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尹淑玲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一文,是以“我”与父亲对话的形式呈现的。在阅读课文时,学生按照顺序学习文本内容,重视时间关系,内容中的对话却被割裂了。为了帮助學生突破这一学习瓶颈,教师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抓住文本中“我”与父亲的“不同”作为教学主线,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在学习课文之初,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与平时学习的课文有什么区别?”经过讨论,学生能够从语言表达形式上看出课文的自然段非常多,许多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人物说的话。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概括文章大意时会觉得有难度,因为他们在太多的自然段中不容易找到重点表达的对象,也就是找不到用来进行概括的抓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不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而要直接给学生指出合适的学习策略:课文的大量对话都在“我”与父亲之间进行,主要是因为“我”没有看到、听到父亲在对话中所说的东西,父亲才给“我”解释,也就是“我”与父亲的“不同”是对话的关键所在。因此,学生阅读课文首先需要从文本中找出“我”与父亲的“不同”有哪些。教师可以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梳理父亲和“我”在言语与行为等方面的不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上的感知。
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还需要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确定学习目标,也可以从课后练习的细化要求看课文的教学重点,探究导致“我”与父亲“不同”的根本原因,驱动学生开展多种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品读第一次“不同”。教师让学生读第一组句子,先画出句子中父亲与“我”不同的词语:有不少、无一只;再思考:“我”与父亲所站的地方是相同的,“我”看不见鸟动、听不见鸟声,父亲为什么能够看到鸟动、听见鸟声呢?这种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顺势让学生进入课文第3自然段进行探究。学生在默读中能够抓住父亲的动作“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父亲的动作指向了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以“上上下下”为例,就是把高处的树枝、树叶与低处的树枝、树叶都看清楚了,还互相比较着看,从中找到不一样的地方。不难看出,父亲关注的是鸟生活的环境中的极其细微的变化,而“我”的目光是在寻找“鸟”本身,这就是父亲与“我”更深层次的不同所在。
其次,学生按照品读第一次“不同”的方法,自主品读其他三次不同的情形。先是独立品读,可以采用批注的方法:圈画关键词句,理解父亲的言语、行为;然后在小组中互动交流,形成小组的主张;最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重点理解的词句以及从中获得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种探究“不同”的深层原因的学习方法,懂得父亲的发现是通过用心观察获得的。
在学生汇报“我”与父亲三处“不同”的理解时,教师要以板书的形式分类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借助比较的方法达到理解和把握课文语言表达特点的目标。
教师板书的内容,以父亲为主:父亲能够说出、知道树林里鸟儿的生活情况“有许多”“ 叶子动”“ 有鸟味”“ 易打中”,这是因为他在观察的时候,不仅看得很细致,而且还是坚持长期用心观察,这些都指向了父亲是一个真正爱鸟又懂鸟的人;以“我”为父亲的衬托:“无一只”“找不到”“没闻到”“很惊愕”,这些与父亲的细致、长期、用心观察比较,既显示“我”的年幼无知,又突出了父亲对鸟的爱。
通过这样简洁的板书,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确定,文章描写谁的语言值得积累。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的正是课后练习中重点提及的句子。此时,学生积累自己觉得生动的语言,是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属于活化的语言积累。
总之,在《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不同”这一文本表达中的独特之处,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既能达成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又让学生真正有一课一得的收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