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感动中国二零二二年度人物(上)

时间:2024-05-07

管永霞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壮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他是为国作长城的钱七虎,她是情洒大山的邓小岚,她是扎根苗寨的杨宁,他是为研制导弹而隐姓埋名60余载的沈忠芳,他是心怀天下仓廪的徐淙祥。他们是共和国苍穹中最亮的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钱七虎:为国作长城

钱七虎是我国防护工程学家。7岁那年,父亲临终前叮嘱他“要干一番事业”,他铭记在心。六十多年里,他参与了许多重大国防工程,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城市人防防护等级标准,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钱老说:“为国家和人民安全贡献心血,有价值。”

◆颁奖辞

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

◆解读

奋斗一甲子,报国六十年。钱七虎用毕生心血为祖国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数十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抗深钻地武器防护的系统研究。一次次科研攻关,一次次解决难题,他参与并见证了我国防护工程研究与建设从跟跑到并肩跑再到领跑的全进程。“钱七虎”,这个闪耀的名字会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邓小岚:幽谷兰香远

2004年,邓小岚来到河北马兰村义务支教。因为孩子们对音乐表现出热情,所以她开始组建马兰小乐队,这正是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前身。邓小岚从亲戚朋友家里搜罗来各种闲置的乐器,并委托退休前的单位将乐器运到了马兰。从不识谱到能完整演奏一支乐曲,孩子们用音乐回报了邓小岚的坚持和付出。

在邓小岚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孩子们走出大山,站上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舞台。44位山里娃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颂》,唱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来自太行山深处的清澈童声,响彻了夜空,惊艳了世界。

北京冬奥会闭幕后,邓小岚又回到马兰村,然而,在马兰村筹备儿童音乐节时,邓小岚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离世,享年79岁。

在馬兰出生,在马兰谢幕,邓小岚用温暖、真挚的坚守,回报了这片生养过她的土地。如今,邓老师又“回到”了马兰,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

◆颁奖辞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解读

这曲“冬奥天籁”,不仅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唱,更是邓小岚心系山村、坚定信仰,一如既往地为群众做实事的赞歌。

杨宁:山川展画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一次走访,她看到乡亲三人分吃一碗粉,便下定决心要当“脱贫领头人”。为了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她甚至不惜偷偷把家人为她在融水县城买的一套婚房卖掉,将所得的30多万元用作产业启动资金。她还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建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等。2020年,江门村32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颁奖辞

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婚房种新田。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牢又牢,党和乡亲我作桥,后有党员千千万,不怕弯多山又高。

◆解读

十三年来,杨宁扎根苗寨,坚守初心,用真诚的付出获得了看得见的收益。

杨宁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时代答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沈忠芳:无名草更芳

1953年,沈忠芳考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他梦想有一天自己亲手设计的飞机能够保卫祖国的领空。毕业后,他投身于导弹研制。1992年1月,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仅用了三年时间,他就战胜了一次次挑战,全面完成了攻关任务,突破了五大关键技术,取得了九项科研成果,使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迈入了正轨。这标志着我国防空导弹研制水平跨入到世界领先行列。

作为中国国防、中国航天武器事业的建设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沈忠芳心里。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

◆颁奖辞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解读

沈忠芳隐姓埋名六十余载,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守护祖国和人民。他秉承“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团结拼搏、担当实干”的航天报国精神,彰显了凌云壮志与坦荡胸襟,是当之无愧的大国脊梁。

徐淙祥:欣欣田间麦

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淙祥回到家乡。那时候的农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小麦亩产至多三四百斤,大豆亩产不足百斤,吃饱都难,更别提什么营养了。徐淙祥常说:“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在进行小麦高产试验时,从麦苗出土起,不管刮风下雨,天热天寒,他都从早到晚蹲在田里。他用放大镜观察农作物的长势、授粉,不放过叶面上的一个小黑点,而且详细地记录下风速、雨量、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等信息,经年累月,从不间断。正因如此,他的农田平均亩产1000斤,超出安徽省单产400斤,很快,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颁奖辞

饿过,所以懂得温饱,拼过,才更执着收获。种了一辈子庄稼,现在赶上了好年景。禾苗在汗水中抽穗,稻麦在农机下归仓,珍惜陇亩颗粒,心怀天下仓廪,你是泥土上的黄牛,夕烟下的英雄。

◆解读

徐淙祥用行动促进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真正做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