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

时间:2024-05-07

陈丽

[摘 要] 长期的语文习作教学使笔者感受到面广量大的农村小学生作文依然不容乐观。学生怕作文,教师怕上习作指导课,这种现象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农村小学生的作文仍旧是个薄弱环节。在困惑与思索中,如果做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不一定在课堂上,语文的知识不一定在书本中,语文学习还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搞研究”的要求,那么在生活中要指导学生搜集素材,这样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关键词]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训练方法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而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学生来说却是那么的平常。笔者试图结合现有习作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并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找出一些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

一、与季节同步进行作文教学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担当着引导学生灵魂的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在作文课前一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前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去观察千变万化的事物。如,春天到了,蒙蒙细雨,万物苏醒,可利用春游活动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万物复苏的田野和校园;夏天到了,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在炎热的夏日里摘取、品尝着甜美的果实;金秋时节,田野里一派欢腾与忙碌,组织学生为家庭添把力,在帮助父母抢丰收的同时感受农民伯伯收割的辛劳和收获的快乐场景,使他们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学生置身于银装素裹的世界,在享受堆雪人快乐的同时要求学生及时将心中的所思所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其实,开始观察时总免不掉“胡想、胡说、胡干”,但是在干的过程中就会发生观察活动的事实,然后再引导他们来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的加工步骤,把不对的调整一下,方法不好的换个方法再试一试,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只能从实践中得来。通过长期的积累写成一篇篇日记。因此,在习作课上学生尽力在众多素材中筛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镜头,完成拟稿、修改、誊写。这样,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就不会再空洞无物了。

二、与各科教学同步进行作文教学

跨学科的学习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再加上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本身就有综合的优势,所以以语文学习为切入点,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小学,教师往往兼教数科,兼教体育与健康课时,为了让学生写好一次活动习作,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拔河比赛来进行习作指导;兼教美术课时,组织学生在画中写,写中画,通过对傍晚天空的观察和绘画指导习作;兼教品德与社会课时,通过收废品帮助孤寡老人、帮助班内贫困学生的活动来指导习作;兼教科学课时,通过无数次实验指导、写实验的过程和体验,以及观察所得指导习作……《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丰富多彩的各科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积累素材,丰富活动体验,激发写作动机,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用自己稚嫩的笔法去描绘这个绚丽多姿的世界。

三、与节日活动同步进行作文教学

文学大师巴金先生说:“写作就是无技巧地再现生活。”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指导他们把所看所感及时写下来,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才能产生用自己的笔去赞美生活的强烈欲望。在每年的每一个节日到来时,都要安排不同的活动,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孩子们对节日的祝贺。例如,在“三八”节到来时可安排这样的活动:以“我为妈妈送祝福”为主题,用帮助妈妈承担一天的家务事(力所能及的)来体验妈妈的辛劳,再用自己的双手自制一张贺卡,画一幅作品或是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妈妈的感情,然后写写你做家务的感受和发生在你与妈妈之间的事情。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加了母子(女)之间的情感,而且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为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所以,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真情。

四、与当地古迹同步进行作文教学

每个地方都有丰富而又独特的地方资源。通过组织学生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古迹,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我们的校园地处红色旅游基地抗日山和班庄镇的夹谷山脚下,学校专门根据地方特色编制了《夹谷风情》的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在一次学校举办的登山比赛活动中,一位学生在“孔子会齐侯处”参观时就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今天我再次登上了夹谷山的山顶。夹谷山山谷深邃,树木葱茏,风吹石洞,嘤嘤作鸟鸣声,在荒草乱石中遗留着春秋末期齐鲁两国会盟时的旧址,残砖断瓦俯拾皆是,几千年时间的痕迹,使我感受到了它浓浓的文化氛围。我从未想过历史会离我们这么近,当年孔子的音容笑貌仿佛在我眼前浮现……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生命。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无话可写、难以下笔、背离生活、凭空编造的问题。

五、与图书馆同步进行作文教学

有人说:“阅读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大量的阅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正确语感,好的作品还将对学生的人生、思想和写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著名语言教育学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从他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有百分之三十是得自课内,百分之七十得自课外”。可见课外学习的途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来源。大量的阅读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容量,更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利用自习课时间,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内阅读中外书籍,摘抄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词、成语格言等来积累写作材料,写好读书笔记并在班内定期交流,相互学习;开展课外知识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这样,作者的语言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

六、与时代同步进行作文教学

现阶段整个教材普遍带有城市化倾向,这必然要求农村孩子的作文跟上时代的步伐。农村孩子的现状: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家长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误区,不允许孩子看电视,与课本没有关系的书籍非但不允许阅读更不会主动去购买。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教师都会有很多的体会。这些客观事实,成了阻碍学生作文题材丰富性、多样性的最大障碍。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莫过于看电视,电视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在习作教学中,笔者通过家长会和主题班会中指导和讨论关注电视视点的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使得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脱离认识和生活实际,写出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学生用富有个性的双眼去观察,用富有个性的耳朵去聆听,用富有个性的大脑去思考,用富有个性的心灵去感受,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最终形成富有个性的习作。

责任编辑 敖小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