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孙定建
【摘 要】良好的公民科学素质是精神富有的重要内涵,也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经过多年科普,正在逐年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消除科普误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对促进精神富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素质 精神富有 科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208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说的基本要義,是我国在各时期一以贯之的目标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近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建设精神富有社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公民科学素质对于物质富裕建设的作用显而易见,对于精神富有社会建设的也有重大意义。
一、公民科学素质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公民科学素质不仅是物质生产的重要因素,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是精神富有社会的重要衡量指标。
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对科学素质内涵作出了界定,并将之概括为“四科一能力”。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四科”是精神富有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首先,科学知识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每一项进步,都增添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的能力,也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了空间。正是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才使得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正确,越来越深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能力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第二,科学思想是精神文化的内核。科学思想是在各种特殊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它同类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都凝聚在一定的科学思想之中。科学思想一旦为人们所掌握,就可以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去帮助人们识别真伪,明辨是非,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第三,科学精神是精神文化的支柱。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体现为求真务实、崇尚理性、批判创新、团结合作等精神,是精神文化的重要支柱。没有科学精神,也就无所谓先进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对于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具有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第四,科学方法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工具。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科学方法不仅为科学技术实践所必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具有极大的价值。科学方法不仅可以转化为技术,物化为物质财富,引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根据和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而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而有力地推动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
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有待提高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提出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纲要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各地各部门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联合协作,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扎实推进,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高;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广泛深入开展,科普资源不断丰富,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科技传播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基本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0%,较2010年的3.27%提高近90%,超额完成“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达到5%的工作目标,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面向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民族地区群众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仍然薄弱,青少年科技教育有待加强;科普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均衡化、精准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科普投入不足,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不够。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3月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
三、消除科普误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科普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懂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虽经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消除,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促进精神富有社会建设。
1.科普工作的主要误区。
第一,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
现在的科普活动中,相当一部分一味热衷于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介绍,或对社会公众在某个时期内较为关注的科技热点进行普及性说明,而很少顾及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宣传。许多科普读物往往只限于将高深的科技语言转变为有趣的、可读性强的通俗语言,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变相的“翻译”。
第二,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
在我国的科学普及中,科学往往仅被理解为自然科学,只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而将社会科学知识的推广普及排除在外是常见的现象。现有的关于科学普及的地方立法中,也多将科学普及内容局限于自然科学,给人的印象是社会科学是不需要普及的。
第三,认为科普是“小儿科”,难登科技的殿堂。
社会上不乏有这样一些错误看法,认为科普只是简单、无创造性的劳动。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科普作品被认为,搞不出像样科技成果才去搞科普的,其科普作品的价值当然得不到应有的肯定。
2.消除科普误区的对策。
第一,完整理解科普的内容。《科学技术普及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从中可以看出,科普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也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
第二,在普及自然科学的同时,加強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的两大门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也是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实践已证明,科学普及工作中排斥社会科学是有严重缺陷的,它使人们缺少必要的精神信仰和社会科学知识,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决策方式的转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精神富有社会建设。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积极性。科学普及、科学研究是我国科技事业的两翼,缺一不可。只有当科研与科普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时,才能表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我们必须给科普应有的地位与公正的评价,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为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科普,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普工作者,国家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地方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伟斌.精神富有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35-164)
2.汤敏.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科教发达的社会[J].观察与思考,2012(10):44-47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3/14/content_5053247.ht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