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种树学问大

时间:2024-05-07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種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节选自林清玄《桃花心木》)

我来说

这两段以种树之法,寓为人处世之理,以桃花心木这种特殊的树的生长过程设寓,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人生的哲理,告诉人们,自主精神才是一个人的立身立世之本。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选文借物喻人,寓意深刻,哲理通俗易懂,具有教育意义。

该你了

苏轼从小喜欢种树,他在《戏作种松》诗中说:“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记叙了他少年时期在家乡四川眉山东岗栽种松树的情景。1079年,他谪居黄州建东坡雪堂,周围栽种柳、桑、竹、枣、栗等树,并题诗:“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期间,带领百姓疏浚西湖、修筑苏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一。他后来被贬至惠州时,委托友人为他提供柑、橘、柚、荔枝、杨梅、枇杷、松、柏等果木,种植在新居周围,并写诗曰:“自笑先生今白发,道旁亲种两株柑。”

小小提示

林清玄通过种树领悟了做人的道理。你通过阅读《苏轼种树》的故事获得了什么启示?

(本版由李伟光供稿)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