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流淌在2500年时光里的南腔北调 “戏韵之河”讲述梨园春秋(上)

时间:2024-05-07

在中国戏曲千年史上,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大运河功不可没。古老的大运河促进了古代戏曲的南北交融,也奠定了运河沿岸百花齐放的戏曲面貌。它不仅是中国戏曲水路传播的“活化石”,更是一条中国艺术发展的文化血脉。

让我们沿着歌舞笙箫的北京后海,踏进笛声悠扬的昆曲剧场,沿运河抚琴拍曲,一路踏歌而行,感受大运河南北东西时空的韵律与腔调之美。

京剧:沿大运河北上的文化经典

在中国戏曲和大运河共同发展的历史上,运河岸边的一些著名城市、古镇推动了戏曲众多剧种的发展。从元杂剧到南北昆曲的发展,几百年过去了,又一个新的引领风尚的剧种正在大运河附近的里下河地区酝酿。

江苏北部里下河地区,泛指扬州附近、大运河以东的高邮、兴化、盐城一带地势低洼的地区。里下河地区的戏曲演出以徽班为主,他们大多以安庆和扬州为中心,巡回演出于长江和运河中下游各城镇码头。

明清时期,两淮盐业在全国盐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盐课的收入对国家的财政收入至关重要。清代,扬州盐商为全国三大商人集团之一,巨额的盐业资本对扬州商品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兴盛,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为扬州成为人文荟萃之地,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乾隆的六次南巡刺激了运河沿岸戏曲的发展,扬州戏曲发展尤为突出。在盐商的支持下,两淮盐务衙门蓄养花、雅两部戏班以备南巡迎驾之需要,一些盐商家庭戏班也做好了迎驾的准备。各地一些著名的角色、戏曲班社以及制曲名家,纷纷聚集扬州,扬州一时成为全国重要的戏曲中心。这些无疑对扬州戏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戏曲中的“国粹”一一京剧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成立了,这个戏班博采秦腔和京腔中的优秀部分,演员既擅京、秦、二黄,又擅昆腔,他们既能扮演雅部戏,又能扮演花部戏。

1790年,扬州徽班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艺人为乾隆八十寿诞演出,从扬州运河乘船进入京师。这一次沿运河北上,掀开了“戏曲新生婴儿”——京剧出生的序幕。

徽班艺人沿运河北上过程中,因为旅途遥远,过闸越坝,一路舟楫劳顿,常常费时很长。在等待过闸的间隙,艺人便为沿途的官商百姓演出,就这样沿途撒下京剧的种子。

先后进京给乾隆祝寿的四大徽班,与京城内活跃的昆曲、汉剧、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出京剧。之后,随着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京剧又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众多的京剧艺术家、京剧剧目和京剧流派纷纷出现,大放异彩。

昆曲:运河两岸的一颗璀璨明珠

昆曲,被称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也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是明初四大声腔之一,起初流行于苏州一带,后以大运河沿岸江南城市为中心,沿河次第向北、向南、向西拓展,其后传播范围慢慢扩展至全国,并很快压倒当时流行的弋阳、海盐诸声腔,独占歌台舞场。稍后,运河沿岸的大都市扬州成为昆曲活动的主要阵地。不久,运河周边的南京也成为继苏州后的另一个昆曲中心。

昆曲的传播,和大运河密不可分。昆曲在流入各地后,又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声各小变,腔调略同”,衍生出众多的流派,如徽昆、浙昆、湘昆等,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丰富多彩的昆曲系统。昆曲大约在万历年间传至北京,产生了北昆这一流派。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一脉相承。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市民阶层崛起,舒缓惆怅的风格显然与他们格格不入,即使士大夫们也开始务实起来,昆曲在不受市民青睐的同时,也失去了士大夫阶层这一阵地。于是,昆曲便逐渐走向衰落。到1949年,全国范围内已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

1956年1月,由浙江国风昆苏剧团上演的昆剧《十五貫》在杭州登台亮相。该剧揭露批判了主观臆想和循规蹈矩的官僚作风。1956年4月,《十五贯》进京演出,立即获得好评。全国随之成立了6个昆曲院团,全国当时约有800人在从事昆曲工作,号称“八百壮士”。

(责任编辑:嵇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