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陈海涛
[摘 要] 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与持续不断的文化思潮相随的,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文化思潮是应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同时为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社会的语境下,现代化与全球化是我们探讨文化转型问题无法绕开的两个核心范畴。文章将在实践操作层面,进一步具体阐述实现中国文化价值观创建的方式方法,从古今融合、中外互补、求同存异三个方面入手对新时代文化价值观创建的路径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新时代;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古今融合
从 19 世纪末至今,中国处于文化变革、转型时期,各方文化理念、文化立场、文化观点纷纷出场,对现代文化的历史开展了探讨。这些不同的文化理念、文化立场和文化观点,尽管旨趣不同、各有偏重,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核心问题,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问题,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何融合的问题。
文化上的古今融合是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融通,和合与共。这里的“传统”既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西方的传统文化。这里的“现代”特指中国当下的文化实践活动及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文化的融合、融通,和合与共是指不同文化形态、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在同一时空维度下的相互交汇、融通、和谐发展。古今融合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必然趋势。
所谓古今融合,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辉煌灿烂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是指西方近现代文化与我国现当代文化的融会贯通。这不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创新,更是对各国优秀文化资源的合理借鉴。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存方式的融合,文化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源于生活,后人的生活方式受前人的生活方式所影响。生活方式的古今融合,已经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在服饰方面,大多数人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接受新的服饰文化;在饮食方面,许多傳统的饮食习惯仍在延续,同时,现代的新食材、新工艺、新配方等饮食因素也正在不断融入人们的饮食文化之中。
第二,思维方式的融合,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文化现象和文化样态。鉴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许多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存在。现代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冲击了传统农业社会的许多思维方式,包括时间、家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思维方式的融合是古今文化融合的题中之意。
第三,价值观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价值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思想的转化上。具体来说,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全面过渡;在伦理领域,核心价值从个人伦理价值观转变为生态伦理价值观;在主体上,从以家族为主体的价值观转变为以个人为主体的价值观。
人们通常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历史,是曾经存在但现已逝去的文化。传统文化不是静止的、固态的历史,而是动态的、鲜活的现实,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中沿袭的习惯和习俗、信念和信仰、价值体系等。传统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和文化实践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文化上的古今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哪些“古文化”是有益的,是我们所需要的,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的?哪些“古文化”是无益甚至有害的,是需要我们批判和扬弃的?哪些“古文化”可以古今融合,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合?哪些是不能融合的,为什么不能融合?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不仅涉及人们对古今文化的价值评价,还涉及人们对未来文化发展愿景的诉求。
二、中外互补
外来文化的进入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文化生存条件和文化评价体系,还打破了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一体自足状态。许多人将眼界放开,试图在外来文化资源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和途径。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很多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许多人陷入了两难境地,如何平衡、选择,成为中国文化演进的重大课题。
中外互补是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文化是有历史性的,是具体的,产生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地理位置对这个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导致的。中外文化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所决定的。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局限性。异质性文化的交流、交融,是推动不同民族文化走向繁荣的有效途径。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一个复杂且可持续的过程。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外文化互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社会结构的互补性
社会组织结构是一种通过经济、政治等其他活动互相依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对那时的中国社会而言,皇权优先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维系封建组织的稳定性是统治阶级的首要目标,因此形成了高度集权、层层隶属的超稳定社会组织结构。在这个社会结构中,不同地区、部门之间相对封闭,个人的自主权被极大地限制,整个社会缺乏发展动力和活力。而在西方现代社会中,商品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商品经济体制来说,经济的发展和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最大利益永远是社会各个阶层、组织、个体的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人与人的交流和联系日益丰富,更为灵活、发散、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应运而生,个人的自由、权利得到极大的释放。中外互补在社会结构上是要加强自身的优势,将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性、整体性与个人权利相结合。
(二)制度层面的优势互补
通常来说,人治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普遍状态。对于“君权神授”的宗法专制,法律实际上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权服务的。在古代,若皇帝贤明,则这个国家有希望;若一方百姓的“父母官”贤明,则这个地区有希望。与人治社会不同,法治社会体现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意志和意愿。制度文化上的中外互补,就是将人治与法治结合起来,以法治为基础和核心,同时注重汲取人治的积极因素。
(三)价值优势的互补关系
价值诉求与标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中国社会中,义重于利是一种基本价值观。这与自然经济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生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义重于利的价值观更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整体团结。
一直以来,我们对文化的态度和观点往往是不一致、不协调的。在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和制约性方面,马克思有过精辟的论述。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所理解的历史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创造的。这里,马克思敏锐地指出了社会历史条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一针见血地批判了那种脱离社会现实的做法。
三、求同存异
对于不同文化的交往、挑战与冲突,求同存异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方法。在全球化时代,理解文化上的求同存异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求同存异的前提是愿意承认有差异。“存异”是承认不同文化中存在普遍差异,之后才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共存、共生和共同发展。在个人层面,人与人之间因为成长背景、教育环境、经历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文化立场、文化观点上总会有差异,总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样态和文化价值观念。在群体层面,通过长时间的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源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是有差异,有差异才能体现出文化中带有的独特性与民族性,才会有比较、有互补,才能有向前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其次,求同存异的基础是尊重这些差异。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曾經相互封闭、独立发展的民族文化开始有了交流,当然其中的冲突也越发明显。在不同文化相互冲突的过程中,尊重差异是化解文化冲突的前提。对差异的尊重在不同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必不可少,我们必须从文化偏见、自我倾向中尊重身份差异。唯有互相尊重,才能更好地沟通,促进共识,从而共同发展。
再次,相互交流是求同存异的主要途径,也是化解文化冲突的重要途径。文化的冲突到融合需要一个不断交流的过程。在传统社会,囿于科技水平、交通工具、交往途径、交流方式的限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现代社会,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和交流手段,使不同文化的交流更加便捷,不同文化的交流广度逐渐扩大,交流深度也更加深入。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交流是获得友好关系的重要手段,因为只有通过平等的对话和互动沟通,分歧和误解才可以被化解,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的发展。
最后,我们追求的是和而不同。“和”是不同文化间相互尊重、交流和互相促进的理想状态。“不同”是“保留民族特性和文化独立性”及“维护”不同文化能力的表现。对于文化价值观创建的过程,我们要超越简单、偏激的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既要警惕一味“求同”,又要防止一味“求异”。在文化价值观创建的过程中,坚持“求同存异”的文化发展理念,实质上是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为前提,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为手段,最终实现和而不同、共存共赢的目标。
总之,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群体层面来看,不同主体之间在文化样态、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发展理念上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文化主体和价值主体——人的差异性。在文化上,人的差异性表现为千差万别的文化多样性;在价值观念层面,人的差异性表现为相互区别和联系的价值多元化。同时,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从文化的客观发展规律来看,文化的发展方向一定是那些能够满足人的现实需要、体现人的意志意愿、表达人的价值追求的先进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上存异求同的过程,就是承认和尊重人的“异”,在发展方向上体现和追求先进文化的“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德顺.面对全球化的我国文化价值观定位[J].党政干部学刊,2014(3):4-6。
[2]李鹏程.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J].求是学刊,2002(5):39-44。
[3]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8(2):1-8.
[4]马天俊.哲学的文化性与文化的哲学性[J].求是学刊,2009,36(6):12-20.
[6]阎孟伟.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深层根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7-10.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文化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XJYB02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