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赛一
班里有个学生小泽多动、散漫,一挨批评就不进班。老师们看见小泽就头疼,费尽心思也没“笼络”住这个孩子的心。
一天,我发现小泽趴在角落玩小草,心想:坏事儿,这孩子又不进班了。情急之下我对他喊道:“小泽,来跟老师赛跑吧,看谁先跑到班级!”他抬起头,我第一次发现他眼里有了光亮。他背起书包,一路欢呼雀跃着,跑进了班级。这一天,他眼里的这抹光亮一直闪烁着,在课堂上表现也很积极。我发现,想走进这个孩子的心,得先进入他的小世界。而这样的发现,正是源于我“突发奇想”要和他“赛跑”。
从此,我在“突发奇想”的道路上刹不住车:桃花纷飞的时候,我领着学生在树下做探究实验;学生带小玩具成风,严重影响课堂秩序,我干脆让他们把家里的小玩意儿都带来,办一个跳蚤市场……这些“突发奇想”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了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也让我对它们的价值产生了一些思考。
教育需要一些“突发奇想”,为学生打造多元的发展平台。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其独特的认知特征、兴趣爱好、创造潜能等。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教育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不经意的一个“突发奇想”,也许就是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思维火花。所以,教师不仅要敢想,还要有实践精神,把“奇想”切实转化为“熟虑”,再将“熟虑”付诸“实干”,最后将“实干”升华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需要一些“突发奇想”,防止教师教学思维固化。缺乏创意的教学,想引导学生完成“领悟知识,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无疑是困难的。所以,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僵化的教学思维,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深化学生的理解,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学中的每一个“突发奇想”,正是打破思维僵化的着力点。“突发奇想”内容刺激着教师走出思维的舒适圈,不断学习,把新的知识、高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教育需要一些“突发奇想”,为教育创新增添活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创新不能仅仅着眼于操作层面,而应全方位地营造适合培养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课堂上面对“突发奇想”的问题和突发状况时,不能如临大敌,而应运用教育机智将其转变为新的知识增长点。这样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倒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促进教师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进行改进和革新。
诚然,采取一些突破常規的方法可能存在风险,但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的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教学中合理的“突发奇想”,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要求教师既要全面了解学生,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