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4-05-07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科学而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就应当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物理环境的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以及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并围绕这三个方面不断探索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中职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共同体成员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1] 简言之,学习是一种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改革确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且以小组总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互助性学习。”[2] 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学习”。

中职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课堂参与意识不强,思想易游离课堂之外。但是,中职生有朝气、兴趣广、好热闹,渴望得到认可,集体荣誉感强。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促进他们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学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物理环境的创设

(一)组建课堂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组建课堂学习小组,关键是人员的选择与构成。一个好的团队并不是说每一个成员各方面能力都特别棒,而是各成员都能够很好地吸取团队其他成员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或者通过榜样示范引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性别、认知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情况组建学习小组,一般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二)构建“马蹄组合型”课堂空间形态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变传统的“秧田型”为“马蹄组合型”,即将原本纵横排列的课堂分布改为以讲台为首的马蹄形反“U”字分布。这样的课堂空间形态,便于学生讨论、交流,也便于教师巡视、辅导。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

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通常由五个环节组成:①设置讨论问题。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置讨论问题。每个小组既可以围绕同一问题展开合作讨论,也可以讨论不同的问题。教师可以点拨思考的角度、方向,也可以教给学生具体的操作路径,确保讨论指向明确、有的放矢。②个人独立思考。每个小组领到任务后,小组成员应先独立思考,形成解决方法。因为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有差异性,学生也只有在独立思考中才能学会思考。③小组合作讨论。小组成员根据独立思考形成的解决方法,在小组内先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相互讨论,整合小组中每个人的意见,最终形成小组意见,然后推举一人代表发言。④交流讨论结果。每个学习小组由主发言交流,教师适时启发、点拨、追问,小组其余成员补充发言,师生共同解决问题。⑤小组多元评价。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将每个小组的成绩计入小组课堂合作学习评价表,以促进各小组之间相互比较,展开竞争。[3] (见图1)

三、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一)教师是学习内容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开展合作学习,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寻找突破口,抓住关键处。

以《中职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舞台大社会”为例,这是一个戏剧文学单元。《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是一出悲剧,在节选部分,周朴园与自己始乱终弃的侍萍相见,是全剧的高潮之一。《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是一出社会剧,主要通过在茶馆中活动的各色人等反映新旧交替时代社会的变迁。戏剧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台词,台词可以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于是,笔者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学目标之一设定为:评戏剧台词,析人物形象。(见表一)

当然,小组合作式学习也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使用,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不同文章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不可机械照搬、强贴标签或者搞形式主义。同时,教师尽可能不要选择“再现性知识”让学生讨论,因为“再现性知识重在发展记忆和复现性思维,但如果以此类知识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情景,易造成表面的热闹而无实际的收益。因为学生可以直接从书本上获得这些确定的再现性知识”。教师要选择“指向性知识”来设计问题,因为“指向性知识重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它并不指向教材中精确答案的获得,而注重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情景的开放性,让学生能真正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4] 比如,在《雷雨》一文中,为了让学生领悟舞台说明对于刻画人物的精妙作用,笔者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一处舞台说明:“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他为什么要“望”相片,又“望侍萍”,又为什么停顿“半晌”未说话?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一定的挑战性,且思考的空间很大,学生通过讨论往往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深浅得当。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转变角色。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努力追求叶圣陶所说的“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5]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适宜合作学习的情境,并适度地参与其中,将学习小组很好地组织、协调和调动起来,提高整个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特别”指导,及时赞赏他们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将他们引入正确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轨道。

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笔者先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今天走在校园的路上,闻到了甜甜的桂花香,花香沁人心脾,我忽然意识到立秋已经很久了。我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经常会为‘错过’了秋的精彩而懊恼。江南的秋色淡且含蓄,要有心人才能发现和赏玩。文学作品中‘西风凋碧树’的秋景,在这里冬天才能见到,而到那时你只能为错过秋的匆匆脚步而叹息。”这也就难怪连许多地道的南方文人也钟情于北国之秋了,郁达夫就是其中之一。那么,郁达夫到底写了哪些秋景?他笔下的秋景到底如何呢?教师可以先采用小标题形式概括出秋景,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赏析北国秋景:破屋秋色图、街头落蕊图、室内蝉鸣图、桥头秋雨图、庭院秋果图。如在赏析“破屋秋色图”时,笔者提供了一些图片帮助学生迅速抓住景物特征;提出“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何理解作者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学生理解困难时,引入了王安石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迟归”(《北山》),帮助学生理解郁达夫当时清静闲暇中透出落寞心境。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三)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和激发者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巧妙引导,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潜能。在此过程中,“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无限风光在险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语文课堂同样如此,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得越深入,学生就越能领略到语文的迷人魅力,越能调动起学习的渴望,越能激发出强大的潜能。

在教《明星与癫狂》时,笔者打破常规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套路,而是引导学生抓住“追星族”“癫狂症”“明星制”这些体现作者思路的关键词语,让每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提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学生提出了“追星族是如何追星的”“他们为什么要去追星”“追星族究竟是为谁而癫狂”“作者是如何对待为明星而癫狂这种社会现象的”“如何理解‘他是个有城府的拳师,会耍花拳绣腿;但也另有真招,不让你看到’” “如何理解‘鉴于这种情形,我怀疑所谓的明星制是帝国主义者打过来的一颗阴险的糖衣炮弹’”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彰显了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接着,采取小组交换解决问题的形式实施教学,教师相机诱导启发,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透过这些现象表明了自己对中国明星和中国文化的担忧。

另外,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顺利地从“其一是手枪”揭示出段祺瑞执政府的这次屠杀是有预谋的赤裸裸的屠杀;从文中反复强调的“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说明段政府说她们是“暴徒”纯属诬蔑、诽谤;从刘和珍的“欣然前往”揭示“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流言不攻自破。可见,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探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避免几种错误的倾向:一是重形式,图热闹,有“形”无“实”,过分强调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讨论探究上,忽视有效的合作和讨论;二是放任自流,缺乏监控,尤其是讨论的时间控制上,要做到科学合理,不能为节约时间“走走过场”“草草收兵”;三是小组成员参与度不均衡,教师要合理掌控,避免讨论成为小组中成绩较好学生的“独角戏”,其余学生沦为“听众”。

参考文献

[1][2]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王正春.中职语文“三以四式”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2014,(4):55.

[4]陆玉团.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再认识[J].广西社会科学,2002,(1):226.

[5]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83.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9.

责任编辑 范宏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