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时间:2024-05-07

范本呈现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样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间不容发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脑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无法感到别人是爱他的!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

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明朗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带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子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爱我的……”另一个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异了,訝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的是他们谈论里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爱。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

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

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成为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

(选自《毕淑敏自选集》,有删改)

技法鉴赏

1.从细枝末节推本究原。

要想表现生活,就得先注意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哲理。古人云:“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这充分说明了小中可以见大,发现一点预兆就可以预知事物将来的发展走向,从细枝末节推本究原。另外,要勤于思考,毕淑敏的文章素材均来自日常生活,甚至多为家庭琐事,但很有深度,这得益于作者深度的思维。

2.形象的描绘与精当的分析相互对接。

文章注重细节的展示,注意运用排比和比喻,透过现象看本质,将形象的描绘与精当的分析无缝对接,令人读之有所得,思之有所悟。作者能得出“当付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才会感觉到被爱的尊贵与神圣,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被爱着的结论,正是源自于平日的细心观察和深刻体悟。毕淑敏能够细心体察孩子世界的点点滴滴,从他们的童言稚语中感悟爱与被爱的真谛,从而找到了对孩子施爱和示爱的方式。

3.结构设置清晰合理。

文首的设疑和铺垫、文中的排比和铺陈、文末的总结和推论,严丝合缝,浑然天成。全文通读下来,有条有理,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和文字能切身感受到一场关于爱与付出的探讨,可谓收获颇多。

学以致用

学会自我掌控是人生的智慧

王咏琪

逆风引火,巧控火势,这是生活中的小技巧,却折射出人生的大智慧。

夜深了,街上万籁俱静,书房的灯光依旧亮着,爸爸又在挑灯夜读了。“叮咚,叮咚”,几声短消息提示音在安静的夜中显得格外刺耳,可爸爸丝毫没有去看看手机的意思,一旁的我有点急了,“爸爸!有信息!”

“我知道,等会儿!”过了好一会儿,爸爸才拿起手机看信息。果然,是亲戚发来的无关紧要的话。我这才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我可是从不怠慢别人的消息的。

爸爸突然问我:“孩子,你懂得什么叫‘自我掌控吗?”

“知道呀,把时间、精力、事情的进展情况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

“那如果我刚刚去看了信息,会怎么样?”

“也许……会打断思路?”我好像有点明白爸爸想表达的意思了。

“这就对了!当我去看信息时,时间就不在我的掌控之中了。我知道,这个信息不会是十万火急,而如果打断了我写论文的思绪,事情的变化就会远超我的控制。”

爸爸又问:“是谁在控制你的时间,是你自己吗?”

我怔住了。有时我顾着给别人回信息,一不留神就耽误了做其他事,常常一拿起手机,半个钟头就溜走了。回过头来看看我原本的安排,早就被手机打乱了节奏。节奏一乱,很可能半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这些时候是谁在控制我的时间呢?肯定不是我自己啊!我终于明白了。在我的意志力还不够的情况下,我是不是也应该来场“逆风放火”?将自己的时间紧紧控制在自己手中,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我是不是可以先放一会儿,等忙完自己的事再去回复?

三个月后,我成功地“戒掉”了手机。

学会自我掌控是人生的智慧,这条路,我还要慢慢地摸索。

【湖北武汉市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7)班,指导老师:向金秀】

点评

该生抓住生活里“回手机信息”这一小细节,观察到爸爸与“我”不同的应对方式,并在爸爸的启发下进行思考,得出一条人生道理。“是谁在控制你的时间,是你自己吗?”爸爸的发问使“我”幡然醒悟,原来“学会自我掌控才是人生的大智慧”。习作着眼于日常细节,却发出了有关人生哲理的感叹,切入点虽小却具有深刻性,提升了作文的思维品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