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连职业院校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与研究

时间:2024-05-07

王琪

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载体,因此,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统筹优化资源,提升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近年来,大连市政府在统筹调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大连市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及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适度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集中资金建立合作共赢的共享型实训基地,面向职业教育、劳动力培养、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之成为高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桥梁、社会教育与服务的窗口、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结合的教育平台。

一、建设成果

(一)集中管理,优化资源

大连市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优势在于资源优化、集中管理,也就是区域内职业院校将所有教学资源融合为一体,成立“多元化融专业群”实训基地。如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创业实训基地,基地在深入创业产品服务的基础上,突出传统单一的实训模式,将原独立的实训室进行功能上的整合与优化,并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建立实训基地管理系统,创建开放型、创新型、实践型相结合的“专业群”实训基地。该基地下设Maple物流实训中心、珠宝鉴定实训中心、奥沙数码实训中心、零度影视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等不同功能的实训中心,统筹安排院内实训项目,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避免重复投资,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二)建立校企融合管理机制

大连市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制度,实训基地由专门指导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制订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行岗位工作责任制,实施资源统筹管理机制。如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奥沙数码”实训中心,面向社会开放,并承揽各项视频制作、广告宣传与策划等服务项目;“零度影视”实训中心与珠宝协会合作,承揽珠宝协会会员单位珠宝产品宣传海报拍摄、工艺广告拍摄等项目培训,截至目前,实训中心已培训40多家会员单位,不仅增加了实训中心的收入,同时,也增加了实训中心的社会服务效益。

(三)创建示范基地新路径

大连市职业院校在校内外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结合本学院特色专业与企业制订实训项目研发,如今,已初步形成规范的实训教材体系,完善了各专业实训教学大纲、考核方案、检验与评估标准。如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的“珠宝鉴定中心”已被行业列为珠宝鉴定考试培训点,目前,该实训基地面向省内外开放,定期举办珠宝协会的大型专题研讨会,充分实现校企联合、资源共享,成为省内外创新模式的教学实训基地。

(四)共建校企共享基地

大连市多家职业院校秉承校企融合理念,明确“校中厂”實训改革方向,精选适宜的合作企业,确立“校中厂”运行模式,发挥合作辐射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如大连职业院校先后与智慧谷产业园共同建设“校中厂”实训基地,由智慧谷产业园为学院提供实训场地,安排学生到产业园实践,指导教师带队深入一线指导实训教学,这样不仅提升实训教学质量,也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场所。笔者认为,职业院校有义务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只有校企双方加强合作共建,才能有效补充校内实训基地不足,加快区域人才的培养。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规模不大

从独立性角度看,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相对独立且场地较小。如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珠宝鉴定实训中心,实训室建筑面积每间为15-20平方米,共配备2台电脑、4台珠宝鉴定机器、8个展柜,而珠宝设计专业实训学生共35人,以目前情况,该中心每次只能提供15人实习,虽然实训中心还对外承揽珠宝培训项目,但实训场地每次最多只能容纳20人,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培训。

(二)软硬件不配套

大连市职业院校的硬件建设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在实际教学和培训中的适应性较差,如“会计专业岗位实训中心”花费大量资金用于购置软件,但该软件却对使用人数和次数有技术限制。另外,实训体系缺乏实践性教材,仍未摆脱传统的理论讲授,且对学生技能检验尚未形成独立考核标准。

(三)共享效果有待提高

从实训基地对内开放的程度来看,除了课程表上规定的课时,其余时间实训中心处于闲置状态。如基础会计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之一,虽然共享型实训基地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没有设立专业的监管部门和高效的服务团队,因此,在服务与交流时,诸多项目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实训师资培训、实训项目设计与开发、大型重点课题的协作和互派互兼工作等方面,尚未体现“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实行准市场化运作” 的共享型特色。

(四)师资缺乏经验

大连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层次差异大,还有教师认识不到实践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的不愿意去企业实地学习,这样就出现实训基地教师数量不足,业务能力弱的情况。实训师资的“短腿”,严重影响基地共享型模式的运作,导致基地找企业要资源,而企业则要求基地提供服务的尴尬局面。

三、改革策略

(一)校企共建产业模式

实训基地建设与共享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根本。职业院校应坚持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将开展实际业务作为根本,利用行业协会或组建职教集团,积极寻求对外合作项目,把培训项目做大做强,从而形成产业化。如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实训的做法就值得借鉴,他们把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中,成立校企合作基地,学院将学生实训与企业项目相融合,形成产业链,这样不仅解决了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还促使师生的技能提高,形成校企互惠互利、共求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开发配套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是反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职业院校应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或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开发应用性强的实训项目,邀请周边职院教师共同参加实训教材的编写,进行课题研究,甚至可以进行跨学科跨行业合作,与国际化培训模式接轨,引进国外实训项目,开展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从而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明确基地建设导向性

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资源合理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职业院校不再盲目追求高端精良设备,聘请优秀专家学者及行业高技能人才,准确把握专业技术发展,做到适当超前并留有发展空间。另外,学院在选择建设项目上突显专业特点,将实训项目与区域人才发展相结合,集中力量建设优势实训项目,适度扩大实训场地开发与建设,如适度拓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中心,增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效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要注重“双师型”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应根据实训教学需要核定人数,规定实训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打破传统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差异化界定,吸纳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加入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分批轮流到企业中实践锻炼,助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责编 周继平)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