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课外阅读指导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时间:2024-05-07

唐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编教材围绕“单元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编排,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虽然教材通过“快乐读书吧”及“阅读链接”等栏目拓展课外阅读,但是思想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盲区。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德育教育也应如此。教师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还应积极渗透德育教育,推促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析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合理设计问题,渗透德育思想

课外阅读也是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入课外阅读,在把握阅读方向的同时,更要合理设计相应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推促德育思想有机渗透。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而要借助问题创设,建构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把握他们思考的方向,合理渗透德育教育。比如,《青铜葵花》这部作品,不少教师大多注重引导学生赏析其中的优美语句、片段,却多少忽略了该书的思想性以及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这是本末倒置的。很多时候,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往往注重的是思想体验。因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更多将精力集中在学生的阅读体验上。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如“青铜为什么那么善良?”“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针对这些挫折,你是怎么思考的?”等等,在推促学生认知不断深入的同时,也能有效引导他们进行德育探究,帮助他们培育健康的人生观。

二、构建内外桥梁,丰富德育体验

统编教材所选的文本,大多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由一篇文章向一部名著拓展,引导学生将教师所讲的文本内容与课外自读的内容进行对照,在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同时,有效丰富他们的德育体验,助力语文综合素养发展。

比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主要是描述作者萧红幸福的童年生活。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萧红的童年是幸福的,在祖父的园子里想怎样就怎样。但事实是这样吗?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篇文章拓展到这部名著《呼兰河传》,借机拓展茅盾的评价“一首叙事诗,一幅五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对此很多学生必然会感到困惑,明明描写的是幸福的童年,为何茅盾却评价为“凄婉的歌谣”。

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适时拓展作者的生平,鼓励学生到《呼兰河传》书中去寻找答案。通过搭建课内课外的桥梁,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了解到萧红悲惨的一生。此时,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阅读者,还是一个思考者、探索者。他们在同情萧红悲惨命运的同时,也会自己思考,怎样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在强化他们对现实生活认知的同时,也能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三、推进师生共读,把握德育方向

针对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如果直接让学生自由阅读,由于缺乏外部的监督,学生必然无法长期坚持下去,即便坚持下去,也是浮光掠影,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思考,至于德育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在具体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充分发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可以通过师生共读、同读一本书、班级读书漂流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阅读的方向。

比如,教学《西游记》这部名著,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比如设计“唐僧师徒这个小团队在取经中发生过矛盾吗”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开展团队合作,培养集体意识,强化合作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唐僧师徒的性格,在交流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有学生谈到,他通过孙悟空的故事,学到了敢于斗争、敢于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有学生从唐僧身上,学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明确目标,坚定信念,一心一意地走下去;也有学生从猪八戒身上,学习到生活中需要幽默风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针对学生的思考,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从中渗透健康价值观,以便把握德育方向,为他们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奠定基础。

四、进行多元评价,深化德育内涵

课内阅读教学,教师能够通过提问,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便于及时干预;针对课外阅读,由于教师评价的滞后,学生很容易陷入阅读误区。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将单一由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自己评价、家长评价、网络评价、同学评价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督促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深化德育教育的内涵。

比如,针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从中渗透多元评价,加深学生对该书中不向命运屈服这一精神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绘制相应的地图,将鲁滨逊到过的地方用草图呈现出来,感知鲁滨逊的探索精神;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相应主题,制作手抄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再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

在阅读实践中,教师还要发动家长、学生、网友进行评价,可以将学生朗诵的视频发到朋友圈;也可以组织学生做读书笔记,动手制作手抄报,然后在全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

五、延伸课外阅读,提高德育质效

要通过课外阅读有机渗透德育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动给学生推荐有思想价值、德育内涵的书籍,鼓励他们进行阅读,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向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逃家小兔》《365夜童话》,等等;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生拓展视野、提高素养的主要途径,同樣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载体。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在积极推荐课外阅读的同时,还要把握德育内容,尽可能挖掘课外阅读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切入点,推进两者有机融合,在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数量,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能渗透德育教育,为他们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