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姬文广
课程承载着国家意志和教育理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常说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国民素养,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那么,在谈论课程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谈谈课程的本质和意蕴。
课程是一场“穿越”
有一句诗这样写道:“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借用这一句式,我们自问一下:“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小学校长,迎来了又一届入学新生,六年后,当你从这里毕业,我将还你一个怎样的少年?”“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中学教师,迎来了又一批入学的孩子,三年后,我将还你一个怎样的青年?”
这个“可爱的孩子”,这届“入学新生”,就是课程的“起点”。
我们“还给母亲”“交给世界”的那个“少年”“青年”,就是课程的阶段性“终点”。
从起点到终点,把一个“可爱的孩子”转化为“怎样的青年”的“道路”,就是“课程”。
从起点到终点,我们共同穿越这段生命旅程的过程,包括其中的意愿與使命,计划与方案,资源与策略,路径与行动,体验与反思和建构出的新经验,就是“课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就是一场“穿越”!
一所学校,以生命发展为目标,对学生三年或六年的“穿越”进行的整体谋划和操持,就是学校课程规划;一个教研组,以生命发展为目标,对学生一个学期的“穿越”进行的学科谋划和操持,就是学期课程纲要;一名教师,以生命发展为目标,对学生一个学习单元的“穿越”进行的谋划和操持,就是教学设计。
一个学生,他在学习了一个主题单元之后、一个学期之后、一个学段之后,生命表现出了哪些新变化,就是课程评价,这也是教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的“穿越”方式,不是乘车浏览,浮光掠影,而是安步当车,自得其乐。课程的实施方式,应该从“满堂灌”“抱着走”的虚假教学转向目标明确、精神愉悦的自主游、自助游。
课程的“穿越”应该是:遭遇了一场雨,便触发了内心世界的风云际会,进而把思维引入一个深邃的精神境界——“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还应该是:遭遇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触发了内心世界的风云际会,上升至一个广袤高远的精神境界——“便引诗情到碧霄”。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有怎样的“道路”,有怎样的“穿越”,是必须去向往、去探索、去谋划的!
课程是一段“英雄的旅程”
对于这场“穿越”,更为经典的表达,是一段“英雄的旅程”。这段“英雄的旅程”契合了经典童话的文本结构,可以更好地揭示课程的本质。
这段旅程源于一场遭遇。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中,主人公遭遇了一个使命(这就好比课程中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在使命面前,依靠现有的力量,无法完成这一使命(这便是产生了学习的认知冲突)。因此,需要在黑暗中去经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就好比是开展的学习活动),并在帮助者(类比:教师、同伴,新知识、新技能,新资源、脚手架)的帮助下,经历淬火与重生,战胜一个个困难(好比获得的认知体验与增长),发生能力和品质上的增值,最终完成了使命(达成课程目标),成为新的自我(获得生命体验和经验建构)。
这段“英雄的旅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在有挑战性的任务驱动下,学习者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包括调动原有认知,学习掌握并运用新知识等,进而完成任务,实现新的自我建构。
显然,这个过程,既是知识与技能的,又是过程与方法的,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变化,是经验、思维、认知、情感的深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英雄的旅程”才是真正的课程,“英雄的旅程”才是“深度学习”!
一个学习主题的“英雄的旅程”,即“单元教学”;一个学期的“英雄的旅程”,即学期课程;一个学段的“英雄的旅程”,即学段课程。
课程是种子在岁月里的生发
如果把学生比作种子,那么学校给种子提供怎样的土壤、气候和耕耘,以及如何与种子共生共荣,就是课程。
种子的萌芽、开花、结果和经受烈日寒霜、风吹雨打,都是种子的生命旅程中必须自身去经历的,只有这种经历中的体验,才能引发种子自身生命状态的裂变和拔节。正如能力、品质、价值观这些被称为素养的珍贵的生命礼物,必须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从而引发思维的新建构和经验的新增值才能够获得。这在本质上是一个课程理念的问题,也是课程目标的应有之义。
农夫的事情不是去揠苗助长,而是“不误农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最大可能地帮助种子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生长和自我的价值。正如教师的任务不是去直接告知结论,不是去省略学生的动手操作、减免学生的探险和困难、截断学生的认识冲突和重构,而是创设真情境、大任务,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究欲,增强学习活动的鲜活性和深邃性,深化思辨性和体验性,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实现自身能力和品质的提升。这在本质上是个课程实施的问题。
种子的生长需要从广袤的大地中汲取自身需要的养分,正如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从人类创造的渊博文明中汲取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最适宜的素材。这在本质上是个课程资源或课程内容的问题。
种子应时而变的生长和结果、收获以及其存在价值的实现,就是课程的评价问题。教师依据课程目标,找寻和选择课程资源,立足核心概念和知识结构,基于真情境、大任务而设计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地进入情境,进入学习活动的现场和深处,这是个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种子从萌芽到开花结果的生命旅程,一如孩子在学校教育中从懵懂到成长的过程,这种自主体验、自我建构、自我的新陈代谢、自我的认知重构、自我革新的迭代和自我经验的增值,就是课程的本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是种子在岁月里的生发。
课程即“人”
课程是什么,魏智渊老师曾做出过系统回答: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名词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教什么”,侧重于陈述性知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动词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侧重于程序性知识;而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人的时候,课程就是通过这条路走到道路那一端的那个人,他就是我们思考的这个课程,这时我们讨论的是“应该建构怎样的经验”,侧重于策略性知识以及自我认知。当我们讨论课程时,经常在这些概念之间来回穿梭。
课程可以是个名词,也可以是个动词,但课程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什么是课程,要从“一个真正的人是怎样形成的”这一命题出发去理解。
人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关键是动力,即潜意识里不断推动一个人朝着某个方向前进的力量。对于一个真正的人来说,这种力量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
苏霍姆林斯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就感”。在精神生活和智力活动中,当一个人经历了认知冲突的痛苦与黑暗,终于战胜困难完成使命的时候,就获得了一种无可比拟的“成就感”,他会感到,“我是现象和事实的驾驭者,在我手里知识变成了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我是有力量的、有用的、有价值的”,于是,“尊严”和“自我价值感”自然生发出来。这就是由成就感引发的、比任何东西都更有力量的能量。
这种动力是在精神生活中、智力活动中以及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的,这种动力使人产生对劳动、学习、生活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又促使他不断地产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就的勇气。
這种成就感的获得和童话结构揭示的“英雄的旅程”,都契合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高级需求,即“尊严”和“自我实现”。一旦“尊严”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实现,生命就会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
课程即人,就是要促进、引发人获得成就感并不断成长的过程,要关注一个个鲜活的人,关注这个生命最大可能的丰富与卓越,而那些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都将是作为这个生命获得成长的必要道路而存在、出现的。这种认知,才是教师的根本性知识,更是教师教育者的核心专业素养!
课程即人,课程是人的一场穿越,是穿越的人。在这场生命的穿越中,有学科知识,有教育知识,有社会文化知识,有认知冲突,有思维突破,有情感碰撞,这些都是生命历程的共同体,是生命与之交集的故事场、启迪场,是穿行其中的探索与发现,这一切都是活的。
课程的本质,是对“一个真正的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根本问题的创造性回答。我们希望,因为我们的创造性回答,学生在“黑暗中有了光”:一个单元,点亮一点星火;一个学期,点亮一个火把;一个学段,点亮一条生命的隧道。把多年学校教育的火把连接起来,照亮他人一生的道路,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课程的意蕴。
(作者系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