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思要“活”

时间:2024-05-07

王洒娟

写好作文离不开好构思,犹如工匠要建园子,首先要在选址、规模、布局、建筑类型等方面做好规划,这些都规划好,建出的园子才能令人满意。然而园子要想建得令人眼前一亮,还需狠下一番功夫。选址、规模、布局、建筑类型千篇一律,不但会给人视觉疲劳感,甚至会令人生厌。作文构思也是这样,只有构思活起来,作文才会令人眼前一亮,百读不厌,爱不释手。

怎样才能使作文构思活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手:

一、构思角度新颖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莱特。李白路过庐山,写下了著名的《望庐山瀑布》。四百年后,苏轼途经此地,观此美景,也想赞一赞庐山,然而谁能比得上诗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于是苏轼另辟蹊径,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理诗句,虽然没有李白的雄奇,却也给人以深邃的哲思。

构思转换角度,才能避免千篇一律,这样的文章才有趣味,有看头,有嚼头。如鲁迅的《孔乙己》在展现孔乙己悲惨的一生,刻画人们的冷漠时,从一个十几岁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出发,便使文章耐人寻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下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怎样才能让构思的角度新颖起来?

1.切入角度多样

同样一件事,叙述的角度不一样,所得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

(1)人称的角度。人称包括第一人称(包括某物某人幻化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不同的人称各有优点和局限:第一人称叙述主观,可用心理描写来丰富内容,细化心理,感动人心,但是受时空限制。《我的叔叔于勒》正是因为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出发显得更为真实。在轮船上见到又老又穷的叔叔于勒,“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态度与家人的态度形成对比,直指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第三人称叙述更自由、客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全方位多角度去叙述,但是容易写成流水账,且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不足。当然,如果有需要也可选择第二人称,便于直接抒情,但是内容展开受限较大。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表述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人称。

(2)叙述顺序的角度。通常的叙述方式,都是以时间,即事情发展的顺序为记叙顺序。这种记叙,能讲清楚事情经过,让读者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不过,叙述顺序也可根据需要调整,使作文有悬念,情节有波澜。如果用倒叙法,则要先写事情的结果,再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来。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开篇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里是倒叙,不仅饱含深情,而且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百年孤独》的开头也属于这一类的典型:“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如果从事件的中间去写,截取事件中间的某一片段入手,则可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如《爱,深藏在心底》一文开头:

“妈妈吗?我是彤彤。”

“什么事这么急,这个时间打电话来?”

“我想参加电视台的普通话大赛。”

“不是说了吗,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

这样的开头给人一种紧张感,然后再补充事情的前因后果。从事件中间截取事件矛盾冲突点,更能吸引读者。比如:

一进家门就感觉气氛不对,问淏爸怎么了,人家气呼呼地说:“我踢了淏淏一脚,你自己问他去吧!”

看看淏淏正屏声静气地立在客厅,我走过去弯下腰看着他的眼睛说:“怎么了,淏淏?告诉妈妈发生什么事了?”

运用这些切入方法都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一波三折吸引眼球。但如果我们仅为追求新奇去用,会适得其反。

2.拆句提问

顾名思义,就是将文题中的句子或短语拆成词语,对词语加以提问,拓宽写作思路。以命题作文“我身后的他(她)”为例。我们可将题目拆为“我”“身后”“他(她)”这几个词语。“我”是指的自己,“我”都有哪些身份?“我”是孩子,是学生,是青少年,还是老百姓,是群众?“身后”的字面意思是“我”身体后面,引申义是背后,还可以指什么?对应的“我”的身份,“他(她)”分別指的什么?可以指父母、老师、解放军、医生、党员;也可以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是给予“我”精神力量的一本书,或是给“我”鼓励的某一古代贤人等。这样的作文就不再拘泥于我们身边的人,思路就开阔了很多,内容更丰富,立意也更深刻。用拆句提问法,我们要认真审题,充分利用已给的条件,多加思考,用所给的有限的信息打开思路,让作文构思“活”起来。

二、表现手法丰富

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也可用于整篇作文的构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下面三种:

1.欲扬先抑

这种手法是指先表达对所描写事物或人的不满,再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看法。如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先写长妈妈的琐事,主要体现她的粗鲁无知,再通过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一事写她的淳朴善良;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先写托尔斯泰长相丑陋,气质平平,再通过他的眼睛展示这位天才深邃、伟大的灵魂。这种手法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表达情感,使情节多变,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先扬后抑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2.象征手法

这种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赋予作文以深意,给人以回味。如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用小桃树的“身世”象征自己的经历,暗示自己经历风雨的洗礼,才会更加坚强,接近梦想。运用象征手法须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寄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思想,这样的构思既增强了表现力,又有含蓄之美。

3.衬托、对比

这也是构思中常用的手法。如《孙权劝学》用鲁肃对吕蒙的赞美来衬托吕蒙的学习取得的成就。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可突出主体,渲染主体。如优秀作文《一件难忘的事》写了公交车上让座一事,以自己和同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写出了自己的自私和同学的无私。这样的构思让作文主题更加突出。

表现手法还有很多,这里仅列举了常用的几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在构思中的应用,可以让作文更加丰富。

三、作文形式灵活

我们也可以在作文形式上采用题记式、后记式、标题式、日记式、书信式等。这些作文的形式要根据内容适当选取,与内容相得益彰,就会让作文大放异彩!如优秀作文《窗外》,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淡妆浓抹总相宜”“晴空一鹤排云上”“窗含西岭千秋雪”四句诗为四个小标题,工整,以时间为序,读来雅致,且富有诗情画意。

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精巧的构思,我们要经过深入的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恰当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使作文灵活、精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