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课堂价值观教育渗透路径

时间:2024-05-07

王兰兰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与平台,教师需要以课文为载体,挖掘文本蕴含的价值观教育元素,通过适当的方式渗透價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本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理想。

一、以人文主题树立价值观

统编教材双线组元中的人文主题,作为一条重要线索渗透在文本中,与价值观在文本中的体现是同步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文本中蕴含的价值观内容。在统编教材中,安排了大量体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课文,这些课文的人文主题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教师抓住文本中的故事、人物形象,都能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革命精神、高尚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如教学《桥》,这是一篇小说,课文描写在一场突发的洪水中老支书指挥村民通过一座小木桥有序撤离的故事,尤其是在面对同样是党员的儿子没有按照要求排在队伍后面,而出现在队伍中间这种亲情与原则的矛盾时,老支书硬是把儿子揪出了队伍,最后儿子与老支书一起被洪水冲走了。作品塑造了一位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学生透过老支书的言行举止,感受到老支书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在灾难发生时,共产党员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老支书身上体会到责任意识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联系实际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树立责任意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懂得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看上去是很平常的,好像没有课文中出现的那种危急时刻,但这种平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样需要每个人树立责任意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从革命人物身上吸收精神营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情境创设感悟价值观

价值观体现的是学生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容有很多,如爱国意识、理想信念意识、诚信意识、友善意识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文本,深刻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进而直接呈现自己的观点。如教学《我不能失信》,课文写的是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件事,爸爸妈妈准备带她去朋友家做客,宋庆龄想起约好了在家里教小珍叠花篮的事,信守诺言,留在家里等小珍。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一次考试后,小亮没有达到爸爸给奖励的分数,就拿着自己改正后的试卷找到老师,要求加分数以便拿到爸爸的奖励……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讨论:小亮该不该这样做?如果你是老师,会怎么做呢?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小亮想用虚假的成绩来获取奖励,属于不讲诚信的行为;教师应教育小亮正确对待成绩,这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找到出错的原因,平时多努力,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不仅认同宋庆龄坚持一个人留在家里等小珍的想法和做法,而且表示自己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三、以表达实践深化价值观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起到深化价值观的作用。其中,习作就是体现学生认识与思想的重要语言实践活动,也是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能够体现真善美的材料,在讲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中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正确理解。在指导学生写习作《有你,真好》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人物作为表达对象,围绕“真好”这一体现主题思想的关键词,回忆这个人物曾经给自己留下的美好印象,选择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典型事件,突出“好”这种感觉不仅是发自内心的感叹,而且是对人物高尚言行、美好品质的歌颂。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践出发,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渗透,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