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育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7

张庆生

人文素质是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培育中职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是中职教育以人为本、立德樹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开展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策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以周口市中职教育为例,对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以下方向和策略。

一、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课题组通过发放学生问卷、教师网上访谈、实地调查等形式,从中发现并梳理出了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1.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边缘化、随意化

受访学校多数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的现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缺乏组织机构、研究力量和经费投入。对人文素质教育没有目标化设计、具体化要求、专题化研究和制度化管理。人文素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处于松散随意状态。

2.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碎片化、单一化

人文素质课程开发不够,内容不足。在调查的学校中,除了国家规定开设的德育、语文等中职课程和国家、省市开展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和素质竞赛外,几乎没有自己的原创课程和内容。“文明风采”竞赛和素质竞赛学生参与率低,仅占学生总数的1/10,获奖人数少,层次低,效果不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课程化、教材化、精致化、系统化,结合专业设计的人文特色性课程少,适应学生口味的课程菜单配餐更少。

3.人文素质教育方式简单化、形式化

调查的15所学校中,教师对德育、语文等课程教法研究不够,缺乏创新,教学习惯满足于照本宣科,学生学习没兴趣,没激情,课堂效率低,降低了这些人文课程的功能作用。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硬说教,简单灌输,弱化了这些重要的人文素质资源的育人效果。

二、改进和加强中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和策略

1. 提高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行动的力度取决于认识的高度。我们要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凝心聚力,共同发力,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斯坦福大学创始人利兰·斯坦福说过:“受过技术教育的青年未必是成功的实业家,为了人生的成功必须发展和培养创造力。一个人如果不会创造,他也就不会建设。我认为,人文科学对提高人的心智和实业能力特别重要。”因此,笔者认为,校长、任课教师应深刻认识中职教育既要抓好职业技能教育,让学生学会生存,还要重视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作人。要让全体师生理解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融通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增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可以通过企业家现场互动、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让学生感悟人文素质对净化心灵、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扩展发展空间,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和意义,清楚地知道决定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往往是团队合作、职业沟通、自我管理等能力,进而增强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

2.校校连锁,优化资源,打造精神营养超市

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在用好国家规定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发展、学校实际和学生成才的需要,搞好知识链接,创新课程超市,实行营养配送。

学校可以专门开发核心价值观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深厚、精华富集、营养充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突出 “三个贴近”( ),编写集观点解读、名言故事、学思领悟于一体,理实结合、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为中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学校还可以简编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蕴藏着高尚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沉淀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和不朽的灵魂。选择经典性、时代性、适宜性的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性吸收、创造性转化是现实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传统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使我们编写传统文化读本更具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可以君子文化、和文化、孝文化和礼仪文化为内容编写传统文化读本。君子文化、和文化、孝文化和礼仪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好营养和正能量。首先,君子是中华民族世代推崇的人格,君子文化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弘扬传承君子文化,用君子的情怀和格局提升人生境界,可以培养具有高尚人格与健全心智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其次,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文化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独特性。弘扬传承和文化,学生就会形成和的气度与内质。再次,孝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孝文化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式。将传统孝文化转换升级,使孝的内涵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郁的时代感,以此作为学生修养的内容,内化学生的品格,既弘扬传承了孝文化,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礼仪是通往教养的必然路径。礼仪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思想精神和道德精髓,对学生修身养性、齐家交友、经世致用具有永恒魅力。科学阐释传统礼仪文化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公民礼仪、职业礼仪进入教材,能够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职业素养。也可以中华诗词选粹为内容编写传统文化读本。中华诗词是中华美德的艺术体现,是中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精选一批诸如体现爱国情怀、社会责任、自然意趣和实践创新等思想意蕴和智慧光芒穿越时空的诗词,供中职学生课外学习,既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培养性灵、锤炼气质,又能丰富人文知识,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还可以书法练习与鉴赏为内容,编写传统文化教材。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教育是技能的传承,文化的修炼,更是精神的陶冶。编选集书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名作欣赏、名人典故于一体的书法练习与鉴赏校本教材,展现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积淀、书法大家勤奋刻苦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实现书法教育与德育、素质教育的对接,能够达到书法立志,翰墨树人,以学修身,全面发展的功效。

3.求真务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课堂是中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课程的立德育人作用。

一是要立足主阵地,扎实深入开展德育、语文等国家统一规定的人文学科教育。首先,改革创新语文教学,彰显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承担着滋养心灵、浸润生命和塑造人格的使命,要深刻理解语文学科的真正价值,站在社会和时代的高度,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发展,既要注重语言能力培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又要注重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健康人格的培养,使文本解读与语言训练深度融合,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其次,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学,突出德育功能和实效。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从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探究点出发;坚持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精心设计具有生活化、具体化、启智化等特点的导学方案,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好奇心,点燃思维“火花”,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敏捷性,注重學习过程的开放性、生动性、生成性,让研究性、创新性、个性化、互动化学习成为常态,提高德育教学的创新力和吸引力。

二是突出实效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坚持问题导向,课前对学生的思想要把脉问诊,上课多用启发式、讨论式方法讲透概念,讲活理论。要多用典型的、鲜活的例子说明大问题大道理。如:播放邓稼先爱国事迹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在收获感动的同时,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成才大志和实现中国梦的理想。改革学生干部选举制度,学生班长和学生会主席实行竞选制,充分发扬民主,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和过程中行使民主权利,体会并加深对民主含义的理解。通过寻找最美教师活动,弘扬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让学生深受感染和教育,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真正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做细、落实,使其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动力。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讲道理,力求润物细无声地教育效果。突出本土性,多用生活化、现实性的事例教育感化学生。如:把传统文化与乡贤文化中的家风、家教和当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事迹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真实、亲切、鲜活、生动,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坚持台上讲座和台下交流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通过一些实践载体,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