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时间:2024-05-07

陈青梅

【摘 要】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基础性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所以,本文中我将重点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探究,并结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07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与文化想要得到延续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教育。所以自学校教育诞生以来,各个国家在传承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都会将自己的文明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之中。而语文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关于语言和文学精华的综合体现,所以从我国出现教育开始,语文就一直以各种形式贯穿于每个时期教学过程的始终,从四书五经到如今的语文学科,语文这门科目的内容和形式一直在变,但传承中华文明和延续汉族语言的宗旨却世代相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中华民族文明与精神的承接,学好语文也是每一位学生最基本的责任。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四大部分,并且在我看来这四部的学习难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听和说是日常生活过程中就已经能够完成的部分,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在汉语大环境下,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对应的汉语语言反应系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一般放在读和写这两方面。从汉语的书面运用来看,阅读是语文书面运用教学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所以本文中我将主要针对语文阅读,从兴趣、习惯等多个角度谈一谈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于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想法。

一、夯实字词基础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字词是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影响学生阅读效率和质量的因素之一。文章都是由最为基础的字词构成,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知识的入门阶段,不仅阅读能力不足,而且各方面的知识累积欠缺,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就会更大,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字词方面入手是最基本也是最稳妥的。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学生日常字词的掌握量。小学阶段每篇文章的篇幅都较为短小,所涉及的字词大多比较简单,数量也不多,但这更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严格的把关工作。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稳定性较差,而字词记忆是一项反复重复的过程,枯燥性和单一性明显,所以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产生懈怠或偷懒心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监督、检查等手段进行督促,保证学生能够将讲过的、课本要求的基础性字词掌握扎实。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每篇文章中需要的字词一般是不受控制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列出的字词主要是基础性的或者是文中用到次数较多的,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字词绝对不止课本中学习的那些。所以我们这里所讲到的夯实字词基础并不仅仅局限于认识或者记住课本上所列出的字词,而是要以此为基础进行字词储备的拓展。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判断给学生适当的增添课外字词内容,学习要求不需要和课本规定字词标准相同,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因为生字词而“思维卡壳”的现象。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生正处在习惯的启蒙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塑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将来的语文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自觉主动进行课下阅读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科目较少,学生课下自由活动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爱玩是其天性,所以教师一开始可以采取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如结合学生的需要选择一本书,规定阅读范围和閱读时间,让学生读完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想或者讲出故事的梗概。一开始通过强硬的手法切入,逐步让学生习惯课下阅读,进而从被动逐步转向主动。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作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活动,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和体验的不同都会对文章有不同的思想共鸣,甚至是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很难通过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来了解到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成效,而通过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以及情感判断和思维能力的导向,从而帮助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确定教学的侧重点,进而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做到更为细致的指导。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仅仅是靠教师强制性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过于强调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让学生感觉阅读是一种负担,甚至影响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所以在阅读习惯的塑造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阅读。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本内容的讲解展现文章的魅力,或者其作者的魅力,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阅读欲望。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文章虽然篇幅较短,但都是精挑细选的内容,很大一部分属于名家名作、名著节选,在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是各有千秋,例如小说,注重情节跌宕、故事起伏;寓言,幽默诙谐的方式讲道理,发人深省;散文,用词优美,形散神不散……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将不同文章的魅力激发出来,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和诱惑性,就会对某一类型的文章产生兴趣,或者与某个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而这些都可以驱动着学生主动投入到课下阅读中去。

其次,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相关活动,让学生在“玩耍”中阅读。一方面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教师可以将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改编成话剧的形式进行演练,当然剧本创作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来进行阅读,更加开阔学生的阅读思维和眼界,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读书角活动,每周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体阅读,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上是我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看法,希望对其他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带来一定的灵感和启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仅是阅读教学,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