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教师教育之我见

时间:2024-05-07

甘德建

做好新时代教师教育工作,事关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大计,事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新时代教师教育工作,要注重教师立德、立能、立行,把好方向,提升素养,塑魂育人。

立德为本,铸就“筑梦”之魂

***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教育要用正确的政治思想让教师明道信道、为教师立德立心,培育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要健全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引导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社会主义育人方向;用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武装教师头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教师尽职育人、尽心育人。

要加强教师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加入党组织,引导教师党员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典型引领作用,用组织中心学习凝聚共识,用组织理论认同坚定信念,用组织认知思想提升高度。

要强化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项要求为根本遵循,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讲大局、有情怀的思政课教师。坚持思政教育全过程渗透,形成全校教师“人人都是思政老师、人人都讲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师身上扎根发芽。

素养为核,提升“授业”之能

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强教必先强师。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授业能力,即教学能力。要围绕教师核心素养,全面开展培养培训、教研指导、交流融合和制度管理,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培养培训。以“国培”“省培”为引领,以“市培”“县培”“校培”为主线,形成五级培训联动机制。以“国培”为依托,认真遴选参培学员,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省培”“市培”為抓手,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创新灵活开展“县培”“校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项培训,补齐短板,促进提升。

教研指导。教研工作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在推进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导,把握教育教学研究方向。要注重纵向教研指导,市、县级教研员要深入基层听课评课,找准教师发展的瓶颈,精准开展指导,促进基层教师队伍能力提升;校内要开展青蓝工程,骨干教师、高级教师、优秀教师、中原名师要细心、耐心指导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交流融合。要加快推进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大力推进优秀城镇教师到乡村支教,打破校际壁垒,拓宽交流渠道,实施校内校外双交流措施。校内要打破学科壁垒,校外要打破校际、省际、国际壁垒,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技术,立足本地,多方交流,多层次交流,开阔眼界,汲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实用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升。

制度管理。建立新时代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历提高、教研教改、教学质量纳入考核体系,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产生竞争机制,推动广大教师“坐下来学习、静下来反思、沉下去研究”,推动教师由“应付型”转向“责任型”、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由“单一型”转向“综合型”、由“传统型”转向“创新型”,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

“四有”为标,打造“引路”之师

新时代的教师教育,应秉承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培育标准,培养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师资队伍。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坚定理想信念。实施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引导广大教师牢记教育初心,坚守理想信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立身立德,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魂育人。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关心广大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千方百计为教师解难题、办实事,使广大教师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尊严、经济上有保障,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大力宣传表彰教师楷模,用黄大年、李保国、陈俊武、张玉滚、李芳等一大批默默奉献、爱党爱国的先进教师群像,激励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潜心教育一线,精心教书育人。

涵养道德情操。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用思想引领、制度规范、纪律约束,建立联动监督机制,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注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引导广大教师保持健康生活情趣,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道德力量感召学生,用人格魅力浸润学生。建立联动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加大对违背师德师风行为的处理力度,坚守师德师风红线。

积累扎实知识。渊博的学识和过硬的内功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广大教师积累知识要专,以高深的专业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广大教师积累知识要广,以渊博的学识见识解答学生的困惑;广大教师积累知识要新,以前沿的科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碰撞。要建立学习制度,引导教师学习一点、记录一点、体会一点、研究一点、实践一点、反思一点、改进一点、提高一点。

常怀仁爱之心。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教师要把阳光般的师爱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情感,包容学生缺点,始终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要运用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和评价学生,把学生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面。教师要用爱心打开知识之门,用信任树立学生自尊,用尊重启迪学生心智,用真情、真心、真诚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者系漯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