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郑永春
2020年12月19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向中国科学院移交了“嫦娥五号”从月球上采集回来的1731克的月壤和岩石样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已建成月球样品实验室,专门用来保存、分配这些月壤和岩石,并组织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
月壤已回,新的探索拉开序幕。
月壤再临地球
科技的大厦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要长期地积累。上一次的月球采样,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了。1969年到1972年间,美国“阿波罗”计划一共采回了381.7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1978年,美国送给中国1克月球样品。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对0.5克样品进行研究,发表了14篇论文,剩余的0.5克样品则被保存在北京天文馆进行展出。
月球的土壤结构跟地球的土壤结构有些相似。在月球表面,有一层1-2厘米厚的月尘,然后是3-10米厚的月壤,里面还有大大小小的石块。月壤层之下,才是真正的基岩。按照此前的经验,在月球样品中,颗粒直径大于1厘米的石块,会被当成岩石来研究;直径小于1厘米的,被当成月壤进行研究;颗粒直径更小的物质,会被当成月尘进行研究。不同的月球样品.来自月球上的不同地区,蕴含着不同的科学信息。科学家把岩石切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微量元素和主量元素的分析,进行矿物组成的分析,进行同位素的定年,等等。通过这些细致而全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可以知道月球样品的类型、形成年代和形成环境。
可能有人会说,美国已经采了300多千克的月壤,我们的1731克月壤是不是少了一点?但是,对于月球样品来说,质量不是问题,因为现在的分析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仪器的高精尖程度比50年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不用说1731克,即便是1/10的样品,就已经可以满足所有的分析需求了。从科学家的角度,我们更希望从月球上的不同地区,采集多样化的月球土壤,因为不同地区的月壤中含有更丰富的信息。
为何要模拟月壤
现在有很多人都觉得,研究月球是多么高大上、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情,但在20年前,也就是我刚刚读研究生时,我国研究月球的人屈指可数。而且,我们在做研究时,一没有样品,二没有数据,三没有观测用的仪器设备。所有的研究工作只能先调研,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在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之后,我们发现月壤是可以模拟的。
“阿波罗”登月和苏联无人采样采回来的月壤,其数据、成分都已公布。通过调研全国各地区的岩石、矿物和土壤,我们发现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有一种火山渣,成分跟月球上“阿波罗14号”登月点采来的一种月壤成分相近。以这种火山渣作为初始物质,经过加工,然后经过广泛的测试对比,我们研制成了中国首个模拟月壤国家标准样品。
模拟月壤不只是看起来像就可以了,还要真的跟月壤颗粒的形状、大小、成分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当然,这种模拟仍然是有限的,因为它毕竟是在地球上形成的。
真实的月壤是无价之宝,可能只有极少部分的月壤会被拿来进行科学研究。在用真实的月壤进行分析之前,可以用模拟月壤先进行一些测试,
如果模拟月壤测试成功了,才会用真正的月壤。此外,要利用月壤进行原位资源利用的研究,包括3D打印、生产氧气、提取水等,这些原位资源利用实验要消耗大量样品,最好也用模拟月壤来代替,因为真实的月壤是极为珍贵的。
月壤可以激励青少年
“嫦娥五号”带回了月壤,除了科学界翘首以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月壤也充满了兴趣,他们提出了诸如“月壤能不能种菜、能不能种水稻、能不能种土豆”等问题,我被问到的最有趣的问题是“月壤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月壤闻起来是什么味道,即便是真正登陆月球的航天员也不一定知道。因为月球上是真空,所以是不可能打开头盔去闻的,一旦航天服漏气,航天员就会有性命之忧。带回地球的月壤也要完全隔绝地球的大气环境,因为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它就不再是原来的月壤了。
我推测,真正闻月壤时,应该是一种比较刺激的感觉。因为月壤中有单质的金属铁等还原性物质,在月球的真空环境中,金属铁可以稳定存在,一旦接触呼吸道中的氧气,它马上就会被氧化,可能会给我们一种类似吸入胡椒粉的感觉。
我一直认为,月壤不仅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还有重要的科普价值和教育意义,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应该是激励青少年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选择科研作为职业,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此,还要围绕月壤开发课程,提升教育功能。
研究月壤是為了更好地开发月球
同为土壤,月壤跟地球土壤有什么不同呢?
地球上的土壤是在风霜雨雪的作用下,经历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等过程才形成的。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和微生物,因此月壤跟地球土壤是不同的,这也是现在保存月壤的一个首要前提,要隔绝与地球大气、水的接触,防止月壤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受到污染。
月壤,实际上是月球表面的岩石经过小行星和微陨石撞击、宇宙射线照射和剧烈昼夜温差,经历了几十亿年的太空风化过程才形成的。由于整个月球表面都覆盖着一层月壤,用探月卫星得到的探测数据,其实就是月壤发给我们的信息。未来人类要利用月球资源,首要的目标也是月壤。
我们研制的模拟月壤,粉尘非常细,颗粒直径只有几十微米,有些甚至是PM2.5,即颗粒直径为2.5微米,同时棱角很尖锐。因为月壤没有经历像地球土壤那样的磨蚀过程,纯粹是小行星撞击砸出来的。如果月壤进入月球车的轮子内部或者机械设备的连接处,或者覆盖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就会干扰月球车和月球探测器的正常工作。如果进入航天员的呼吸系统,就会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感受造成损害。所以,我们必须深刻地理解月壤和月尘,才能使航天员更安全地在月球上驻留。
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已经圆满收官,但“探、登、驻”三大阶段已在路上。探月阶段完成之后,必然要进行登月和月面驻留的工作,对月壤的研究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开发月球。
月壤的小秘密
与地球土壤不同,月壤颗粒的棱角突出,呈多边形,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很大。所以,月球表面的月壤一旦压实,比较容易保持原来的形状。去过沙漠的人都知道,脚印踩完之后,边缘很快就塌掉了,因为沙子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很难保持稳定的形状。但如果把沙子里掺上水,脚印就特别清晰,这是因为沙子之间的黏结力增强了,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在月球上踩下的脚印,就像在潮湿的沙滩上踩下的脚印。
月球上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没有彩色,但是月壤中发现了一些绿色的、橘黄色的玻璃珠,可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玻璃。通过对这些颗粒的研究,可以了解月球火山形成的过程。
月球上的岩石
月球的岩石类型要比地球上的简单得多。月球岩石基本上都是岩浆岩,因为月球上没有河流的搬运作用,所以就没有沉积岩。月球上也没有高温高压的过程,所以也就没有变质岩。
月球上的岩石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斜长岩,主要分布在月陆地区。斜长岩的主要成分是铝和钙的硅酸盐,铝和钙组成了浅色的矿物,所以月陆的表面反射太阳光的能力较强,看起来比较明亮。第二类是玄武岩,月球上颜色比较深的地方叫月海,月海中分布的主要是玄武岩。在这种岩石里,铁镁质的矿物含量比较高,所以看起来颜色偏黑。第三类岩石叫角砾岩,这种岩石里既有斜长岩的碎片,又有玄武岩的碎片,是因为微陨石的撞击产生的高温,把周围的岩石碎片熔融、黏结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类型。
(责任编辑:白玉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