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时间:2024-05-07

李斌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好兴趣、价值观、人生观、情感态度的关键时期。如何教好小学语文,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03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一、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有了意愿,学生就会主动探索,就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即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通过“学”发掘学生的潜能,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扬课堂民主,使学生能够大胆地、主动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一部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较弱,针对他们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他们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其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个别后进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利用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听取各个教师的意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紧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体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在教学《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对话描写是文本特色之一。笔者根据这一文本特色,在学生通读全文,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训练:出示竺可桢爷爷与小男孩的对话,但标点没有——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首先就需要为这些对话加上标点;加上标点后,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受人物这样说话的动机,读着读着,学生觉得加上一些提示语后,读起来更过瘾。有了提示语作为坐标,学生投入其中,积极还原体验人物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读为主要目标的训练中,慢慢地触及人物内在的品质,人物的精神变得看得见、听得出、说得准、读得好、写得活,甚至诸如“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样大而空的问题也由于对人物对话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学结束时迎刃而解了。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真可谓“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知于自知”。

四、分层次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适应能力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小学时期正是开阔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语文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學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五、回归生活实际,提倡体验学习,创设应用环境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学习热情。所谓的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在复习课中我们要想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复习热情,更应尝试使用体验学习。让知识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把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生才学得更有趣,感觉语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这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回归到生活实际,让我们所有的知识网络为生活服务。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使语文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材料和环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复习语文,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六、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优质教学资源光盘等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七、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语文课本,还必须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各年级段必须达到的阅读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每个月都要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架,以方便学生阅读。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为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做到多动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只要坚持下去,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进步,语文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要想培养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就要从小学语文的学习开始抓起。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蕴.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对策探讨,《考试周刊》,2015年,第32期.

[2]毛红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策略探讨,《语文天地(小教版)》,2015年,第12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