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毛建稳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仓里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家庭来说,粮食的储备直接决定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幸福感。中小学生作文时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都是因为“粮仓”无“粮”,写作素材积累得不够多。那么,怎样积累足够多的素材,让自己在作文时能信手拈来,做一个能做“有米之炊”的“巧妇”呢?
观察不分时间,不分特定的场所,只要是生活中的人和事物,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人或物,我们都要带着观察积累的目标去了解、发现。注意,这里说的是观察,不是“走马观花”,要用眼、用脑、用心地去看。观察一个人,不仅要观察他的长相,还要观察其神态气质,更要观察他的语言和动作,精神状态,了解其语言的特点,动作的细节,还要进一步去揣摩此人此时的心理;观察动物,细看其体形、动作神态;观察植物,要看它的组成部分根、茎、叶,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观察景物,除了观察景物自身的特点外,一定要观察其周围的背景,其所处的环境都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观察建筑物,不能只看到其表面,更要通过观察细微的地方来反映社会生活。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对老屋的描写“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一句话,把故乡老屋的衰敗凄凉的景象一展无遗。我们还可以主动创设场景,主动发现生活,观察生活。清代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专门设了一个茶亭,免费供路人喝茶,然后借和路人聊天的机会,去找寻自己所需的原始材料,这也是一种广义的获取材料的观察手段。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巩固观察成果,我们还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写随笔。有心或无心得到的材料,建议大家用一个随身带的小本子随时记下来,同时附上自己的感想,有足够时间的话可以每天写观察日记。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晚年在繁忙的公务中仍不辍农耕,休息时依然不忘写作。他见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就摘下身边的树叶记下来,回家后放入瓦罐存下来,居然存了十几瓦罐树叶。后来,这些树叶上的文字被整理成三十余册书,这就是著名的《辍耕录》。养成了这种好习惯,我们就会储存足够的原材料,作文时,平时写的随笔或日记的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真正做到“文思似泉涌”。
有米下锅,你不一定是一个“巧妇”,想吃大餐,还得在味道上下功夫。文章的语言就是“调味品”。准确、生动的语言,才能完美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上语文课时,我们要有意识地从课本中积累各种词汇,加强对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进行积累,便于日后为我所用;课外阅读、看电影电视、听别人对话,都是我们积累材料的好方式,尤其是那些生动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网络流行语等,我们可以将它们随时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并在平时练笔和写观察日记时加以运用。有了这些好的语言积累,并在写作时投入实用,你会发现,你的文章一定会变得有血有肉,精彩纷呈。
有了一定的素材,加上精美的语言,文章也只能拥有漂亮的外形,但有“形”无“神”的文章是不成功的。什么是文章的“神”呢,“神”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赋予文章的主题。任何一篇文章,透过表面看本质,都是可以找到它的主题的。我们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思考,就能把主题挖掘出来: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可以表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也可以从环保的角度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写人的文章,可以歌颂真善美、亲情友情、感恩孝道;叙事的文章,可以表述团结互助、人间大爱、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道德情操等。
素材、语言、情感,是一个终身学习、积累、运用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了充足的原始积累,我们的“粮仓”就充实了。在习作的时候,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