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龙伦伦
主题导语
当一道光钻入冰的缝隙,温暖便蔓延开来。这道光可能是善良,可能是宽容,可能是安慰;这道光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习惯于从家庭和校园中寻找温暖的我们,何不尝试在社会的原野上捕捉微光呢?
经典赏读
小巷里,温暖的厨房(节选)
◎彭文斌
南昌多香樟。一到暮春,满城飘着香樟清新的芬芳。
这是2003年春天的一个日子,天晴,十点多钟的光景,阳光洒满巷口。
像往常一样,万佐成全神贯注地炸着油条,锅里发出呲呲声。六个炉子安静地排列在那儿。
“师傅,能借借火吗?”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传过来。
万佐成抬头看去,只见三四米开外,一男一女推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坐着个男孩,车龙头上挂着几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说话的那个女人,四十岁模样,脸色苍白,头发有点凌乱,双眼带着淡淡的忧伤。“你们炉子里剩下的火,可不可以让我们炒个菜?我给钱。”说着说着,女人哽咽了。
“孩子生病了,想吃妈妈烧的饭菜。我们特意去买了菜,想找餐馆加工,一路问来,已经找了好久,可是……”那个男子在旁边补充道,说罢,一声叹息,眼神黯然。
万佐成和熊庚香不约而同地盯着男孩的右腿,那儿,裤管空荡荡的。
男孩的嘴很甜,笑着叫了声:“爷爷奶奶好!”
熊庚香应了一声,鼻子忽地一酸,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
可怜天下父母心。万佐成马上让出位置,热情地说:“来,锅正好闲着,你们快用吧。”
万佐成从中年男子那儿大概知道了这一家子的情况。他们是江西宜春人,孩子今年十一岁,患了骨癌,前不久做了截肢手术。儿子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待腻了,吵着要回家,说是要吃妈妈烧的饭菜。孩子正处于治疗关键期,不能半途而废,无奈之下,两口子便商量着买菜加工,谁知医院附近的几家餐馆生意火爆,都说没空。
女人麻利地炒好了菜。熊庚香忙着给她打包。男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钱包:“师傅,你算一算,多少加工费?”
万佐成伸出手一挡:“什么钱不钱的,不就是一点多余的火嘛,不要钱!只要孩子需要,你们可以天天来炒菜,免费用炉子。”
没过多久,这个小巷子里的油条摊子在患者家属中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来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这里炒菜。六个炉子不够用了,万佐成跟妻子商量,一口气又添置了十套炉灶。再后来,老两口干脆停了做油条的生意,一心一意张罗厨房。
这条两米多宽的小巷子热闹起来了,每天暖洋洋的,仿佛一处避风港。患者和家属们洗菜、切菜、炒菜、煲汤,烟火缭绕,香鲜袭人。他们找回了久违的温暖气息。
心灵手巧的万佐成赶制了几个木架子,摆上瓶瓶罐罐,香料、盐巴、白醋、生抽、料酒。一层摆不下,再摆第二层。他特意贴上一张红纸,写下一行字:调料免费。铁锅、高压锅、热水瓶添置了一个又一个,煤球一换就是上百个。
不过,万佐成慢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从何时起,前来加工菜肴的人渐渐少了起来,一些熟人甚至悄然退场。这一天,万佐成实在忍不住,拽着一位熟人想探个究竟。
“万师傅,其实原因很简单,你不收费,时间久了,大家不好意思。”那位熟人掰着手指说:“煤球、洗菜水、调料、厨具、炉灶、烧水壶、热水瓶,哪一样不花钱?你每天得垫付多少钱啊,大伙聊到这事,哪个不感激,哪个又不内疚?”
几经思量,万佐成最后决定每加工一个菜,收成本费五毛钱。
很快,爱心厨房的人气又噌噌噌地飙升起来。老两口的脸上重新绽放出光彩。
万佐成、熊庚香古道热肠的事传开了。因为厨房位于江西省肿瘤医院外面的小巷子里,专供患者及其家属加工饭菜,人们便把这儿叫作“抗癌厨房”。
又一拨患者和家属拎着大包小包过来了。一炉炉烈焰起舞。铁锅里传来毕毕剥剥的响声。切菜剁肉的声音此起彼伏。香气,萦绕在小巷的空中。
这人间的烟火气息,是多么迷人……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7日)
●赏析
选文开头对于香樟树的描写并不仅仅是托物起兴,香樟其实是文章主人公的化身,而飘溢的芬芳正是主人公善良高尚的精神品质。文中对于各色人物的刻画缓慢而细腻,作者把一瞬间发生的动作和神态分解成多个身体部位的细微变化来写,如“说话的那个女人,四十岁模样,脸色苍白,头发有点凌乱,双眼带着淡淡的忧伤”“熊庚香应了一声,鼻子忽地一酸,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这样精琢的语言经得起细细品味。选文的结尾揭示了主旨,又照应了标题,令人回味无穷。这次邂逅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这些动人的情景和细节将留存于你的脑海,无意间回想起来,你也会心头一暖。
佳作风采
暖
◎张倚嘉
腊月二十九,北风在石头上留下一道裂痕,行人的脚印一次又一次被雪掩埋。
街边一个即将打烊的饺子店还亮着灯,屋里炉火烧得旺旺的,店老板的手却冻得发紫,他想着把剩下的饺子包完就关门。
店老板刚刚包完饺子,一对夫妇走了进来,脸冻得通红,环视了一周就坐下了。店老板上前询问道:“您二位吃点啥?”“年根儿了,来一碗饺子吧!”夫妇俩笑着说。店老板听后愣了一下,说:“这,这儿没有饺子了。”两个人惊讶地看了看对方,仿佛在问:“你这饺子馆没有饺子?”只见男人忽然指着店老板身后橱柜上那盘饺子,疑惑地问道:“那不是饺子?”女人则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店老板。店老板没有解释,开火煮了一盘饺子端给这对夫妇,还为他们端上了两碗热腾腾的饺子汤和一碟小菜。最后,他把剩下的十几个饺子煮好,仔细地摆放在保温盒里。
门外风雪交加,路的尽头有一群人忙碌着……
伴随着一股寒气,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老板,给我来碗饺子。”“呃……没有饺子了。”“没有饺子?他们吃的啥?”年轻人指着坐在角落里的夫妇说道。
此时,店门再一次被推开,一名环卫工冲进店里,“贾哥,我们队长让我来您这儿吃点饺子。”
“小吴,你们队长还好吧?”店老板一边关切地询问,一边把装着饺子的保温盒递给小吴。“她在前边路口指挥清雪呢,我们不让她干……”忽然,小吴身上的对讲机响了,原来是队长让他赶紧归队。“贾哥,我不吃了,我得走了。”“带上它,让你队长和队友都吃点……”
年轻人皱了皱眉,生气地说:“怎么他要就有,我要就没有?你怎么做生意的?”店老板吞吞吐吐地说:“大过年的,大雪封路,为了大伙回家的路更通畅,我媳妇怀着孕还在带头清雪,那是我留给她……”坐在角落的夫妇站起来说:“大哥,真是不容易,您这儿有面粉,咱们一起包饺子!”这时,年轻人低着头默默离开了。不一会儿,只见他一手提着肉,一手提着一捆韭菜回来了,许是因为在寒夜里奔跑,小伙子此时全身“冒气”,说:“大哥,我……不说别的了,咱们一起为最美的人包饺子。”
雪小了,风停了,小店里的炉火更旺了……
【河南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點评
从这个故事里,读者可以感受到温暖,因为作者选择了社会上真实而典型的素材,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里,仿佛可以看到画面。文中三处对“风与雪”的描写,使本文的主旨逐渐清晰:善良可以抵得住世间寒凉。本文的动人之情与应时之景达到了完美交融,令人回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