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4-05-07

邹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成为学校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观念的革新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立足于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也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7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具体贯彻实施这一教学目标时,可以分层次逐渐推进:在知识与技能上,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纵向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深度,使学生能够透过表面的地理现象分析出其中的内在原理;在过程与方法上,相比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地理知识的浅显了解与死记硬背,高中地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独立思考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等研究能力;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对地理内容的全面掌握,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地理领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这三层教学目标,就必须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增强学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地理教学指明了方向,但现阶段的地理课堂始终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初中地理由于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要学科,在教师和学生的心中一直处于副科地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应付会考,这种学习态度随着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必然不利于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二是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高中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师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难、作业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对高考教学大纲的完成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地理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地理学习缺乏兴趣的内在支撑;三是教师缺乏创新精神,不能与时俱进,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以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为指导,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对学科感兴趣的基础上,那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其自觉转化为外在学习动力,支撑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思考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地理世界的探索与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环境中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就学科本身来说,大部分内容是学生感到好奇的,但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认为地理学科属于文科,地理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学生容易对地理学习失去耐心与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学习心理,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与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重视情感教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必要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他们的成绩有很大的关系,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够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与鼓励,从而获得自信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因为很少受到教师的赞赏与鼓舞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不利于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重视情感教学的作用,必然要从这一教学规律出发,在进行地理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活跃地理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要想在地理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提问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得教师的赞赏与鼓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信心与兴趣。

其次,教师还要充分挖掘高中地理学科本身的课程资源,增强地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更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地理学科从广袤的宇宙到细小的沙子物质成分都有涉及,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性内容,必然能够引起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地理世界。

同时,为了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的距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地理现象,让学生对生活中奇异的现象充满好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地理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与价值,从而在地理实践中获得满足感,为以后的地理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例如,为何一年之中会有四季的变化,为何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会出现不同的景观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地理范畴,教师可以以此为导入内容,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地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相比于初中对地理现象的简单描述与记忆,高中地理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不仅要对地理基础内容进行普及,更要重视对学生地理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创新地理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地理来说,单纯的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注意将讲授与读图结合起来,借助具体生动的地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例如,在讲授全球洋流分布及运动规律时,教师就需要结合地图进行讲授,必要时还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洋流的动态流向,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程度。

总之,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需要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