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奔跑吧!留学生

时间:2024-04-24

梁伟 张惠清 王碧清

2016年7月,随着高考成绩的下发,各大学的录取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当清华北大为各省文理状元“发力”的时候,国外的大学也投入到这场争夺生源的大战。

7月16日,包括美国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在内的美国十大联盟内的13所公立常春藤大学在上海联合举办公益交流宣讲会,免费对公众开放,为留学族答疑解惑。近年来,留学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选择留学的有“学霸”,也有“学渣”,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国家,读一门感兴趣的专业,几年之后,“镀金”回国,那就是“海归”,与国内大学生竞争上岗时,还颇有优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海外求学。

其实,“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人创造的。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过长,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到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中国带来了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知识和思想。后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交流中断。直至鸦片战争爆发后,近代中国留学生开始走出国门,推动了留学新局面,也使中国思想到达了新的高峰。

新中国留学大潮的掀起,则始于公派留学。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向前苏联派出了1万多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000多名留学生。1956年起又决定向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就派遣留学生问题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拉升了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中国留学史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此后10年问,以公派生为主流的留学生被派向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美、英、日、德、法,还有加拿大、比利时等同家,每年派出的数量为3000人。

1985年,中国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中同向外派留学生的大门才完全打外开,“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个人通过托福考试申请同外大学奖学会的出国留学方式升始在一些学习精英中涌现。

1992年,根据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国家出台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一年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这十二字方针正式定为出国留学方针。

2007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就业。

2016年3月,教育部发布2015年度我同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52.37万人,其中同家公派2.59万人,单位公派1.6万人,自费留学48.18万人。2015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0.91万人,较2014年人数增加了12.1%、也就是4.43万人。可见随着年度回国人数与出国人数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