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童旗军
【摘 要】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圆锥曲线问题是数学解题中的难点,特别是其中的面积问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模型转化、分析推理等能力.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传授学生椭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传授学生相应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效解决椭圆中的面积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椭圆;面积问题
椭圆是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典型代表,其中面积问题是椭圆中的常考问题.问题类型主要有面积定值问题、面积最值问题以及面积取值范围问题.本文针对不同问题讲解相关理论,结合例题展示具体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1面积定值问题
椭圆中面积问题涉及的图形主要有三角形、四边形.四边形中常考的有一般四边形、菱形以及平行四边形.无论涉及何种图形解题时均可将其转化为三角形进行处理.灵活应用三角形的多种面积计算公式,如S=ah,S=absinB等.前者需要求出三角形底边的长度以及底边的高.求底边的长度常将直线和椭圆方程联立.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则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后者需结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计算.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后,看最终能否将设出的参数消掉,若能消掉说明其面积为定值,反之则不是[1].
例1已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且点M(1,)在椭圆上.
(1)求椭圆的方程;
(2)四边形ABCD的顶点在椭圆上,且对角线AC,BD过原点,直线AC和BD的斜率之积为-,试问四邊形ABCD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分析问题(1)根据椭圆离心率以及点M在椭圆上,可求得a2=2,b2=1,不难得出椭圆的方程;问题(2)由椭圆的对称性得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将问题转化为求其中△AOB的面积问题.设出直线AB的方程后,和椭圆方程联立计算出|AB|,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出△AOB的高.
解析(1)由e=,可得=.
将点M(1,)代入到+=1,
得到+=1,
而c2=a2-b2,可得a2=2,b2=1,
椭圆的方程为+y2=1,
(2)若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设A(m,n),B(m,-n),C(-m,-n),D(-m,n),
由kAC·kBD=-=-,
而+y2=1,则m2=1,n2=;
根据椭圆的对称性不妨取A(1,),B(1,-),C(-1,-),D(-1,),
此时|AB|=,|AD|=2,则S四边形ABCD=2;
若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为y=kx+m,A(x1,y1),B(x2,y2),
将其和椭圆方程联立整理等到:
(1+2k2)x2+4kmx+2m2-2=0,
=16k2m2-4(1+2k2)(2m2-2)=16k2-8m2+8,
则x1+x2=-,x1x2=,
由kAC·kBD=-,则x1x2=-2y1y2,
即,x1x2=-2(kx1+m)(kx2+m),
整理得到:(1+2k2)x1x2+2km(x1+x2)+2m2=0,
即,2m2=1+2k2,
则=8k2+4>0,
则|AB|==,
则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d==,
而S四边形ABCD=4S△AOB=4×|AB|d=2××=2.
综上分析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定值2.
点评在椭圆中过原点两条直线和椭圆交于四點,四点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将四边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四份,求解面积只需求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2面积最值问题
求椭圆中图形面积的最值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第一种,经过运算使用参数表示出图形面积后,采用拼凑方法将其转化为基本不等式,运用基本不等式知识求出最值.当然解题时需保证等号能够取到;第二种,当无法拼凑出基本不等式时需借助函数性质进行分析,将其转化为二次函数或者其他函数.对于其他函数可运用导数知识进行分析.
例2如图1,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两焦点的距离为2,其中P(x0,y0)为第一象限内椭圆C上的一点,PF1,PF2的延长线分别和椭圆C交于点Q1,Q2,当∠F1PF2=60°时,△F1PF2的面积为;求:
(1)求椭圆C的方程;
(2)△F1F2Q1和△F1F2Q2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2-S1的最大值.
图1
分析问题(1)设出PF1,PF2的长,运用椭圆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余弦定理构建PF1,PF2的方程;(2)结合图形将三角形面积关系转化为Q1,Q2纵坐标的关系.设出直线PF1,PF2的长的方程,分别和椭圆方程联立,将Q1,Q2纵坐标作差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
解析(1)设|PF1|=m,|PF2|=n,
由椭圆定义可得m+n=2a;
由△F1PF2的面积为,
可得mnsin∠F1PF2=,
整理得到:mn=.
在△F1PF2中,|F1F2|=2,
由余弦定理得到:
|F1F2|2=|PF1|2+|PF2|2-2|PF1||PF2|cos∠F1PF2,
整理得到:m2+n2-mn=8,
易得m+n=4,則a=2,b=,
则椭圆C的方程为+=1:
因P(x0,y0)为第一象限内,则x0>0,y0)>0,F1(-,0),F2(,0),
则直线PF1的方程为y=(x+),
将其代入到椭圆C的方程中整理得到:
(2x0+6)y2-2(x0+)y-2y02=0,
则y1y0=,
则y1=-,
同理得到:y2=,
则S2-S1=|F1F2||y2-y1|=|y2-y1|;
|y2-y1|=|+|=||=||==≤=,
当且仅当=,即,x0=,y0=时取等号,
此时S2-S1的最大值为.
点评习题要求图形面积差的最值,因两个三角形有共同的底|F1F2|,则将问题转化为Q1,Q2纵坐标的差值.通过整理可将其拼凑出基本不等式,借助基本不等式得出结果,而且等号能够取到.
3面积范围问题
椭圆中图形面积范围需找到面积的下限和上限,从这一点来看其比最值问题的运算量稍大.该问题中图形面积的表达式一般较为复杂,能否对面积表达式进行高效、正确地处理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其中换元法是处理最后结果的常用方法,能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当然换元后仍不能清晰地看到函数的增减性,可将其局部表达式拿出来研究,直到问题顺利突破[2].
例3已知A(-2,0),B(2,0),动点M(x,y)满足AM和BM斜率之积为-;求:
(1)点M的轨迹曲线C的方程;
(2)曲线C上存在P、Q两点,且满足AP⊥AQ,求△APQ的面积取值范围.
分析问题(1)根据斜率的关系,整理便可得出曲线C的方程,需要注意的是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问题(2)分别设出直线AP和AQ的方程和曲线C的方程联立,求出|AP|、|AQ|,表示出△APQ的面积,结合参数范围以及函数性质求出其取值范围.
解析(1)根据题意直线AM,BM的斜率分别为
kAM=(x≠-2),kAQ=(x≠2),
由AM和BM斜率之积为-,得到·=-,
整理得到:+y2=1(x≠±2);
(2)设点P在x轴上方,直线AP的斜率为k,则k>0,
易得直线AP的方程为y=k(x+2),
将其和+y2=1(x≠±2)联立整理得到:
(1+4k2)x2+16k2x+16k2-4=0,
=(16k2)2-4(1+4k2)(16k2-4)=16>0,
由韦达定理可得-2xP=,
则xP=,
则|AP|=|xP+2|=||=(*),
因AP⊥AQ,则将-代入(*)得到
|AQ|==,
则S△APQ=|AP||AQ|=××=;
令t=k+,因k>0,则t≥2,
则S△APQ==.
当t≥2时,4t+单调递增,
即,4t+≥,
则S△APQ(0,].
点评求得的△APQ面积的表达式较为复杂,在保证参数范围一致的前提下进行换元.但是换元后发现,其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此时需运用“对勾函数”性质求出最值.
4变式训练习题:
4.1 已知F1,F2为椭圆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以F1F2为直径的圆和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PF1F2内切圆的半径为2-,且△PF1F2的面积为1.
(1)求橢圆C的标准方程;
(2)过椭圆的右顶点B,作相互垂直的直线和椭圆C分别交于D、E两点,若直线DE和x轴交于点T,O为坐标原点,△OTP的面积是否为定值,如果是定值,求出该定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答案:+y2=1;是定值,定值为.
4.2 已知点A、B分别在直线y=x和y=-x上运动,且满足||=,设O为坐标原点,动点G满足=+.
(1)求点G运动的曲线C的方程;
(2)直线l:y=kx+m(m≠0)和曲线C交于M、N两点,当,|OM|2+|ON|2恒为定值时,求△MON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y2=1;1.
4.3 已知椭圆+=1(a>b>0),四点P1(,),P2(0,1),P3(1,),P4(1,-),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O为坐标原点,过点Q(2,0)的直线l和椭圆C交于M、N两点,求△OMN的取值范围.
答案:+y2=1;(0,].
5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椭圆中面积问题的典型例题,探究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解题方式,也是解决椭圆中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在面积问题解题中,构建相应的模型和圆锥曲线,通过联立和整合,代入化简等方式,准确解答问题.
参考文献:
[1]雷应峡.椭圆中面积类型题的解法探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24):11-13.
[2]舒文楷陈清华.对一道椭圆内接四边形的面积最值问题的多视角解析[J].数学通讯(学生阅读), 2019(05):55-5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