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寓言故事类文言文的创意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4-05-07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寓言故事类文言文可以启发教师如何教学生游弋、徜徉于“字理”“文理”“哲理”的语言文字中。文章以语文要素和学情差异为教学起点,以透彻的文本解读做基石,分享了几点寓言故事类文言文的创意阅读教学策略,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

[关键词] 寓言故事;文言文;创意阅读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是语文要素。笔者细读两篇寓言故事类文言文的语文要素后发现,《守株待兔》侧重于读文、明意,《自相矛盾》侧重于品味、知理,二者正体现了语文要素的重要性。因学段、学情和阅读指向的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在这一系列的不同之中,却有一个相同点——汉字的理趣,这也是上述两篇寓言故事类文言文的解读起点。汉字的理趣不仅藏在现代白话文之中,还藏在古代文言文之中,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传承。可见,汉字文化的精髓可以成为“古文今读”的抓手与目标指向,教师应将这一理解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一、读文明意,关注故事本身的“字理”

“字理”更侧重于关注汉字本身作为文化符号的定义,这也是文化传承的命脉。读懂《守株待兔》的“拦路虎”在“耕”和“耒”二字,巧合的是二者正好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于是教学时可前后关联,让学生在字理的层面了解“耕者”的身份与劳动形式,为理解下文“不劳作”这一与身份矛盾的现象做铺垫。“耕者释其耒”无异于“书生弃其笔”,是不可行的。整个教学环节都应对课文进行结构重组,为“而身为宋国笑”寻找“原因”。开篇貌似只解决了“耕”和“耒”两个生字,实则这也是“而身为宋国笑”的第一个原因——身份认同的缺失。所以,故事中的字理并不是随便某一个字,而是对故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核心字眼。

《自相矛盾》的开篇聚焦在了“鬻”字上,同样以字形与字义相连,让学生想象出“卖”的意义。一个“鬻”字既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又交代清楚了人物的身份,为下文的情境做了铺垫。只有通过透彻的解读,关键字才会从课文中浮现而出。

二、转换视角,关注阅读经验的“文理”

(一)转换身份视角,走进文本,让人物“说话”

《守株待兔》的故事发生在一块田地旁,教师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带领学生朗读“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让学生有代入感:这份美餐实在是意外惊喜。这一切的心理感受虽然并没有在课堂上表现出来,但是通过笔者在课堂上的观察,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表情都是激动的,仿佛亲临现场,真正看到了“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的画面一般。这样一来,抓住让学生可观、可感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故事中,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自相矛盾》一文中,笔者选择的点落在“誉”这个字上,围绕“誉”有两句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笔者将“誉”的教学分为两层:第一层结合上下文,让学生初步理解“誉”就是“夸赞”;第二层,结合字理,让学生知道“(将某物)用自己信奉的语言,像高举双手般,高高托起”,就是用语言去夸赞。因而第二层的落脚点在“高举”这个词的字理上。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把夸赞之情读出来,课堂上随即出现了学习的高潮。

笔者对两篇课文的教学,都让学生走进课文,与文中的“耕者”一起看到了“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与战国的“鬻盾与矛者”一起高声赞誉。笔者对两个教学点的选择是不同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动态的、可观性强的画面,一个“走”能将其引进文本;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则上升到了有感而发的程度,他们内心中对应的是诸多现代白话文的理解。但是,为什么笔者此时没有让学生用白话去表述呢?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此时学生已经走进了战国的集市,用当时的语言进行交流岂不是更加身临其境?除了教学点选择的差异,任务驱动链也不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观“走”之形,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感“誉”之境,一个用直观的字理表述,另一个字理只是一个巧妙的层次过渡语。

(二)转换语言视角,走出文本,听内心“说话”

转换语言视角,是让学生在立足于文本语言的前提下,抽离自身的环境进行话语表达。《守株待兔》的语言视角关注了“冀”这个字。笔者与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师:兔子为什么不会再次被等到?

生:因为这是偶然事件。

师:农夫把这件事当成了偶然事件吗?

生:没有,农夫把它当成经常会发生的事情。

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兔子不会再来呢?

生:因为兔子变聪明了。

“耕者”荒诞在哪?荒诞在其所“冀”,寄希望于偶然和侥幸,乃至于“释其耒而守株”,以“耒”为谋生的工具,结果却“释其耒”,将生活的来源由“耕”换成了“冀”,也就是由劳作换成了幻想。这时,学生明白了,这种希望“天上掉馅饼”,空想着不付出就有收获的人,终将一无所获。故事虽浅显,但其中的蕴意却令人回味无穷。

《自相矛盾》的语言视角关注了“其人弗能应也”。这一句话让学生看到了“鬻盾与矛者”的窘迫和尴尬,也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文章的巧妙在于并未对“自相矛盾”做一个拔高解释,仅仅以“其人弗能应也”做结束,这也是韩非子的两篇寓言故事类文言文的相似之处,究竟说了什么道理,要读者自己去揣摩。《自相矛盾》的选文匠心就在于这句以“夫”开头的感叹:“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感慨。

三、拓展思维,关注文本思辨的“哲理”

言简意赅的寓言故事类文言文常常潜藏着“广大而尽精”的哲思。著名作家严文井说过,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两篇寓言故事类文言文都将人世的道理放在了百字以内去诉说。学生在此间看到了学习观,成人在此间看到了生活观,老人在此间看到了人生观……人间百味,区区百字告诉了我们“不劳而获”的错误价值取向,告诉了我们“言而有度,方不至于难以自圆其说”的分寸维度。《守株待兔》的课堂教学以笔者的“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和事吗?举例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提问做结尾,这样的任务驱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在《自相矛盾》的课堂教学结尾,笔者以吟诵全文做结束,因为举例往往很难有切合的,但通过整整一节课时间的品味,学生的所感已经难以自抑了,最好的方式就是畅快地诵读,让他们在吟诵中回味和感悟。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笔者以两篇韩非子的思辨式寓言故事类文言文为例,进行分学段教学,以语文要素和学情差异为教学起点,以透彻的文本解读做基石,读文明意,教学生感受课文的蕴意。笔者对核心词句进行揣摩,以“角色视角”和“语言视角”的转换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纵览全篇,拓展思维,获得思辨哲理,以“今言”品“古味”,续文脉,拓思辨。语文在根本上是一种学习语言和运用語言的科目,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并让学生在具有“字理”“文理”“哲理”的语言文字中游弋、徜徉。

[作者简介]王爱勤(1976—    ),女,江苏江宁人,南京市东山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