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军
大自然是个声音的海洋,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声波在我们周围的空气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敲锣打鼓是固体振动发声,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也是固体振动发声;流水潺潺、瀑布轰鸣,都是液体振动发声;鞭炮噼啪作响则是空气振动发声,呜呜的风声也是空气振动发声。
古人早就发现,有规律的声音听起来悦耳,会调动起人们的某些情绪,有的振奋人心,有的引发忧思,有的则让人宠辱皆忘。于是,古人对这些声音进行了重点关注,并改造身边的某些物体,让它们能发出这些声音,最早的音乐和乐器就产生了。古人还认为,音乐可以让人与神或死去的亲人沟通,可以祈福、可以体现身份、可以激发斗志等。于是,音乐被用到了祭祀、结盟、婚丧嫁娶等多种场合。唱歌奏乐的同时还可伴随手舞足蹈、配上朗朗上口的吟诵,诗、乐、舞合一的艺术形式就萌芽了。后来,还出现了专门掌管音乐的官府机构,出现了职业音乐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音乐理论。
今天,我们已经确切地知道发声原理,并应用于乐器制造、工业生产、武器制造等诸多领域。利用身边常见的器材,我们也可以做出一些发声的玩具。
片状物振动发声
摘一片树叶放在嘴边,向叶片边缘吹气,叶片会振动发出声音(图1)。同样,纸片、塑料片等薄的片状物,也能吹奏出声音(图2、图3)。将饮料瓶的塑料商标纸撕下來,剪成塑料片,就可以通过吹奏体验到振动了。如果吹奏时嘴唇碰到塑料纸,会感受到强烈的振动,甚至有痛感。
吹奏双层塑料纸,振动的感受会比较明显。裁剪塑料商标纸、自封口塑料袋、一次性手套、垃圾袋等(图4),制作出材料、长度、宽度、厚度不同的塑料片,试着吹一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对于同种材料而言,塑料片越薄、越短、越窄,吹奏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因为越薄、越短、越窄,振动就越快,即振动频率越高。人耳可以通过音调辨别声波的频率,振动频率高,则听到的音调高。
同样的规律也体现在纸片、竹片、骨片和铜片上。口琴也是通过薄片振动发出声音的,这种薄片的弹性更好,有个专门的名字叫“簧”。吸气或吹气时,气流会引起簧片的振动。通过对材料、厚薄、长短、宽窄的控制,可让簧片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其实,“簧”是世界性的原始乐器。古人很早就用竹子、木头、芦苇、骨头等制作簧片并演奏了,这种古老的技艺如今在世界多地仍有传承。中国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的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簧和管配合,可吹奏出和声。盛唐时,笙传到了日本,后来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
我们可以用冰棒棍、塑料片、牙签、橡皮筋做一个简单的吹奏玩具。将塑料片(纸片)平放在一根冰棒棍上,剪下两小截牙签压在塑料片上,然后再放上另一根冰棒棍,用橡皮筋将两头缠绕固定好,就可以吹奏了(图5)。改变两小截牙签之间的距离或者塑料片的宽度、厚度,就可以改变音调了。
空气振动发声
找个空酒瓶,在瓶口吹气,姿势正确的话,会听到瓶里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往瓶里加一些水,让瓶内空气柱变短,再吹气听听声音,你会发现音调变高了。继续加水,瓶内空气柱长度越来越短,发出的声音音调就越来越高(图6)。饮料瓶也能吹出声音来,但是和吹玻璃瓶发出的声音音色明显不同(图7)。如果空气柱长度合适,就会发出符合音阶的乐音。多找一些酒瓶,让每个瓶子发出一个音阶的音,几位同学配合一下,就可以演奏乐曲了。
利用空气振动发声的乐器统称管乐器。让空气振动起来的方法有3 种,一种是边棱音激励,比如长笛、短笛、竹笛、埙等,气流在孔的边缘被分开,在笛腔内发生振动;一种是唇激励,如长号、小号、圆号等;还有一种是簧片激励,比如葫芦丝、笙、唢呐等。管乐器的发声原理比其他乐器要复杂,它们的音调与空气柱的长度或体积、气流射角、簧片的体积或质量等因素都有关。
中国的管乐器起源也很早,相传夏禹时期就有用芦苇编排的吹管乐器了。据考古发掘,我国河南舞阳地区出土的用鹤骨制成的管乐器,距今已有8 000 多年的历史。在民间婚丧嫁娶、节日庆祝等场合使用的乐器,主要也是吹管乐器。
我们可以用吸管做发声玩具。
将吸管一端捏扁,从两侧各剪去一部分,得到两个对称的塑料“簧片”。将它们含在嘴里吹,塑料片的振动会带动管中空气振动,发出声音来(图8)。一边吹奏,一边从前面将吸管剪短,会听到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不过,吹吸管发声需要技巧,可能要多试几次才能掌握。
也可以将吸管的一端堵住,吹另一端的管口,类似于吹笛子,让吸管里的空气振动发声。堵住管口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手指直接按住,也可以用热熔胶封闭,也可以找个“帽子”套起来。但是如果管口堵得不恰当,可能吹不出声音,也可能吹出“破音”。适当修剪吸管的长度,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从而可以演奏乐曲了(图9)。
线振动发声
弦乐器在演奏抒情旋律方面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或如泣如诉,或柔美动人,或激昂澎湃,无不演绎得淋漓尽致。演奏方法多样,拉、弹、拨、击,技巧也很丰富。
中国的弦乐器同样出现得很早。古琴有超过3 000 年的历史,在《礼记》中就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传统文化“四艺”(即琴、棋、书、画)中,琴排首位。同为中国传统弦乐器的还有箜篌、古筝、琵琶、阮、二胡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的“瑟”就是弦乐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丝”、“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弦”,指的也都是弦乐器。
利用棉线、纸杯和牙签,就可以做一个“弦乐器”玩具。
用牙签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洞,将棉线从杯底穿入杯中并系在牙签上固定,玩具就做好了(图10)。一只手握着纸杯,另一只手用两根沾过水的手指捏着棉线往外滑动,就会听到线和纸杯发声了(图11)。如果感觉手指摩擦时不舒服,可以用沾水的纸巾包在棉线上滑动。沾水的目的是增大摩擦,蘸松香粉末也行,这样棉线容易振动起来。新买的二胡要用松香摩擦弓毛,而且演奏时弓毛不停地与音筒上的松香摩擦,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样弦更容易振动。
如果把纸杯悬吊在一边,只摩擦棉线发声,音量会明显减小。纸杯是一个空腔,起到了音箱的作用,可以将音量放大。很多乐器都有自己的音箱,二胡的音筒、吉他的中空体、笛子的笛腔等都是音箱,钢琴的音箱则更大。
摩擦棉线时,手会明显感受到“音箱”的振动。那么,这种振动能被看到吗?可以的。将纸杯换成透明的塑料杯,里面放一点彩色泡沫小球,摩擦棉线时,塑料杯振动,会让泡沫小球跳起来(图12)。通过小球的“集体舞蹈”来感受塑料杯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作“转化放大法”。在塑料杯上再罩一个塑料杯,可以防止泡沫小球“逃离”。
当纸杯换成塑料杯,声音的音色将发生变化,因为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同样,将棉线换成鱼线、尼龙线,或者将纸杯变成塑料瓶、纸筒等,音色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