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议论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时间:2024-05-07

赵青青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议论文的教学任务之一。统编教材在第三学段编排了一些议论性文章,如《只有一个地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人民服务》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路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关注文章主要观点的提出

统编教材在相关语文要素的表述中出现的是主要观点。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对议论文的学习,教师要转变记叙文教学中抓主要内容的习惯,转而关注课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因为在议论文中,主要观点是全文的核心,抓住主要观点就能够起到提纲挈领、一呼百应的效果。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虽然可以算议论性课文,但不像典型的议论文那样,在开篇就亮出自己的主张。这篇课文的开头是通过一个宇航员的介绍引出课文的主角地球,然后再谈地球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情形,最后才得出结论“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全文的关键句。由此可见,这篇课文不是直接提出保护地球的主要观点,而是从破坏地球谈起:先从宇航员的角度谈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接着谈地球的矿产资源会因为人们不加节制地开采而枯竭,自然资源被毁坏就不能再生,人类无法在破坏地球后移居到别的星球去;最后谈保护地球成了人类的必然选择,主要观点的提出体现了先破后立的思维特点。

二、借助梳理把握课文的结构

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结构是:提出主要观点——用材料证明——得出结论。作者用哪些材料来证明主要观点,以及如何用材料进行证明,体现的就是作者的行文思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梳理课文中用来证明主要观点的材料,理清表达顺序,培养思维能力。

如教學《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在第1自然段提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主要观点后,选择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例子进行证明。第一个例子是化学家波义耳发明石蕊试纸的曲折经历,第二个例子是魏格纳发现、研究并形成“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第三个例子是阿瑟林斯基发现、研究人睡眠时眼球转动与做梦的关系。这三个例子体现的是科学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和能够抓住偶然现象的能力,研究的过程却是曲折的。但是,科学家们都想方设法努力找到各种问题的答案,这些就是有力证明主要观点的具体材料。科学家们最终获得了经得起检验的科学发现或形成引起轰动的学说,相当于主要观点中的“真理”。

三、分析段落探究说理的方法

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个自然段的内容,从中探索作者是如何把道理说明白的。

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作者提出主要观点“我们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之后,从对待生死、对待批评、对待革命三个层面逐层进行论述。其中,第3自然段是谈如何对待批评的,同样体现了层层论述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谈对待批评的,学生能够梳理出的顺序是:欢迎批评、欢迎任何人批评、欢迎任何正确的批评,然后举例证明。由此可见,作者在自然段内部的表达是层层递进的,通过关联词语让递进关系清楚地体现出来,也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正确对待批评”这一观点得到了所提供材料的有效证明。

四、品读课文学习语言表达特色

小学生学习议论文,要认真品读课文,关注课文的语言表达特色,从中发现作者的思维是如何借助语言来呈现的。

仍以教学《为人民服务》如何对待批评这一自然段为例。学生细读课文会发现,这一自然段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很有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抓手,体会议论性文章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先是梳理出课文运用了哪些关联词语,学生依次找出了三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这些关联词语的集中运用,体现的正是层次递进的严密性:第一组说的是欢迎批评的原因,第二组强调欢迎任何人批评,第三组强调正确对待批评结果。作者运用关联词语,在层层递进中讲清楚了正确对待批评的观点。

总之,在议论性文章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编者意图和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围绕主要观点开展初步学习和探究,培养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