,敏捷度,创新度,批判度。正因为如此,需要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的基本公式的推导,基本原理的证明,基本性质的理解,重要法则的运用等都属于基本理论知识,数学学科具有对问题的针对性,而数学题目则具有简练性,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过程的探讨和理解,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和分析形成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学生需要在阅读一道数学题目的同时,根据题目之中的已知条件,图文表格,文字信息等,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将所学知识与之相联系,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思维的再创造和再理解,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有机结合,注重数学解题的步骤性和连续性,充分感知审题在做好题目之前的重要性。

四、将用心思考和用笔记录紧密结合

有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之中,有大量的文字,数据,图表信息需要学生加以筛选,从中提选出对解题有帮助的信息。数学题目有的本身就只是对平时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并无多大的创新和针对性,练习的价值并不大,导致学生在数学练习过程中易出现盲目练习的情况,做了很多徒劳无功的事情。学生在面对一道新型的数学题目时,一边通过文字,图表,数据的阅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之相联系,调动活跃思维,审视该题目的价值意义,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研究兴趣并端正科学态度的培养与形成。

譬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时,课后涉及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体积,高度的计算时,学生在阅读题干的同时可以在草稿纸上根据题意画出相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并且在图形上标记下相应的数据,有助于学生通过直观的视图,观察理解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为解决题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图形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理解性,可度量性,这为学生解决该题目打开了方便之门,直接通过图形可知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高为:3厘米,再运用所学的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得出所求长方体的体积为60立方厘米。通过这种审题方式,可以大大节约题目阅读的时间,同时增强解答题目的正确性,帮助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数学学科要突出理论的系统性,知识的连贯性,概念的抽象性,这就决定了在学生审题的过程之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困难,数学的审题是能否解决好该项问题的关键之处,需要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连贯性和实际题目的应用性相结合,认真仔细的阅读题干,把握问题的实质意义,初步理解题目的大致意思,为解决题目做铺垫。认真审题,才能做到在实践中创新,在思考中学习,为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培养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忠林.浅议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审题兴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学,2003,008(61):14-15.

[2]傅海伦.小学数学的研究方法导论[J].教育词典,1998,067(13):42-55.

[3]查建敏.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指导[J].教学策略,2010,032(56):25-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