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乔堑 姜华 王众 郝冰 朴艺芳
【摘 要】电力通信随着跨区电网格局形成和通信集约化管理体系构建,长期以来由于分层管理所形成的信息孤岛已成为限制电力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此问题,在传统的通信管理模式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面向流程优化和应用整合,基于以上目标,对通信管理系统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提出了电网企业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关键词】电力、通信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205
一、背景
电力通信网是除电网外的另一张实体网络,它是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电网一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是各类电力信息化业务的运行平台。同时,它具有网络规模大、网络设备全、覆盖范围广、人均设备运维任务重、网络运行安全责任大、调度业务要求保障高等特点。
随着公司发展和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通信网在容量、结构、覆盖范围、承载能力、总体规模、可靠性、智能化、集约化等方面都有新的巨大发展。电力通信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智能电网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基础。通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由此对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管理、对大规模通信网络的管控能力、对各级网络管理的互联互通能力及管理系统的灾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信息、通信集约化融合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使得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建设及运维势在必行。
建设通信管理系统必须要借力于当前信息化快速的发展,为通信管理提供一体化通信技术支持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一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通信管理系统,实现功能和数据的本地实用化及纵向横向交互,实现通信实时运行、运行管理、专业管理的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
二、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设计原则
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必须遵循最新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注重通信管理能力实用化和智能化提升。
(二)需求导向原则
系统设计必须立足通信专业的自身特点,以通信专业业务应用需求为导向,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界面设计和流程设计,达到应用功能的实用、好用的目标。通过需求导向使通信管理系统充分适应业务需求的发展与变化,并以灵活的技术手段、友好的人机界面、丰富的功能实现支撑业务发展。
(三)资源复用原则
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按照继承、发展、提升、卓越的原则进行。系统建设顺应系统生命周期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升原有系统的功能。
(四)实用先进原则
系统建设要坚持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在确保实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体系架构,正确处理信息通信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有效地保证系统建设的高起点和可靠性。
(五)开放扩展原则
系统建设要坚持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平台、模型、应用、接口的设计需要采用统一的标准;要具备良好的开放性,保证系统能够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逐步建设、逐步扩充、逐步升级,满足通信技術不断更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需求不断增加的通信现状。
三、通信管理系统设计目标与范围
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应具备实时监视、资源管理、运行管理、专业管理四大业务应用,覆盖各级电力通信骨干网和终端通信接入网,形成具有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特征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级通信管理平台,为提升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系统互联,完成通信管理系统上下级之间、与其他系统横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全面提升通信全程全网故障定位处理能力、跨专业和跨网络的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能力、通信业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能力、信息通信一体化全景展示能力等。
构建通信管理标准体系,按照体系要求和系统建设需要制订、修订相关标准,使得各级通信相关机构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安全防护等各方面、各环节都有统一的标准可依,同时也为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技术依据。
四、通信管理系统具备的功能
(一)实时监视功能
实时监视应用是在设备厂家网管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扩展通信网络的监视范围,整合通信设备的各种实时信息和管理信息,为通信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全面、完整的通信实时监视视图,实现在统一的界面下对多类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实现面向业务的告警分析和故障处理。
(二)资源管理功能
通信资源管理应用对通信网络各种通信资源数据进行规范、常态管理,实现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
(三)运行管理功能
通信运行管理应用主要对通信核心运行业务进行管理,实现流程电子化、自动化。
五、结束语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方向,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电力通信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和支撑,通信网管的智能化水平是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在通信专业的具体体现。通过建设通信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驾驭大规模通信网能力,促进信息、通信两大专业的深度融合,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为构建科学管理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通信保障和技术支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