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饶红云 徐婷
范本呈现
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丁立梅
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
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给我添麻烦了。那日,母亲帮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碰翻一只水晶花瓶。我回家,母亲正守着一堆碎片独自垂泪,她自责地说,我老得不中用了,连打扫一下房间的事都做不好。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打碎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只暖水瓶,我并不知害怕,告訴母亲,是风吹倒的。母亲把我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看我伤了没有,而后揪我的鼻子,说,还哄妈妈,哪里是风,是你这个小淘气。我笑了,母亲也笑了。现在,我真的想母亲这样告诉我,啊,是风吹倒的。尽管我一再安慰她没事的没事的,母亲还是为此自责了好些天。
看病时,母亲反复问医生的一句话是,她的手会不会废掉。医生严肃地说,说不准啊。母亲就有些凄然,她望着她的那双手,喃喃自语:“怎么办呢?梅啊,妈妈的手废了,怕是以后不能再给你种瓜吃了。”我从小就喜欢吃地里长的瓜啊果的,母亲每年都会给我种许多。我无语。我真想母亲伸出手来,这样对我说,啊,妈妈病了,梅给我买好吃的。我小时候病了,就是这样伸着手对着母亲的,我说,妈妈,梅病了,梅要吃好吃的。母亲就想尽办法给我做好吃的。有一次,母亲甚至卖了她珍爱的银耳环,给我买我想吃的鸭梨。
带母亲上街,给母亲买这个,母亲摇摇头,说不要。给母亲买那个,母亲又摇摇头,说不要。母亲是怕我花钱。我硬是给她买了一套衣服,母亲宝贝似的捧着,感激地问,要很多钱吧?我想起小时候,我看中什么,总闹着母亲给我买,从不曾考虑母亲是否有钱,我要得那么心安理得。母亲现在却把我的给予,当作是恩赐。
街边一家商场在搞促销,搭了台子又唱又跳的,我站着看了会。一回头,不见了母亲。我慌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如果离开我,她将多么慌张!我不住地叫着“妈”,却见母亲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下,正东张西望着。看见我,她一脸惭愧,说,妈眼神不好,怎么就找不到你了,你不会怪妈妈吧?突然有泪想落,我上前牵了母亲的手,像多年前,她牵着我的手一样,我不会再松开母亲的手。大街上如潮的人群里,我们只是一对很寻常的母女。如果可以这样爱你,妈妈,让我做一回母亲,你做女儿,让我的付出天经地义,而你,可以坦然地接受。
(选自《如果可以这样爱你》,有删改)
技法提炼
这是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表达的是作为女儿的“我”,想报答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真诚渴望母亲能坦然接受女儿对她的回报这一主题。这篇文章朴实又感人至深,缘于作者精当的选材。
1.选材真实,情感真挚。
作者巧妙地选取了几件生活中十分寻常的小事:由母亲打碎花瓶想到“我”小时候打碎暖水瓶;由陪母亲去看病,母亲担心手废了不能种瓜给“我”吃想到母亲卖了银耳环给“我”买鸭梨;由带母亲上街,给她买衣服想到小时候闹着让母亲给“我”买东西;由母女走失后互相寻找想到小时候母亲拉着“我”的手……烟火气的生活最让人难忘,最能触动“我”的情思,也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母亲现在却把我的给予,当作是恩赐”“突然有泪想落……我不会再松开母亲的手”这些朴实又真挚的情感,无一不是发于作者内心,进而流淌于笔端,读来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2.展开联想,生发感悟。
作者将眼前母亲的“惶恐”“凄然”“感激”“惭愧”和自己小时候的“心安理得”进行对比,将现实与回忆穿插在一起,这样丰富的联想,其实是“我”对母亲怜爱、感恩之情的自然流露。小时候母亲给“我”爱,“我”可以那么坦然、心安理得地接受,现在,母亲却把女儿的给予当作是一种恩赐。母爱的无私触发作者的情思,她的内心升腾起一种人间最温暖的愿望:如果可以这样爱你,妈妈,让我做一回母亲,你做女儿,让我的付出天经地义,而你,可以坦然地接受。
3.切入点小,以小见大。
文章以母亲的“手”为切入点,并作为线索贯串全文:母亲因为手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严重变形,导致打碎花瓶,为此自责;医生说母亲的手可能会废掉,母亲第一反应是没法给“我”种爱吃的瓜果而凄然;母女俩在街上走失重逢后,“我”牵起了母亲的手……母亲用她的双手守护“我”成长,这是无私伟大的母爱,牵起母亲衰老的双手,“突然有泪想落”,母女情深尽在“手”上。
学以致用
牵 扶
◎宋佳仪
进入年关,全家第一件大事便是去山上祭祖。
我坐在汽车里,手中捏着一把祭拜用的红香。天气阴沉,老天紧绷着一张肃穆而沉寂的脸,不怒自威,握着香的手似乎也被这样凝寒的气场震慑,不禁颤了颤。
很快,车到了山脚,我们需要徒步上山。
大人并作几排,亲亲热热地聚在一簇儿,沿途说笑;孩子们却像脱缰的野马,叽叽喳喳地向前乱飞,将童真洋洋洒洒地释放出来。我也飞奔着,站在一个矮小的土屋边回头望去,爷爷奶奶被簇拥在人群的中心,挽着手,被子女们扶着走上山坡,一大家子互相牵扶着,老天冷硬的面庞也被这怡然之景融化,透出点点光晕。
一路上,奶奶讲述着如烟往事,嗓音苍缓而悠扬,时而笑吟吟,时而泪婆娑,怀念回荡在山间,往事便也沾上了情韵。
祭祖之行,一路无碍。大约11点,我们进行完了所有的仪式,准备返回。
天公不作美。下山后,走出竹林的阴翳,才发现空中不知何时零落起丝般的雨线,渐渐聚成水珠,砸在山路上,泥泞了土地,原本干燥的路变得湿滑,稍有不慎便会摔倒。
我小心地走着,雨在鼻尖滑落,透出丝丝凉意。抬眼时,发现把奶奶搀下山坡的姑姑又折了回来,对着举步维艰的姑父伸出双手:“慢点,我牵着你。”姑父有腿疾,走起山路来十分吃力,但他一声不吭,也不主动向人寻求帮助,只是缄默着,抓住粗壮的竹竿向下缓缓移动。
姑父搭上姑姑的手,抬脚踩上一块碎石,他们的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却始终紧握着,不曾分开。两人互相扶持着,踏过了泥泞。
我不由得回望身后,大片挺拔的劲竹,一节一节地努力向上生长,它们的枝干在最顶端交汇,不约而同地相握,握出大片浓荫,握出年年岁岁的冬暖与夏凉。
或许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牵扶与支持,搭起了丝丝缕缕的爱,是心灵的契合,亦是美好的相伴。一牵一扶之间,是前世的缘分,也是今生的羁绊啊。
我们在牵扶中感动,在牵扶中相爱。
【湖北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
●点评
作文讲述了全家去山上祭祖,一路上互相扶持,踏过坎坷泥泞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牵扶”的力量,体会到了至爱亲情。作文抓住了奶奶在子女的牵扶下走上山坡、姑姑和姑父两人相互牵扶踏过泥泞两个典型细节,写场面,写语言,写动作,一牵一扶中,映射出了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的缘分与羁绊,一家人在牵扶中相爱、感动、前进。作者独具匠心,观察细致,立足于“牵扶”这一个细微的动作,展开描写和记叙,由“牵扶”联想到世世代代的人也是如此互相扶持前行,赞美了人性的善良与温暖——心灵的契合、美好的相伴。结尾将“牵扶”的情感深化,立意升华,选材能力可见一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