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守正平稳 稳中求新

时间:2024-05-07

冯慧敏

基于对中考语文命题的研究,笔者选取了2020年18个省市70多份中考试卷作为样本试卷,在比较分析中发现,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总体上都保持守正平稳、稳中求新的特点。不少考区在题型设置上略有改革,既体现了学科特质,又呈现出育人理念。

1.精选命题素材,坚持立德树人。

2020年各考区试卷精选命题素材,突出了“文以载道,以德教化”的思想。譬如,陕西卷第5题语段改错是关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话题,切合时代和新闻热点,让考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助于增强考生的民族自豪感;综合性学习以“找寻语文课本里的中国”中的“寻精神”“寻礼仪”“寻文化”等板块给考生渗透尊师的道理、爱国的情感、守礼的行为,让考生多侧面、多层次地感受中国力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取了中国航空话题,以长征五号和中国空间站计划的相关材料,引导考生进一步认识祖国的强大;大阅读选择的文章是余光中先生的《黄河一掬》,写出了作者投入祖国怀抱的虔诚,表达了深切的爱国之情,能唤起考生的共鸣。贵州贵阳卷基础积累板块中,根据语境拼音书写词语题,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试题中,有助于促进考生全面发展;现代文阅读板块的《一切都好起来了——关于疫情后城市重启的通讯》,以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米粉店老板等人的视角,反映疫情过后城市的重启,情感真挚,意旨高远。考生读完材料,对祖国制度优势、文化底蕴的自信心、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各地中考试题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潜移默化地落到了实处,以人文性、思想性和感染力引领着语文教学。可以发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会成为中考语文考查的永恒走向。

2.贴近学生生活,融入时代元素。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在命题材料的选取和题目的设计中,或贴近考生生活,或关注社会热点,着力于考查考生对生活、对热点的关注与思考。譬如,北京卷阅读板块的三篇选文分别以“老城保护”“开花人生”“抗疫精神”为主题,取材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阅读难度不大,且有较深的意蕴。就议论文阅读而言,北京卷选取了中国人民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个人、群体和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的不平凡的历程,将考生备考过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内容都纳入了命题的范围,考生对此并不陌生。陕西卷积累与运用板块的第3小题(选词填空题):“白衣天使们的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阐释 阐明 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坚守与坚韧。”“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 循循善诱 因地制宜)、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这道题的选材时代感很强,敬仰白衣战士,培养正气,同时也贴近考生的知识水平。贵州贵阳卷精选了登顶珠峰的壮举,民法典开创编撰立法的先河,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科技工作者的榜样,中国的援助物资和医疗专家组体现的大国担当等材料,同时还巧妙渗透禁毒、防溺水等内容,重视材料的社会价值。第22题材料是疫情期间,“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开课之前,要求考生对班委会的居家学习倡议书初稿进行修改。可以预测,关注并思考生活与社会仍是今后中考语文命题的一大趋势。

3.聚焦文化传承,吸取人生养料。

202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致力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考查考生关于传统文化的积累,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譬如,上海卷不仅课内文言文选取的是《橘逾淮为枳》《公输》这两篇经典作品,课外文言文选取的也是考生熟悉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故事。在综合运用板块,既有现代经典作品,也有李清照和苏轼的词作。该板块要求考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仿写解说词,引导考生在经典的阅读与运用中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河南卷将红色革命小说《红岩》搬上中考试卷,充分体现了教材改版后的新变化,也是对考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体现。读红书、抒红志、懂感恩、明报国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主旋律。河南卷对《简·爱》的考查,打破了以往保守的思维模式,扩大了多元文化视野,关注考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便于考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陕西卷文言文阅读节选自《明史·郑和传》,“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考生耳熟能详,消解了阅读陌生感,同时这一“示中国富强”的“明初盛事”与“一带一路”遥相呼应,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浙江温州卷探究古典意象板块通过一组古诗文材料,引导考生探究“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内涵,激发考生对古老智慧的阅读兴趣,引领考生对古诗文学习从理解走向探究,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学名著要想拿分,依然需要解决不读书、读书少、不读整本书的问题。可以预言,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全面彰显文化自信,在未来的中考命题中,将是重点话题。

4.注重设置情境,凸显核心素养。

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是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的中心内容。譬如,河南卷第6题以“‘老家河南文化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是一道语言运用题。这道题创设了特定情境,选择了极有时代感的图片素材来考查考生对“文化传承”的观察力、联想力、理解力、表达力等综合能力,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上海卷重视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考查考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在综合运用板块,从撰写开场白到仿写解说词,从选择曲目到分析理由,要求考生在熟悉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完成,和语言素养考查密切相关。江苏南京卷基础知识板块第1题的第(5)小题、第2题的第(5)小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等都是语文运用实践的创意设计。命题者设计了创设情境的导入语:“学校预备举办创意美食节活动,你和米豆、小轩同学参与完成下面几项任务。”完全是在实践活动中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江苏徐州卷基础知识板块的漫画题,考查了在读图时代下图文转换的能力,让考生关注图画传达的信息,然后用语言准确表述。江苏苏州卷第3题名著阅读题,创设了情境,从理解和运用的角度,去考查考生名著阅读的情况。这些试题立足具体生活情境,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区分了考生不同的思維品质和能力等级,这样的命题是有生命力的。

5.凸显教材意识,充分挖掘资源。

2020年不少考区的试卷注重回归课本,挖掘教学和课内资源,命题的教学导向性是显而易见的。譬如,陕西卷字音字形题中“前仆后继”“着落”“锋芒毕露”“震耳欲聋”“姗姗来迟”“瘦削”等课本或生活中常见的词语,经典古诗文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赏析、现代文的设题角度、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都是以课本为基础,对考生的能力进行考查;同时有创意地利用教材,如给民族脊梁邓稼先写赞歌这道题,引导考生活跃思维,抒发情感。贵州贵阳卷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题目设置大多都能从教材中找到相似的题型,如阅读理解第10题,要求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此类题目在教材中比比皆是;第13题一方面考查句式的改写,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八年级教材中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掌握。语言运用版块第23题的辩论话题形式,源于九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还有第20题比较阅读《新晴野望》和课内诗词《春望》等。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启示我们,备考首先要重视课本,以课标和课本为纲,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总之,2020年各地中考语文命题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之要求,立足时下特殊的学习背景,守正平稳,稳中有变。这些变化不仅给命题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预示着未来中考语文的趋势,能为2021年备考的考生带来有益的启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