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杭州:共和国宪法的襁褓

时间:2024-04-24

余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

2018年3月11日15时52分,大会主持人话音未落,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内,雷鸣般的掌声已经响起。当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

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位于杭州西湖边的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起草地。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新宪法通过的当天,不少不忘初心的民众自发到这里参观、学习,寻找一部大法诞生的红色印记,追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孕育过程,感受宪法的精神与力量。那些泛黄的图文档案前,人们驻足、细看、议论,有关新中国首部宪法的岁月记忆被重新唤醒,鲜活如新。

为了立国安邦的大事

1953年12月24日下午3点多钟,一辆专列缓缓地驶进了前门火车站,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警卫队长陈长江等80多人将好多书、文件、衣物、床上用品等搬上了列车。经南京、过上海,12月28日凌晨,专列抵达目的地杭州。

新中国首部宪法草案初稿的起草地杭州刘庄

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到杭州。毛泽东喜欢杭州,每次来杭,总说:“到家了!”他视杭州为第二故乡。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来过杭州53次,而这次来杭意义非同寻常。路途中,他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这注定了是一次身负重任的“休假”,在列车南下的隆隆声中,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已在毛泽东的脑海酝酿。

新中国成立之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被确立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建国之初,由于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各种社会政治改革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也需要一个恢复时期,用普选方法产生人大代表、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尚不成熟,因而采取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过渡办法,《共同纲领》则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政治建设任务的加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制定宪法以代替《共同纲领》就成为当时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与毛泽东一同抵达杭州的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秘书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还有负责警卫的汪东兴、负责机要工作的叶子龙等。毛泽东和随行人员下了车,地方有关负责人前山街84号——刘庄一号楼。

“西湖风光甲天下,半是湖山半是园。”在西湖周边大大小小的庄园中,刘庄(原名“水竹居”)独领风骚,被冠以“西湖第一名园”的称号,是一个占地几百亩的、由晚清光绪年间广东香山县富豪举人刘学询所建的庄园。因为刘庄一面临湖、一面靠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而且与杭州城隔湖相望,一般人都不会去,保卫工作比较好做。于是,毛泽东与负责警卫和机要工作的汪东兴、叶子龙等都被安排住在刘庄一号楼,办公地点在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30号楼由主楼(两层小楼)和平房两部分组成。宪法起草小组的办公地点即在北山街84号大院的30号楼,宪法起草小组成员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都住在这里,并在主楼办公,毛泽东在大平房办公,大平房里有间会议室。罗瑞卿、杨尚昆则住南山路113号。

在杭州期间,毛泽东除了起草宪法,每天12点左右起床,吃点东西就去爬山,风雨無阻。毛泽东在杭期间的饮食很简单:每餐一小碗饭、一个馒头、一盘辣椒、一盘青菜、一碟肉和一小碗汤,不准多做。自毛泽东使用过的遗物可以看出,这些物品非常简单、朴素,没有任何的奢华。一次毛泽东登山,工作人员随手砍了一株竹子给他做了根手杖,毛泽东很喜欢,带回了北京,一直留在身边使用,后来登山海关等地方用的也是这根竹杖。这根竹杖原件现保存于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故居。

77个日日夜夜的呕心沥血

1954年1月7日,在杭州南山路113号召开的宪法起草工作会上,毛泽东首先提出了起草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他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党的主席到普通老百姓都要遵守,这个规矩要立好。我们社会主义的宪法,一要坚持人民民主的原则,二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具体条文上又要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要简单、明了。”10日,毛泽东又主持宪法起草小组“关于制订宪法工作计划”的会议。

1月9日起,宪法起草小组就投入到紧张的起草工作之中。毛泽东在杭州主持宪法起草工作,与北京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有进展,都及时报到北京的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讨论后,再将意见反馈杭州,起草小组再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除了指导宪法起草工作,毛泽东晚上还要听刘少奇有关当天情况的电话请示和汇报;有些重要的事情,则由周恩来、邓小平“飞”到杭州当面请示汇报。还有中央机要部门每天有大量的重要文件送来,要他亲自批阅,所以几乎天天一干就是一个通宵,早上才赶回刘庄一号楼睡觉,下午3时再来办公,可以说为起草宪法呕心沥血。

1月15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等中央领导,通报《关于制订宪法的工作计划》。毛泽东还在电报里开列了10种中外各类宪法的书目,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1918年苏俄宪法、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这是中央最高层领导人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法律。

毛泽东在广泛阅读和研究世界各类宪法的基础上,还着重学习和钻研了1918年颁布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根本法)》,以及1936年颁布的苏联宪法和斯大林《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此外,毛泽东还注意借鉴各国宪法好的方面。1918年苏俄宪法,把列宁写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放在前面作为第一篇。毛泽东从中受到启发,决定在宪法总纲的前面写一段序言。“序言”这个形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一个特点,一直保持到现在。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也作了比较研究,并采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毛泽东是宪法起草组的主心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谭启龙曾回忆:“1954年1月9日,宪法起草正式开始。每天午后3点,他便带领起草小组驱车绕道西山路,穿过岳王庙,来到北山街84号的办公地点……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在曾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的王芳记忆中,为了起草宪法,毛泽东的办公桌上总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和文件。

“五四宪法”成为开门立法的经典

1954年2月17日,宪法草案初稿出来了。随后,在毛泽东的主持下,起草小组通读通改。2月24日完成“二读稿”。2月26日完成“三读稿”。2月28日和3月1日,刘少奇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基本通过了宪法草案初稿的“三读稿”。会议还决定由董必武、彭真、张际春三人负责根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的意见,对“三读稿”进行修改;聘请周鲠生和钱端升担任法律顾问,叶圣陶和吕叔湘为语文顾问。

“三读稿”通过后,毛泽东的心情轻松了许多。3月2日这天,他登上了玉皇山顶,在这里伫立四望,右面是妩媚妖娆的西湖,左面是波澜壮阔的钱塘江,杭州城尽收眼底。毛泽东情不自禁地赞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真是个好地方!”

从山上下来时,毛泽东并没有走蜿蜒的小路,却径直踏着杂草往灌木丛生的野草地走去。走在前面探路的警卫队长陈长江发现无路可走,就说:“主席,前边没有路To”这时,罗瑞卿建议道:“主席,我们往回走吧。”毛泽东手一擺,不满意地说:“往前走,没有路我们可以走出路来,路是人走出来的嘛!”说着,他就钻进了一片树林。

3月初,毛泽东修改审定了《宪法草案-初稿说明》,并第一次署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起草小组”的落款。该文讲了五个问题,其中,在第4-问题里,毛泽东对设立国家主席解释说:“为保证国家安全起见,设了个主席。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叠床架屋地设个主席,目的是为着使国家更加安全。……设国家主席,在国务院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之间有个缓冲作用。”同时,他还提出了设立国家副主席的问题。毛泽东在宪法草案的最初稿上批示:“设副主席一人,主席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由副主席代理之。”他还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可以解散国会,我们的主席不能解散全国代表大会,相反地,全国代表大会倒可以罢免主席。国家主席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并服从于它。”在毛泽东的再三坚持下,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国家主席”写入了宪法。

3月9日,杭州宪法起草小组提交了“四读稿”,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修改宪法草案提供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稿本。3月12日、13日和15日,刘少奇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了“四读稿”,并同意扩大范围讨论修改后,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

在历次造访杭州中,毛泽东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就是来杭州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3月14日晚,毛泽东带领宪法起草小组离杭。17日,毛泽东和宪法起草小组一行回到北京,立即着手召集宪法起草委员会会议,讨论宪法草案。会议决定,除在宪法起草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讨论外,还要会同全国政协进行分组讨论。同时分发给各大行政区、各省市的领导机关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地方组织展开讨论。

5月27日至31日,在刘少奇的主持下,宪法起草委员会接连召开4次全体会议,对草案初稿逐章讨论,随后形成了宪法草案(修正稿)。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和各省市党政机关、军队领导机关,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地方组织共8000多人,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对宪法草案(初稿)进行讨论,提出各种修改意见5900多条。这一期间,毛泽东始终关注着宪法草案的讨论情况,让田家英将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收集、整理及从各个方面提出来的修改意见、建议和种种疑问向他汇报。正是通过史无前例的“开门立宪”,汇聚亿万民众的声音,“五四宪法”至今闪耀着耀眼的光辉,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奠定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和法律制度,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崭新历史。

杭州西子湖畔的宪法宣誓堵墙

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

尽管首部宪法的起草倾注了毛泽东的心血,但当有人提议模仿“斯大林宪法”的称呼,把这部宪法命名为“毛泽东宪法”时,被毛泽东断然拒绝,并要求删掉宪法草案中颂扬自己的条文。

会议结束的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即正式公布,郑重地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全国各界共1.5亿多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讨论,并提出了110多万条修改或补充意见。

9月8日,在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还剩7天的时候,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对即将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的宪法草案作最后的审议。毛泽东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两项修改意见作了详细说明。

1954年9月15日1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泽东致开幕词,他挥着手势,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会议上,刘少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委托,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9月20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1197人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此,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有了一部代表自己利益的、体现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了纪念这一盛事,当年很多人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宪法”,一时之间,“李宪法”、“王宪法”遍及大江南北。

宪法精神照耀中华儿女的铿锵脚步

杭州刘庄是新中国宪法的起源地,我国现行宪法确立的许多重要制度和原则都来源于“五四宪法”,是对它的继承、坚持、完善和发展。首部宪法初稿在这里起草,让美丽的西湖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无疑将成为杭州又一个文化坐标。从此,这片湖光山色、鸟语花香的自然之美中,又多了一份法律文化的厚重。美丽的杭州也因此幸运地载入了中国宪法史。

“五四宪法”初稿有个“西湖稿”的雅号,它的起草过程可以说是“西子湖畔,夜以继日;鸿雁传书,京杭互动”。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毛泽东一行当年在杭州起草宪法的地方,被辟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如今的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领导干部开展宪法宣誓的重要场所,还是青少年第二课堂、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场所。

馆内详细地展出了毛澤东一行人当年在此地起草宪法的工作场景,展有当年毛泽东给中央和刘少奇、胡乔木等人关于宪法起草问题的电报、信件和书面指示,还有毛泽东当时在杭州工作、生活、调研时的照片及他使用过的衣物等。据当年在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的工作人员葛来亮回忆:“主席工作起来精力非常集中,思考、研究问题几乎到了忘我的地步。一进入状态后,都不知道休息、吃饭和睡觉。真累了,就起来舒舒腰、踢踢腿、伸伸胳膊、搓搓脸,或者到门口走走。几分钟后又回到办公桌前,继续办公。”

深入馆内细细品味,当年毛泽东伏案疾书的画面已然历历在目。观众通过参观陈列史料、观看宣传片、听取讲解等方式,可以实地了解宪法知识,学习宪法精神。解说员对于陈列馆中的文物故事如数家珍,“宪法不是束之高阁的资料内容,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老师与‘朋友,我们过来讲解就是要告诉游客什么是宪法、宪法规定了什么、宪法如何实施”。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3月17日上午,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仪式。铿锵的声音,庄严的气氛,这神圣的一刻,定格成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融注到亿万人民的心头。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分别进行T5次修改。通过修改,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回顾党史与国史,制定修改宪法的实践有经验、有教训,有前进,有徘徊。然而,在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五四宪法”都是绕不开的关键坐标,其中的法治精神一直传承和延续至今。在西湖边的刘庄,那座傍水而建的、毛泽东住过的一号楼,被许多人称作“主席楼”。

翻开宪法序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清晰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国家根本法上留下辉煌篇章。崇尚法治的今日,我们回顾“五四宪法”的点点滴滴,张望着杭州市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这栋老建筑,穿过历史的迷雾,思考宪法法治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不免感怀于时光流转在地理方位上的“定格”,无需做歧路张皇的徘徊,应该去披沥前行。杭州、西湖,这美丽的风景之中,见证乃至凝固了多少历史的瞬间,值得我们去汲取它透过自然与人文景观所释放的能量,值得我们在瞻仰与书写中再次上路、向远方进取。

七律《杭州》(刘晓/诗徐宜胜/书)

责任编辑 王碧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