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群文阅读教学的组文策略

时间:2024-05-07

钱雯

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不仅不利于解決学生的阅读问题,而且使编者的单元编排意图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相近的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集中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那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组文”,这是有效开展群文阅读的前提条件。

一、“同主题”组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寻找与课文主题关系密切的文章与课文形成群文阅读,使学生通过多篇文章的阅读,对同一主题产生深刻的印象。

如教学《剃头大师》,课文主要讲“我”为怕理发的表弟小沙剪头发的故事;同一单元的课文《我不能失信》强调的是讲诚信的故事,从主题的角度看显然区别太大。因此,教师在教学《剃头大师》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故事蕴含的童趣,需要寻找类似的故事、小说开展群文阅读。如秦文君的《白忙先生》《拍照迷》,还有琦君《毽子里的铜钱》等。学生阅读这些富有童趣的故事,与小沙怕理发的心理、行为进行比较,从中感受到童趣的多样化表达。

二、“同结构”组文

一篇文章的结构是隐藏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精心梳理才能发现它。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文本结构上的规律,就会主动关注这一类结构的文章,不断地学习、探究,将这种结构内化于心。

在教学童话故事时,学生就会了解到文本的反复结构。教师适当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就能够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逐渐熟悉童话的结构特点,进而在阅读中理解、在写作中借鉴这种结构。如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中的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与老屋之间发生的故事,在表达方式上属于反复结构,适合学生根据情节拐点开展预测活动。教师可以拓展一组结构相同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如《七颗钻石》《犟龟》《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体会反复结构的规律性表现:在第一次出现的情形中,注意开头、经过、结局,比较后续出现的情形与第一次的异同,从中把握反复结构的特点,并运用于阅读预测中。

三、“同方法”组文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选择具有相同表达方法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收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如教学《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在表达方式上采用的是对比的方法。对比能够使人们看清楚陶罐与铁罐之间除了质地不同,还有处事态度、立场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对比,揭示故事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之间的冲突,为理解寓意带来了便捷。掌握了这样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学习《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巩固这种学习方法。在学习“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中国古代寓言》时,学生从中找出运用比较方法写的寓言。学生懂得运用对比的方法,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同作者”组文

同一个单元中的课文,多是不同作者的作品,在关于主题、内容、表达等比较中,难以看出其内在的一致性。只有同一作者的系列作品,学生才能读出作者的创作风格。

如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文章具有童话散文的独特味道,这种创作风格在同一单元的课文《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中都找不到。教师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作者张秋生《小巴掌童话》中的类似作品,就能够有效体会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类似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在生活中是怎样捕捉美、发现美、表达美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整合观念,根据学习需要组合多个类似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将大量阅读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和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